美国大放水,我们硬刚还是同泳?

​文/徐谌辉

首发于微信订阅号:徐谌辉 ID:xuchenhui007


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停摆,大债务国美利坚却在此时大放水,那么没拿到钱的我们在此基础上该何去何从?


美国大放水,我们硬刚还是同泳?


文/徐谌辉


美国最近大放水,自3月25日,美国国家经济顾问库德洛说,政府对经济的总体援助将达6万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国会的2万亿美元和来自美联储的4万亿美元。从此,美国说到做到,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发钱行径,具体数据不好计算,但是看新闻报道,似乎每个人都收到了。


对我来说,发钱这事,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天下掉馅饼的事情,谁会拒绝?!但是这事经不住细琢磨,毕竟这钱并不是只发给我,而是人人有之。这就好比高考,要是只给我涨一百分,那我努努力考个清北问题不大,再不济也是个985,但这要是人人都涨一百分,那我该去哪去哪,一点影响没有。


话又说回来,现在都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以虽然美国人民该去哪去哪,备不住美国没给我们发钱啊,这问题就来了,我们能去哪?


一、发钱背后的逻辑


要是看我们的情况,必须要先看美国为什么要发钱。这就要推荐一本书《货币放水的尽头:还有什么能拯救停滞的经济》(本文末端有送)。

美国大放水,我们硬刚还是同泳?

本文作者是简世勋(King,S.D.)乃汇丰银行(HSBC)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他主要观点是对于西方经济在多重债务的背景下,依然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刺激而感到担忧,同时在国际化的影响下,这条路将会自掘坟墓。


对于货币放水,其实也并不是一棍子打死。比如大基建就很好,实际上,数千年来,无论是国王、贵族、医院亦或是非民选官员,他们还是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公共支出。即使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国依然孜孜不倦,谋求无力。在当代,我们不得不为各种公共支出筹措资金,而在人类的历史上,公共财政领域的最大挑战,一直是战争费用问题。


但是,将钱直接撒向民众,时间并不久远。大概来说,发钱的传统来自于罗斯福新政,当时罗斯福认为,大萧条反映的不是经济和财政系统性失败,而是巨大阴谋造成的。他抛弃了有钱人,并引用圣经来做出评判:“耶稣走进神殿,赶走所有在神殿中买卖的人,打翻了货币兑换商的办公桌和贩卖鸽子人的椅子。” 这段叙述直到今天都极具诱惑性,当时对于选举人的劝说性极强,使其在1936年赢得了胜利,是他四次竞选成功中的第二次胜利。


但这在作者看来,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正如凯恩斯在《通论》中写道:“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自认为能够完全免除于知识的影响,其实往往都还是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现在情况看,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普遍停滞不前。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非传统的刺激经济政策,即量化宽松政策,其它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但这贴药副作用极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陷阱:在一个对经济持续失望的世界里,它们为家庭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避免金钱损失的简便方式,然而却非授人以渔,并不长久。


2、汇率陷阱:货币贬值太多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进而提高通胀率,积压了实际购买力,对振兴出口几乎没有作用。生活水平就这样悄无声息的降低了,而债务偿还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3、“僵尸”陷阱:那些,本应在经济衰退初期就会破产,但他们的生命却得以维持下来。如果银行继续贷款给这些“僵尸”公司和个人,银行留给经济体中那些具有潜在实力和更具活力部门的资金就会所剩无几。经济增长率不可避免的萎缩,生存和繁荣不可同日而语。


4、监管陷阱:政府纵身一跃排在等待贷款队伍的前列,这是量化宽松为政府提供的一种捷径。但实际上监管在此基础上,却早已名存实亡。


实际上,不断印钱使得债务危机永远在那里,不离不弃。在这些影响下,增长乏力,信任缺失,互相指责的文化和不公平的紧缩负担,绝不会是最诱人的鸡尾酒,对于经济和金融而言,这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即“敌托邦世界”,必然将在更大范围威胁到全球政治的稳定,很有可能出现反社会政权。


正如作者所言,如果《我的奋斗》的作者没有在德国国会大厦自杀,如果日本没有轰炸珍珠港,谁也不会知道那些债务将会变得怎样。


既然如此,到底谁在借钱给他们?


二、谁在资助美国发钱


一般来说,账户赤字表明一个国家的投资大于储蓄,因此不得不从国外借款。对于每一个经常赤字的账户来说,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必然存在一个经盈余的账户。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投资大于储蓄的国家背后,必然存在一个储蓄大于投资的国家。因为人们并不是同外星人做交易,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疯狂的借款人,一定也存在一个同样疯狂的贷款人。


既然如此,那么那些盈余账户是谁?他们为什么会借?


作者认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俄罗斯以及沙特阿拉伯系的金融体系并不发达,尤其是消费信贷服务才刚刚起步,所以其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所以储蓄在这些国家的形成习惯。


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具有良好收入前景的人不能轻而易举地借到钱,无法今日消费明天还贷。所以资金自然会被用来投资购买能够即时出售却不用承受太多损失的流动性资产,比如美国国债。但这些人却将风险无视,作者认为主要是三方面,首先他们不知道也没有询问金融中介将他们的存款投资到了什么地方。其次,人口老龄化问题使人们忽视了这一风险。最后,他们信任特殊的金融资产,特别是政府债券以及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在这个基础上,未来世界可能会有这三个问题:


1,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发生结构性下滑,建立在世界经济会持续高速增长预期之上的养老体系与医疗体系将会难以为继。婴儿潮出生的人必须要为未来的苦日子做好准备;


2,量化宽松政策未必能够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但却会持续改变收入与财富的分配。量化宽松政策持续压低利率,这使得财富从存款者向借款者倾斜。量化宽松政策提高资产价格,这使得财富从无产者向有产者倾斜。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大企业与政府更容易获得资金,这使得财富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与政府倾斜;


3,信任危机是经济增长停滞的重要原因。目前全球社会正在出现三种信任裂缝:一是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裂缝;二是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裂缝;三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裂缝。


而这些问题影响最大的不一定是债务人,很有可能则是债权人。毕竟要知道,在19世纪债务人的命运十分险恶,通常会被抓去坐牢。现在则不然。


三,大洪水之下,我们何去何从


必须要说今年的经济主要停滞跟所有的经济学家预测都不太一样,是来自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在这个基础上,经济停滞是处于安全的考量,自动停发的,所以只要疫情还在,所有的人工再刺激经济流动的措施,其实无济于事。


同时,美国属于这次疫情的重灾区,他们是利用发钱来混淆概念。因为本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对于社会的冲击其实是在于医疗资源,而美国恰恰是缺乏医疗资源,白人床数低,防护用品不够,医护人员不足等等,都暴露在外。在此基础上,美国利用其资源丰富的食品加工以及不负责任的印钱,来弥补这个医疗资源短缺的短板,其实于事无补,治不了病还是治不了病。


而同时,按照传统的经济学框架来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美元变多了,结果必然会是美元不值钱,使得美元贬值,再加上债务繁多,最后很可能会撼动美元现有的地位。但从最近的汇率来看,美元反而是而非常坚挺的。我怀疑是因为在危机时期大家都需需要现金来填补流动性危机的坑,当然美国公司由于领补贴的要求也是这么做了,所以对美元的需求反而增高,使得美元更值钱了,也就相对别的货币升值。但是,相信危机结束以后,美元贬值是合理走势。


至于大多数民科都在叫嚣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所谓的“全民基本工资”:政府无条件地向每个公民定期发钱,旨在使每个人摆脱贫困,鼓励他们参与市场经济并保证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和衣物。


虽然美国看起来现在正在这么干,但是有个经济学基本常识,那就是任何放水的手段,都只能让一部分人获益,UBI亦然。所以这种放水,既没有解决前文所言的任何问题,也同样会激化贫富差距。


而我们作为债权人,虽然不能抓债务人进监狱,但是也有别的办法,要么见招拆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结算本位,让债务人用其其它资源顶账,毕竟我们资源比较短缺。说到这我必须要说一下,感觉本次石油大跌是俄罗斯和沙特的好把戏,毕竟都是债务人,但他们资源丰厚,真是利用资源做了一手好局。而美国页岩油当年房地产一样,同样的高杠杆同样的次级贷,这次是不是回引发当年的次贷危机还有待观察,不过打击肯定是极大的。


当然这招比较难,我们貌似随着这个进程,还做了别的措施。现在我们名声最大货币基金余额宝已经是1打头了(7日年化1.72%),如果没记错,去年还是2打头。


在此基础上,作为一名普通人,我觉得其实还是看得到几种获益角色。第一种是有办法使用低成本贷款的人,这种人基本上不成功便成仁,但大概率会沦为上文所说的僵尸,但有一点,低成本贷款门槛越高,用的人越少,这条路的成功率就会越大。第二种比较简单,就是包工头,前面说了我们不用买选票,目光长远,所以大概率会按照老方法放大基建,那么包工头就稳赚。最后一种就是玄学,总之啥时候都有发财的人,赌徒么,赢了会所嫩模,输了……输了我不敢想象。


最后,有个情况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毕竟在这个全球疫情的时候,仅谈放水并不合适。自古以来,不能做好剥夺人权式隔离的种群,面对大自然的疫情的时候,都会连续面对至少两波。一般来讲,第二波通常是最厉害的,可达第一波的5~10倍。曾经的西班牙大流感其实就已经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形势。新冠目前来看,国际上啥时候恢复真的不好说,咱们这么高效率也要好几个月,直到现在都没全开学。所以,我认为目前国内所有依赖外部的产业,都将面临大洗牌的危险。


在这个情况下,或许以后我们的生活方式会和以前不一样。


作者简介:FCCA ,秒杀刘姝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