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企業”重返“大舞臺”-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當下真是一個難關,受疫情影響,我們出口訂單的交貨期有所延遲,現金流較為緊張。沒想到僅憑出口收匯數據,沒用任何抵押,輕點幾下屏幕,就顯示我們已經獲批了120萬元‘出口貸’額度,手續真簡便。”東莞某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剛一復工,建行就為我們送上了一份暖心的開工賀禮。”

全力推動外資、外貿全鏈條復工復產復市,是當前“穩外貿”工作的重中之重。身處“世界工廠”廣東省的外貿企業不僅要直面國內疫情的影響,還受到海外疫情的衝擊。為此,建行廣東省分行推出扶持外貿企業抗擊疫情“春暉行動”20條舉措,亮出4項“硬核”實招,護航外貿企業。目前,該行已服務6700餘戶外貿企業,累計辦理進出口項下資金收付近6.63萬筆、129.8億美元,提供綜合融資支持超過300億元。

為外貿企業播灑“及時雨”

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建行廣東省分行主動開闢跨境金融服務“綠色通道”,辦理與疫情防控有關的物資進口、境外捐贈匯款以及資本項下等業務時,按“先辦理、並報備、後抽查”的原則,簡化流程、快速處理、隨申隨辦。

辦理程序要“簡”,審核速度要“快”。

廣東九州通醫藥是第一個嚐到“甜頭”的公司。在得知公司採購防疫物資備用資金不足後,建行廣東省分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對接收集企業資料,3天內就為其批覆併發放了1億元信貸資金,有效保障了企業後續的資金使用與物資採購。該行通過跨境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為30家企業辦理了956萬元的疫情防控物資採購跨境支付業務,為102家中小外貿企業提供了9611萬元的純信用、全線上、低利率的“跨境快貸”支持。

還款的期限再延長一點,企業的信心就可多增一分。“按照往年慣例,春節是我公司水產品銷售旺季,所以這次我們也毫不例外地用全部貸款進口了凍蝦。現在消費者足不出戶,交通管制,餐飲店基本全部停業,我們的訂單寥寥可數。”湛江某水產公司是一家從事水產養殖、加工、銷售的企業,疫情發生後,業務受到不小影響。“這5800萬元存量進口押匯貸款原本是3月末到期,疫情一來,資金回籠、復工復產都成問題,我們沒有多餘的儲備資金,原來的還款計劃被打亂了。”公司負責人表示。建行湛江分行為公司辦理了貸款延期,讓該企業喘了口氣。

優化外貿企業融資服務

“受海外疫情影響,國外銷售貨款回款變慢,我們外貿行業的感受很直觀。”眼看著60萬元上游供應商貨款即將支付,銷售回款卻無著落,廣州融懷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十分著急。

“幸虧銀行送來了好政策。”該負責人說。據悉,廣東省商務廳、中國信保與建行廣東省分行三方合作推出“貿融易”,省商務廳安排3000萬元專項資金,對銀行發放的無抵押保單融資提供單戶不超過200萬元的風險保障。由於融懷貿易公司在“單一窗口”平臺申請了“出口貸”,輕鬆獲得了80萬元的無抵押保單融資支持。截至目前,建行廣東省分行已發放“貿融易”政策項下貸款7.6億元,涉及企業409戶。

受疫情影響,線下跨境業務辦理存在諸多不便。建行廣東省分行全面梳理線上跨境金融服務,推出了跨境業務線上辦理操作指南,製作了宣傳圖冊和操作視頻,引導企業靈活運用“跨境e+”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和“單一窗口”辦理預約開戶、賬戶查詢等業務,提高外貿企業復工階段跨境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服務效率。

近日,中山某進出口企業提出辦理出口商業發票融資需求,但企業對於紙質單據現場遞交等環節存在一定顧慮。為此,建行中山分行為該企業辦理了“零紙質單據”的出口透支業務,線上融資2600萬元,在減少不必要人員接觸及聚集的管控要求的同時,保障了資金支持“不掉線”。

“以往公司從境外借款時,都要到現場辦理外債登記,來回耽誤時間不說,手續流程也較為複雜。現在通過‘數字外管’平臺提交資料,線上就可以辦理。”在外匯局廣東省分局的指導下,該行通過線上渠道幫助多家粵港澳大灣區內企業辦理了一次性線上外債登記業務,從企業線上申請、外匯局審核登記到該行開立外債專用賬戶,前後不到1小時就可辦結完成,便利了企業在已登記的外債額度內循環借入外債。

貸款利率低至3.25%,免收進口防疫的跨境匯出匯款手續費,調配信貸資源足額保障外貿企業的信貸需求,中小微外貿企業“跨境快貸”在現行利率基礎上下調50個BP……這些都是建行廣東省分行為外貿企業主動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舉措。該行還強化境內外分行間的協同聯動,充分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引入境外低成本人民幣資金。今年前兩個月,該行引入境外低成本人民幣資金近120億元,為境內企業節省利息支出近5000萬元。

助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3月24日10時38分,25萬美元的訂購款項順利從馬來西亞匯入珠海BLT公司的外匯賬戶,滿載10臺呼吸機的“生命”專機將遠赴海外戰場,與當地人一同抗擊疫情。

3天前,建行馬來西亞子行接到馬來西亞衛生部發出的呼吸機等防疫用品緊急採購需求,該需求第一時間在“建融智合”全球跨境撮合平臺發佈。“一點接入、全球聯動”,建行珠海分行憑著對客戶經營實力和產品質量的深入瞭解,迅速鎖定廣東某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隨後的幾天裡,1個平臺、67通電話、462條撮合記錄,在與海外機構、境內供應商、海外買家以及外匯局、海關等政府部門多方緊急商討並確定一系列交易細節後,買賣雙方順利簽訂了訂購合同,10臺VT-5000T呼吸機即將落地馬來西亞。

在全力保障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的同時,建行廣東省分行充分發揮系統、網絡、渠道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撮合平臺”於3月7日正式上線,同時發佈 “全球撮合家”品牌,助力外貿企業拓寬“朋友圈”。

“目前某國疫情嚴重,受當地企業委託,急需採購FFP2/3口罩、呼吸機。”“某國疫情加重,許多醫療用品採購企業聯絡當地分行,希望採購N95口罩、消毒手術服、普通防護口罩、非接觸式溫度計。”“某國當地政府希望採購500臺呼吸機。”……隨著海外分行的業務需求雪花般飛來,建行跨境撮合平臺充分發揮信息中介的作用,為境內外供需雙方提供信息發佈平臺,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金融科技,對跨境場景下的海量數據進行精準匹配和智能推送,讓外貿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與全球企業進行對接洽談。

目前,廣州、佛山、珠海等地的多家外貿企業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撮合平臺”精準對接上了境外企業的防疫物資需求,開發了客源,促進了經營業績的提升。“小企業,有了大舞臺”,這是眾多外貿企業體驗該平臺後的最大感受。

作者:本報記者 馮瑤 通訊員 吳泳霖 王雯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