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五個關鍵時機,跳早了沒錢,跳晚了沒機會

跳槽與入職,都是職場上的常見現象。一個人入職有100個理由,跳槽可能有1000個理由。跳槽關係生存,是人生大事,不能任性。為了更好地吃飽飯,既不能盲目追隨而裸辭,也不能抱殘守缺在毫無價值的單位堅持。

什麼時候跳,是跳槽的第一步。既考驗智慧,也考驗方法,必須充分思考,權衡利弊,看清得失,才可能找到最適合自身的時機。


跳槽的五個關鍵時機,跳早了沒錢,跳晚了沒機會

一、積累了資本再跳槽。

蔣玲入職不到一年,就受不了主管盛氣凌人的樣子,憤然提出辭職。朋友勸她:“你工作經驗不到一年,缺少叫板的資本,出去後也不容易找到合適工作。還不如先幹著,積累了跳槽的資本再說。”

蔣玲接受建議,主動認錯取得諒解,其後完成多項重要工作,成為單位骨幹。老闆將她提升成為新主管,待遇漲了30%。現在蔣玲已經不打算辭職了。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沒有立身資本,再好的機會也抓不住。頻繁跳槽,不僅得不到想要的,反而會失去很多。

當你在工作能力、行業資歷以及人脈關係等關鍵方面比較薄弱的時候,先把學習知識放在首要位置,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你超出一般人員的優勢所在,在不同行業、不同崗位有不同表現。如果從事技術開發,就是關鍵技術開發和研究能力;如果從事行政管理,就是寫作、協調和人脈關係等綜合素質。擁有核心競爭力,是重新選擇人生的信心和資本。

跳槽的五個關鍵時機,跳早了沒錢,跳晚了沒機會

二、結清了賬務再跳槽。

吳三是公司的銷售人員,辛苦工作一年,為公司掙了4000多萬,年底提成應該在20多萬。沒想到老闆以資金緊張為由,年底只給5萬,承諾明年春季再補發餘款。吳三不滿意公司環境,但是為了15萬提成餘款,只得忍氣吞聲留下來。春季拿到餘款後,他終於鬆了一口氣,立刻辭職走人。

賬務範圍很廣,不僅包括獎勵,也包括欠賬。人在職場,少不了賬務糾紛。有的糾紛是老闆造成的,想要激將你辭職,省卻獎勵費用。有的糾紛卻是自己造成的,欠錢不還。

未拿到紅包的,建議拿到紅包再跳槽,不能白忙活一場。年終的三項指標核算(營收、銷售費用、毛利)能幫助估價自己在公司、行業和市場上的身價。

欠公司錢的,建議還清債務再辭職,因為社保、檔案等關係都是公司負責,刀把子攥在別人手裡。惹怒了公司,後期盡調也夠你喝一壺。

三、錯過了高峰再跳槽。

疫情期間,公司倒閉多,失業人員也眾多。曹經理將招聘文員的啟示掛出去,很快收到七八十份應聘申請。面對眾多優秀候選者,曹經理喜不自禁。

從職業發展來看,稀缺性總是難得的。為了個人利益最大化,應該儘量避開跳槽高峰期,避免人力價值在瘋狂競爭中貶值。

根據調查,歲末年初、春節前後和秋季,是每年跳槽的高峰期。

錯開這些高峰期,發現招聘機會果斷出擊,不僅有利於勞動力價值發揮,有充裕時間適應新單位,儘快度過磨合期,更好進入角色,符合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跳槽的五個關鍵時機,跳早了沒錢,跳晚了沒機會

四、掌握了信息再跳槽。

王東大學畢業時,因為急於工作,很快就入職了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剛工作一個月就感到嚴重不適應,公司規模小、老闆摳門、薪資過低,不得不提出辭職。這一個月工作,不但沒有積累經驗,反而錯過了最佳入職季。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職業關係人生前途,並非兒戲,決不能湊合,應該“挑三拈四”選工作。

決定入職前,充分調查就職行業的相關情報,包括薪資水準、工作環境、福利措施、公司規模和發展評估。

對想應徵的公司、職務資料有完整掌握,做好充分準備。儘量選擇適合興趣需求、發展前景好、福利待遇高、重視員工培訓、提升力度大的公司,必要時“貨比三家”,找到最符合自己的公司。

跳槽的五個關鍵時機,跳早了沒錢,跳晚了沒機會

五、明白了方向再跳槽。

小麗做事缺乏主見,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也很少考慮將來要做什麼,反正跟著感覺走。別人入職跟著入職,別人跳槽跟著跳槽。一晃就到30歲了,她發現自己在哪個公司都沒有幹多久,缺少行業資歷,也沒有核心競爭力,幾乎一事無成。

人在一個地方時間長了,感到學不到東西,跳槽是很自然的事。跳還是不跳,首先要問自己到底追求什麼目標,想清楚為什麼要跳槽。

是否跳槽,要結合自己的競爭力、職業稀缺程度、長期發展需要、對生活的影響做出綜合判斷。

如果工作不開心,想清楚是主觀還是客觀。如果是主觀,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如果追求舒適和穩定,3000元月薪也是不錯的;如果追求挑戰,還是要自加壓力拼命苦幹,爭取早點拿上3萬元月薪。

認可我的說法,就關注我,分享更多信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