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作者:風千里

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在血腥屠刀下歸於失敗,人民革命鬥爭進入到了最艱苦的時期。在經過數次武裝起義後,我黨意識到“槍桿子”的重要性。從南昌起義,到三灣改編,再到古田會議,在反覆的實踐中不斷摸索著武裝鬥爭的道路。在艱苦環境下,

依靠土地革命取得的豐碩成果建立起的紅色政權,需要槍桿子來捍衛,那槍桿子又該從何處得到呢?

在土地革命早期的武裝鬥爭中,通過繳獲地方民團、軍閥等反動武裝的槍械彈藥,紅軍的武器庫有了一定的規模,雖然大多以輕武器為主,但應付運動戰和游擊戰還是足夠的。不過士兵手中的槍支是需要定期維護與更換的,子彈更是需要時常補充,單純依靠繳械這種方式很難應對作戰時的巨大消耗。雖然此時蘇區建立了一些小型武器作坊,但能夠生產出的武器也只限於大刀,長矛這種冷兵器,以及火帽槍和土炮這種早已過時的熱兵器,遠不能適應越來越激烈的反圍剿作戰。於是,建立自己的近代化兵工廠,自主生產現代武器就成了必由之路。

1931年9月,工農紅軍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大獲全勝,並繳獲了大批先進軍火。不久,蘇區做出決定,計劃建立一個真正能夠維修步槍和生產子彈的大型兵工廠,當時的紅軍總司令朱德將地點選在了江西興國縣的官田村。由吳漢傑擔任廠長,張健任政委。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表現秋收起義的油畫作品,後方的起義官兵肩扛一門木製土炮,落後的武器裝備一直困擾著工農武裝部隊

一開始,該工廠設有槍炮和彈藥兩個科,槍炮科負責維修裝配損壞的步槍、機槍等輕武器,彈藥科則負責生產各種口徑的子彈,併兼造手榴彈和地雷等武器。在成立之初,這個兵工廠的設施極為落後,僅有幾臺從白區轉運過來的舊機床,大部分工序還需要依靠人工用銼刀和鑿子這些原始工具手工完成,子彈的生產速度十分緩慢,而且質量也不盡如人意,但畢竟填補了工農武裝的一大空白。

到1933年上半年,該工廠共仿造各型子彈4萬餘發,手榴彈60000餘枚。並維修了40000支步槍,2000多挺輕重機槍,以及100門迫擊炮,為當時的紅軍提供了不小的物資支持。到長征以前,該廠逐步發展為擁有槍炮廠、彈藥艙和雜械廠三個子工廠的大型軍工生產單位,儘管參照同時期各地軍閥開辦的近代化兵工企業,這個早期工廠還顯得十分原始,但考慮到蘇區艱苦的鬥爭環境,能從白手起家在農村地區拉出這麼一個兵工廠,卻是一項奇蹟。這個被稱為“官田中央兵工廠”的地方,就是共和國現代兵器工業的最早溯源。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原官田兵工廠下屬的彈藥廠舊址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官田兵工廠生產的槓桿式步槍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官田兵工廠生產的鐵質土炮,沒有膛線,採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

官田兵工廠在鼎盛時期,擁有多達1000餘名員工,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都以製造子彈和維修槍械為主,但通過大量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槍械生產知識,並在後期開始嘗試製造一些相對簡單的單發步槍,比如仿造了一些溫徹斯特M1894槓桿式步槍,雖然粗糙簡陋,但比較耐用,受到紅軍官兵的好評。以官田兵工廠為標杆,各地大小蘇區也開始著手建立兵工廠,以彌補各地工農武裝武器裝備的不足。到1934年長征正式開始之前,蘇區先後建立大小兵工廠約80餘所,這些兵工廠修復和製造了大量輕武器,在歷次反圍剿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鄂豫皖蘇區兵工廠用於生產子彈的工具

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以官田兵工廠為代表的蘇區紅色軍工生產單位,將會迅速擴張並進行生產技術升級,仿造乃至自主研發技術和質量上乘的步兵武器是可能的。可惜的是,隨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紅軍喪失了大量根據地和有生力量,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下,紅色蘇區已是岌岌可危,1934年10月開始,各根據地內的兵工廠進行了全面精簡整編,工廠生產力量被化整為零,或留在根據地繼續進行遊擊戰,或隨大部隊參與艱苦卓絕的長征,蘇區的軍工製造計劃就這樣戛然而止。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陝北的八路軍使用自制的原始抬槍進行訓練

直到1935年,紅軍到達陝北,陝甘寧根據地逐步穩固後,才成立了隸屬於總供給部的軍事工業局,並將根據地原有的楊砭與賀家灣兵工廠合併,加上隨長征遷過來的原官田兵工廠員工,正式建立總供給部兵工廠,後來人們稱之為“陝甘寧邊區機器廠”,廠址位於吳起鎮,紅色軍工製造的事業總算在陝北得以延續。此時,從九死一生的長征征途匯聚而來的紅軍力量實力有限,軍工人員更是稀缺,這次紅色軍工的重建工作,實際上與從零開始無異。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使用土模法生產手榴彈的陝甘寧機器廠工人

抗戰全面爆發後,為實行全民抗戰,建立並鞏固全國統一戰線,打擊日本侵略者,各抗日根據地開始依照土地革命時期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建立自己的軍工生產單位,從修械廠中簡單的修配工作開始摸索。這一時期,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鄂豫皖等抗日根據地紛紛建立了一批小型兵工場所。與長征前在敵人重兵圍堵下艱難創業不同的是,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各地的兵工廠從友軍手中獲得了成批的武器裝備和生產器械,比如用於製造子彈的彈殼引伸衝床,彈殼縮膀機等,這讓抗日根據地的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產能比較大的有黃崖洞兵工廠,柳溝鐵廠,茶坊兵工廠等,此後的抗戰形勢波高浪險,歷經了日軍的掃蕩,皖南事變後國軍的封鎖等嚴峻考驗,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戰場上收集而來的敵軍武器殘件成為這些紅色兵工廠重要的原材料和參考依據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從敵營中繳獲的成批銅絲被兵工廠的工人小心翼翼地保存

與此同時,在抗日救國思想的強烈感染下,大批愛國青年學生與知識分子人員奔赴延安,他們中間有不少經過系統的工科專業訓練,他們的到來對於當時極度渴求人才的根據地兵工廠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帶來了新的生產技術和理念,結合以往的軍工生產的豐富經驗,根據地兵工廠迅速脫離了原來的以修配槍支,製造子彈為主的生產模式,開始嘗試仿製乃至自制槍支。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正在維修二四式重機槍的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工人

到1945年抗戰結束前,全國範圍內各抗日根據地擁有大小130餘座兵工廠,擁有兩萬多名員工,在抗戰期間累計生產各型槍支。德制的毛瑟手槍,日本的三八式,九九式,還有當時國產的漢陽造,中正式等主流步槍型號,以陝甘寧機器廠為代表的紅色軍工生產單位都曾進行仿製嘗試,其中不少大量裝備給一線抗戰部隊,極大彌補了八路軍等各地抗日武裝武器裝備數量的不足。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不少兵工廠如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已經開始參考山西等省兵工企業的機器圖紙,自主生產衝床、切口機等生產設備。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晉察冀兵工廠使用的切口機床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晉察冀根據地兵工廠使用的彈殼引伸衝床

抗戰時期,這些根據地兵工廠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但艱苦的條件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生產效率和質量把控。最大的問題就是原材料不足,大規模生產槍支彈藥需要有鋼鐵和銅等基礎材料的支持,但當時根據地內尚無一家可靠的鍊鐵和鍊鋼企業,這些原材料除了從臨近省份購買外,就只能通過撿拾戰場上的遺留物資獲得。

在游擊戰和運動戰中,消耗最大的就是制式槍彈。延續了蘇區的老傳統,抗日根據地也經常組織當地軍民在作戰區域收集銅、錫、火硝以及彈殼等兵工原料,尤其是著名的“彈殼復裝技術”,採用收集而來的舊彈殼重新填充底火反覆使用,這種變廢為寶的二次生產方式長期為根據地所沿襲,不過這樣的做法缺陷也是明顯的,重新回收的子彈殼因經歷了一次發射,內壁以及膨脹變形,需要重新進行衝壓還原這樣的工序又使得彈殼的內壁變薄,降低了良品率,增加了走火的危險。為了保證復裝彈的產品質量,各兵工廠領導可謂絞盡腦汁,終於晉察冀子彈廠首先總結出一套將銅元打製為厚銅板再進行衝壓的工藝,這樣的改進之後,晉察冀根據地生產的復裝彈良品率接近90%,一度成為各根據地工廠爭相學習的榜樣。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八一式馬槍

槍桿子得自己造!朱德親自選址興國,建官田兵工廠

陝甘寧機器廠根據德國毛瑟手槍製造的駁殼槍

1936年,首次造訪延安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參觀剛成立不久的陝甘寧邊區機器廠時大開眼界,被當地簡陋的生產工具和人們高漲的革命熱情所感染。他回憶道:“不論他們的生活多麼簡單原始,但仍保持著一種健康的生活,自由、尊嚴與希望,一切都有充分的發展空間”,簡陋而又充滿著希望與熱情,這就是這一時期抗日根據地軍工生產的底色。

截至1945年初,各地兵工廠累計生產各類槍支是11萬支,各型子彈700萬發,手榴彈400萬枚,還成功自主研發出首款制式步槍——八一式馬槍。這些在根據地星羅棋佈的大小兵工廠,雖然遠不及蔣氏以及各地軍閥控制的大型兵工廠那樣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優良的製造工業,卻也為堅持敵後抗日遊擊戰的部隊提高了堅強的物資支持,為奪取抗戰的全面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