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電商扶貧,巾幗頂起“半邊天”

4月20日,新田縣梘頭鎮大觀堡村身患強直性脊柱炎的殘疾人周小梅,一大早就點開網絡直播,幫鄉親們帶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周小梅的電子商務服務站銷售土特產80餘萬元,鄉親們獲利近10萬元。電商服務不僅使周小梅實現了脫貧致富,還解決了村民們的“賣難”,加快了全村增收脫貧的步伐。

扶貧先扶智,巾幗電商強。永州市婦聯等部門想貧困婦女之所想,積極培訓貧困婦女,讓姐妹們熟悉電子商務,與新時代接軌,跟上新形勢,接受新知識,不愧是實事一樁。讓婦女走上電商扶貧之路,此舉對助力扶貧的意義十分重大。

近年來,永州市婦聯大力實施巾幗電商扶貧行動,與扶貧辦、商務局等部門聯合開展電商培訓,3年來培訓了約27萬名貧困女性。引領女企業家、女能人等積極打造“平臺帶網店、網店帶貧困戶”的電商運營模式,為婦女群眾開展電商服務,指導她們在網上銷售農產品。目前,全市貧困婦女直接或間接從事電商行業的達1.8萬餘名。

眾所周知,有好的產品,還需要有銷路。因此,要大力發展巾幗電商扶貧,引導婦女同胞用好農村電商、直播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永州市實施“村淘”項目,大力開展電商培訓,在傳統“一村一品”的基礎上發展電商專業村,培育扶持一批女性創客和創業帶頭人,讓“互聯網+”成為促進貧困婦女增收的新亮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電商培訓和創業孵化,永州市婦聯培育了一批巾幗電商能人,她們發揮“頭雁效應”,帶動當地婦女脫貧。道縣的張智玲開設網店銷售“道滋味”產品,一年實現農產品線上銷售逾千萬元。“萬畝笑臉”電商業主葛小梅在網上銷售貧困戶做的手工掃把,幫助江永縣和興村11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540元。

永州市電商扶貧產業發展異常迅猛,在這場電商扶貧大潮中,半數以上的從業者為女性,這些巾幗英豪在巾幗電商扶貧產業發展中發揮了“半邊天”作用,為脫貧摘帽攻堅作出了應有的積極貢獻。(金羊網 文/文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