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古代文人的社會地位非常高,讀書人也並不多,這和當時社會教育的普及率有關係,因此給現代人一種錯覺,那就是古代小孩基本上是不讀書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在古代,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此讀書的孩子家庭一般都比較富裕,但富裕並不代表輕鬆,實際上古代小孩子讀書是非常累的。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首先,背會蒙學的經典書籍是必須的,例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弟子規》、《小兒語》、《聲律啟蒙》、《千家詩》。這些書加起來,大概有十幾萬字,但是如果翻譯成白話文,則有近百萬字,要背誦近百萬字,可想當時的孩子有多痛苦。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這些經典不僅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是廣為流傳的著名讀物。特別是《三字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全世界兒童啟蒙教育的標準教材。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其次,背會了並不代表結束,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理解其中的含義,就以《三字經》為例,如何理解?抄書,抄完背,背不會捱打,然後繼續抄書,直到你會了為止。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三字經》取材廣泛,涵蓋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容,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想要讀懂一本《三字經》並不容易,有條件的可以先生講解,沒有條件的則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可見讀書有多痛苦。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最後,最最關鍵的一點事,古代私塾先生可沒有現在教師那麼好“說話”。他們奉行“嚴師出高徒”,“棍棒教育”。打你是看得起你,在舉個例子:他打你一巴掌,你不僅不能反抗,而且害得說一句“先生打的好”,然後將自己另一半臉伸過去。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古代,讀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讀書可以說是承載了一個家族的希望,所以並不能像現代一樣為所欲為,你不想去上學就不去了。所以現在的孩子和古代孩子比起來簡直太幸福了。

小孩子讀書苦:那是你沒生在古代,古代的教育近乎蠻橫


如果你覺得上學累,不如對比一下古代的孩子,畢竟幸福是要對比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