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自從1588年摧毀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將西班牙趕下海上殖民霸主的王座之後,英國開始取得販賣非洲黑人奴隸的壟斷權。長期的殖民讓英國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加上“圈地運動”,英國早早地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至19世紀60年代,英國進入了資本主義黃金時代,變成了“世界工廠”、世界貿易中心、金融中心,躋身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在此期間曾經有這樣一個金融騙局,嚴重削弱了英國的經濟,對以後英國的金融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就是南海騙局。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狂熱追捧股票的民眾

英政府欠下鉅額債務與南海公司的成立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因為其祖上時常與同宗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通婚,遺傳下了一系列絕症,死後無繼承人。生前曾立遺囑,將王位傳給自己姐姐瑪利亞·特里薩和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即自己的侄孫安茹公爵腓力。但是瑪利亞·特里薩在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時就承諾自己及自己的後代永遠放棄西班牙王位,此舉引起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波西米亞(今捷克)國王和匈牙利國王的利奧波德一世的不滿,他認為應該是自己的次子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的王位。

1701年,路易十四宣佈腓力為西班牙國王后,同時入侵荷蘭,英國為了遏制法國在歐洲的勢力擴張,也加入了戰爭。到了1714年戰爭結束,西班牙、法國開始衰落,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勢力得以加強,但英國政府因為的長期的戰爭欠下了鉅額的債務。

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創始人是牛津伯爵。

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間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的特許公司,但實際上是一所協助政府融資的私人機構,分擔政府因戰爭而欠下的債務。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牛津伯爵

此前,一名名叫丹尼爾·笛福的作家曾提出過這樣的構想:讓國家向某些企業授予權力壟斷某地區的貿易,然後再從那些公司獲取部份利潤,以便讓政府償還因參與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而欠下的大筆債務。牛津伯爵對這個構想很感興趣,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

1713年,英國和西班牙籤訂《烏得勒支和約》,英國壟斷了美洲地區的奴隸貿易。由於英政府欠下了鉅額的戰爭債務,加上南海公司是為政府融資的貿易公司,為了早日解決財政危機,南海公司自然而然地獲得了該地區的經營權。當時最讓人大發橫財的就是買賣奴隸,因此南海公司的前景被英國上下普遍看好。

與英格蘭銀行的較量

簽訂《烏得勒支和約》後,南海公司為政府實現了大量的有效融資。自此,託利黨政府開始用南海公司與由輝格黨控制的英倫銀行抗衡,在1716年,南海公司進一步從奴隸貿易中取得優惠待遇,到1717年更向政府多買額外200萬英鎊的公債。

1718年英國與西班牙再度爆發戰爭,西班牙切斷了南海公司的對美洲地區的貿易通道。在利益的驅使下,南海公司一直對外宣稱貿易的前途依舊明朗,由於它與當時的託利黨政府關係密切,政府高層有多人為南海提供美化的宣傳,同年英皇喬治一世加入董事局成為總裁。自此人們又對南海公司恢復了信心,

但英國的美洲貿易通道已被切斷,南海公司已經沒有了貿易來源。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南海公司總裁之一的喬治一世

1719年,南海公司提出了一項和英國政府的換股計劃,稱為南海計劃。在當時,英國政府總共發行了大約5,000萬英鎊的長期國債,南海公司持有國債1,170萬英鎊,為第一大持有國債的機構,而英格蘭銀行僅持有國債340萬英鎊,位列第二。

1720年,南海公司向議會提供了一份方案,方案中該公司計劃購買入市場上總值3,160萬英鎊的可贖回政府債券及定期債券,並且還向政府提供150萬英鎊的費用。該方案中政府可以額外獲得310萬英鎊

但是英格蘭銀行也向議會提供了一個方案,並表示將向政府額外提供560萬英鎊,很明顯英格蘭銀行的方案比南海公司的更具吸引力。

為了獲得議會的支持,南海在同一天立刻修改了方案,同意將原本無條件支付的150萬英鎊上調至350萬鎊,並同意將國債的利率有5%下調至4%,這樣算下來南海的方案比英格蘭銀行的方案可以讓政府多獲利200萬英鎊。此外為了籠絡議會高層人員,南海公司開始大舉行賄,其中內閣掌權人巽得蘭勳爵及斯坦厄普勳爵就是其中之一。而英格蘭銀行卻再也沒有優惠條件,因此南海公司的方案獲得了議會的通過。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最初的英格蘭銀行

泡沫的到來

南海公司的方案從表面上看是一個三贏的局面:政府可以獲得大量資金化解財政危機;南海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開發美洲的金礦;國債持有人可以將手中的債券換成南海公司的股票,獲得更多的利息。

在美好前景的渲染下,英國上下瘋狂地購買南海公司的股票,曾有這一句話描述那時人們逐利的現狀:政治家忘記政治、律師放棄打官司、醫生丟棄病人、店主關閉鋪子、牧師離開聖壇,就連貴婦也放下了高傲和虛榮。一時間南海公司的股票飛漲,在提出方案時股票價僅為130英鎊,方案獲得通過時股價已上漲到300英鎊,3個月後股價達到1050英鎊,可謂一票難求。為了滿足公眾需要,南海公司又發行了8萬多新股,讓幕後的股東大發橫財。

這一切繁榮的根本來自南海公司的盈利能力,但南美的貿易通道已經本切斷,南海公司根本無力經營。待到南海的騙局被戳穿之日,就是泡沫到來之時。可讓人啼笑的是,正是南海公司本身的作死行為,讓人們揭穿了這個驚天謊言。

南海公司之所以能夠瘋狂斂財,並不是因為本身有經營來源,而是通過與政府的密切合作,讓人們相信它有可靠的收入來源,從而購買它的股票。一時間效仿南海的模式投機公司紛紛出現,藉機渾水摸魚,騙取錢財,甚至一些宣稱正研發“可以永久轉動的車輪”的公司都受到人們的盲目追捧,這些股份融資竟吸納了3億多的英鎊。

英國開始出現泡沫經濟的苗頭,南海公司為了避免自身受到影響,利用國會通過了《泡沫法案》,以此打擊這些皮包公司。

本來南海公司是要借該法案維護自己的利益,但這些因資金鍊斷裂破產的股東們,紛紛追到南美去尋求資金,卻發現了南海公司卻是一個更大的騙子公司,南美既沒有金礦也沒有持續的貿易。

消息傳回國內,人們如夢初醒,南海的公司的股票飛速下跌,股價從1000英鎊跌回了原點,泡沫經濟全面到來。南海公司的股價暴跌,使數以千計股民血本無歸,還有一部分人因為不堪負債逃亡國外,其中不乏社會上層人士。南海公司曾經向多人借貸融資,其中就包括一百多位議員,最後的結果是隻需償還本金的10%,後又調到5%才就就此作罷。其中大科學家牛頓也因為迷戀泡沫經濟損失了2萬多英鎊,這相當於他十年的收入之和,他曾嘆息說:“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泡沫後續

曾經大力反對南海方案的羅伯特·沃波爾站了出來,在議會將要通過南海方案時,他曾大聲疾呼,人們會因為追求虛幻的財富而破產,座下的議員,要麼嗤之以鼻,要麼憤怒離席,泡沫經濟後,他卻被人們請來主持大局。大權在握的沃波爾,重拳整頓金融秩序,將大批受賄高官關進大牢,其中就包括當時的財政大臣艾斯拉比。

歷史上著名的南海金融騙局,曾讓英國100年間不敢發行一張股票

沃波爾

沃波爾因為收拾殘局成功,成為了英國實際上的第一任首相,他所在的輝格黨也因為深受民眾信任一直執政到1770年。

英國的金融業深受打擊,100多年後不敢再發行一張股票,大量的人又將目標轉向了北美,來到了紐約,漸漸地催生了又一個金融巨頭-華爾街。

當時的英國的經濟長期繁榮使得私人資本不斷積累,社會的儲存資金不斷增多,當時的股票發行量卻很少,導致大量資金被閒置,民眾迫切需要大量的投機機會,而英政府又欠下鉅額債務。南海公司就是在這樣情況下成立,它承擔了為政府吸納公開資金的功能,政府信用為它提供擔保,民眾自然放心投資,加上南海公司的精心包裝,騙過了政府和民眾,才導致了南海金融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