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突然收到頭條的推送新聞:南通12歲女孩墜樓身亡 疑似遺書"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

看完孩子的遺書全文,心裡真的很難過。她是這樣寫的: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我恨你們,我要自殺,不要救我,天天作業作業的。我死了,沒事,還有弟弟繼承家業。我不要再(在)作業中掙扎了。照顧好二丫把她當作我吧。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後會無期。

繁重的作業為何會成為孩子的催命符

新聞的評論區裡,有人說當地就是這樣的學風——沒玩沒了的補課、作業……

誠然,焦慮型的老師是普遍存在的:孩子比別的學生多錯兩道題,都要給孩子家長打電話告知一聲。眼睛只看考試、作業,還美其名曰“負責任”,“抓緊抓學習,馬上要期中考試了,你家孩子現在的名次不行”。期中考試剛搞完,又說“抓緊抓緊,馬上月考了,這次期中考試你家孩子雖然進步了一點點,但還是不能放鬆。”

遇到這種“把孩子當橡皮筋拼命拉”的老師怎麼辦?

可以去學校跟老師溝通,甚至任性換老師換學校。但更重要、更關鍵的是:你別再“拉”橡皮筋了。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橡皮筋的彈力有限,孩子承受壓力的程度有限。如果在學校里老師拼命拉皮筋,回到家你因為老師的幾個電話又把皮筋再拉緊,總有一天皮筋會斷掉。

兒童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老師說: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斷”?就是回來再加了一把的,那個更焦慮的媽媽的孩子,他容易斷。你理解、瞭解了孩子,你跟他相處,你就會幫到他。

也許有家長會說,我也心疼孩子,可我不盯著、催著咋辦?孩子學習不好,一輩子吃虧。可是

一時成績好等於一世成績好嗎?

我的母校二中是一所省重點中學,初中部的老師抓的不嚴。而我校中考階段的有力競爭對手——26中則是另一種風格:

作業如山都是小case,更誇張的是錯一題老師會拿戒尺打學生左手心一次(右手要留著繼續寫字啊),經常學生手心紅腫,要把手貼在瓷磚上降溫減輕痛苦。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在我參加中考的哪一年,26中的均分是超過2中的,兩校的好學生都一起進入2中的高中部就讀。這下差別就來了。大多數26中的孩子,不太適應2中“壓力不大”的學風,開始逆反、瘋玩,最終高考時很少有出類拔萃的。

因為家長不允許孩子不學習,孩子才不得不成天學習,這樣的孩子心裡積壓了太多對學習、對學校、對家庭的“憤怒”與“怨恨”,積累著就只會越學越糟,或者一時學得好但總有一天會報復性反彈。

小學成績好到了中學一落千丈的,我們見得還少嗎?

中學成績好進了大學開始整日打遊戲掛科的,我們見得還少嗎?

壓抑的人到頭來是不能真正讀好書的。如果孩子在求學過程中一直因為繁重的作業而難受痛苦,以致視學習為畏途、為苦差事,視為到了某個階段要扔掉的包袱。可是當今的環境裡,大一學的知識到了大三就過時一半了,如果失去了“主動學習”的精神,沒有在學習裡找到認同、價值、享受,哪有競爭力可言?

多寫作業等於成績好嗎?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自古以來,我們就提倡重複練習對於學習的價值,人們心裡有著濃厚的“作業崇拜”情結,所謂“熟能生巧”。

但是,多寫作業就可以讓孩子學得更好,不過是一種簡單思維下的推斷,表面上合乎邏輯,實際往往不成立。

物極必反,太多的作業,尤其是重複的、毫無意義的作業會造成孩子的壓力與厭煩,消磨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一種學習活動如果不能喚起學生的熱情,而是令他們厭惡的話,它對孩子的學習興趣及智力發育都是有害的。就像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

浪費時間而無所用心,這樣只能培養出懶漢。

ps:寫作業與現在流行的“刻意練習”是兩回事,此時討論有歪樓的嫌疑,咱們下會再細說。

玩夠了才會好好學

一個兒童的基本慾望就是玩!

一個兒童的基本慾望就是玩!

一個兒童的基本慾望就是玩!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小學生的基本使命是玩和學習的衝突解決(幼兒園的孩子更是玩耍主導的)。所以小學及以前的階段應該是人一生中最快樂的階段,讓一個小學生有時間玩才是最最重要的。

家長們首先要在心理上認可這一點——玩是孩子必須的、合理的、第一位的慾望。而不能認為玩是學習之餘零碎時間的利用,學習是最重要的,玩是可有可無的。

認可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孩子在玩的時候你是愉悅的,是欣賞的。這個時候,孩子即使只玩半小時,也是享受的,是心滿意足的。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如果你不認同這一點,即使你嘴上沒說,但是內心的焦慮“這孩子怎麼還在玩、什麼時候才寫作業啊”會體現在你的言語、表情甚至氣場上。這個時候,即使孩子在玩,甚至玩一整天,也玩的不開心。玩的不開心,寫作業也會不安心。

上學的時候我愛玩遊戲,甚至高三的時候我還在玩。每次我跟父母約定“玩半小時”。這段時間裡,他們不干涉我、不打擾我,讓我一個人在房間玩。玩到29分鐘時,鬧鐘響了,我打完手頭這一局,主動關電腦,痛快的、投入的去寫作業。

著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尹建莉老師說:

不理解“休息”的意義,其實也沒理解了什麼是教育。遊戲、生活和閱讀都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

什麼?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琢磨怎麼引導孩子學?怎麼帶孩子玩中學?

那請你回到文首,再讀讀12歲女孩的遺書,我相信你會擠出時間來的。

END

相關閱讀:

學霸的娃一定要當學霸?孩子,我許你輕裝上陣

月薪三萬撐不起一個暑假?!工薪階層的父母該如何安放焦慮的心?

如果未來90%職業都會消失,我們該讓孩子學什麼

繁重課業已經是兒童安全的隱患,家長們該醒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