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在《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裡面,有很多原汁原味的鄉土元素,我們也得以通過幾個農村婦女的形象,瞭解到鄉村人民的淳樸與可愛。在另一半和周圍人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安傑也逐漸的朝著江德福來時的那條鄉村土路走去,走向了淳樸的農村,變得越來越樸實,再也看不出一點資本家小姐的樣子了,這是安傑的女婿王海洋,為她的一生做出的總結。我們的確從老年的安傑身上,看到了早些年在王秀娥,德華,以及張桂英身上的那些特質。


《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晚年的安傑,人變得非常的隨和,不像年輕時候那麼的牙尖嘴利和高傲,整個人變得越發的平和安詳。年輕時候她對江德福吃飯吧唧嘴的壞毛病,可是深惡痛絕的,但是最後安傑自己吃飯也吧唧嘴了,她還說通過這些年她也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所謂的文明,是要在溫飽的基礎上進行的,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情況下怎麼還能注意到這些細節呢?在穿著打扮方面,她也越來越樸素隨便,可以看出後來安傑老了的時候,基本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樣淳樸又隨和的安傑,與年輕時候那個嬌氣高傲的安傑,都有她的可愛之處,年輕時候的高冷,老年時候的和藹,也說明人的一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原來性格和習慣可以改變這麼大,而自己卻可以懵然不覺。

《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安傑如此大的轉變,除了江德福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也是因為在安傑身邊的女人,大部分都是來自鄉土,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小姑子江德華,德華來的時候,還是一個粗野的農村婦女形象,她俗氣又粗糙,與高雅精緻的嫂子安傑,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性格都是格格不入的,為此姑嫂之間衝突頻發,安傑與德華之間,就像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安傑的伶牙俐齒一向不輸任何人,但是在德華面前一切都成了浮雲,吵架的時候,她氣的對德華說“你真是少教!”而德華卻回她“你也沒少叫!”這簡直是雞同鴨講,讓人哭笑不得。

《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但是後來,德華也在安傑的影響之下,逐漸變得端莊得體起來了,在一起生活了一二十年,共同撫養了五個孩子之後,德華和安傑,建立起了真誠又親密的關係,德華人前人後都會忠誠地維護嫂子,而安傑也主動承擔起了長嫂為母的職責來,雖然她實際上比德華的年紀還要小,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她到底是有文化的人,說話做事更有禮有節,為德華提供了底氣和合理性。最後我們看到剛開始那個莽撞粗俗的德華,也變得文雅細緻起來了。

《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褪去了初來乍到時候的種種陋習,人到中年的德華,在穿著打扮和言行之間,和當初剛來的那個她不能再同日而語了,這當然都是受安傑的影響和啟發,後來雖然德華依舊不識字,但是她說的話,卻已經變得大方得體了,也擁有了一定的文化素養,起碼對於成語是信手拈來了,為人處世也不再向當初那麼冒失衝動了,有了端莊雍容的氣質。印象最深的就是剛開始她得知安傑的出身,影響到了她三哥前途的時候,是暴跳如雷怒不可竭的,但是多年之後當侄子侄女在特殊年代,在飯桌上要批判安傑資本家身份的時候,德華卻憤怒的呵斥侄子侄女們的不懂事,由此可見德華變得成熟明理了,已經不再是那個狹隘無知的農村婦女了。

《父母愛情》安傑與德華的一生,相互成就,都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安傑與德華這一對姑嫂,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因為有了德華這樣的人在身邊,安傑可以體會到,作為資本家小姐在生活之中從未接觸過的,那種原始的淳樸隨性與灑脫,可以大口吃飯大聲說笑,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束縛。而正因為有了安傑這樣有涵養有文化的嫂子,德華也得以走出蠻荒,體會到了文明的美好。所以等到安傑和德華都老了,我們發現,原來安傑和德華兩個人的行為習慣已經那麼相似了,她們在不斷的磨合與靠近,最後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