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提起“吃”,没有几个国家能与中国比肩。不管是论食材,还是论烹饪方法,其种类和花样层出不穷。

而论“好(hào)吃”,也没几个国家的人比得了中国人。

在2017年曾有新闻报导,丹麦抱怨当地海岸外来生蚝泛滥成灾,生态告急。于是中国热心网友纷纷献策加调侃:当地应赶紧弄个生蚝旅游签证,中国吃货可分分钟把生蚝吃光,是要吃成珍稀、濒危、还是灭绝?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虽然这新闻听来有点搞笑,但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吃的执着,中国人对吃有着不一样的执念。

中国人对吃的执着,自古有之。而最被大家熟知的古代“吃货”,应属苏东坡了吧。由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家喻户晓 。老饕的身份,让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瞬间变得接地气,似乎一下跨越了千年的距离,

如今我们也常自称“吃货”。谁人能不吃不喝呢,吃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吃早已经从果腹需求,发展到“色香味”的追求。因为文人的笔,文人的影响力,这俗尘之事,也变得雅致起来。

在近代,也有一位著名的会吃、爱吃的美食家,也是著名文人,梁实秋梁先生。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现散文家、学者、翻译家等,他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晚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是华语世界不可否认的一代文化大师。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就是他写“吃”的文章的合集。因为他爱吃、懂吃,因此在他的描写记叙下,吃是一件很有仪式感,很艺术的事情。

吃,是人世一遭不可或缺的享受和幸福。

梁老谈吃,影响了很多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就是之一。陈导曾说过,他早期是因为好奇梁实秋先生写的“吃”的文章 ,才对吃文化有兴趣,后来他在北京,又按梁实秋先生笔下写的,将能找到的美食都尝个遍。

没有梁实秋先生埋下的引子,可能也就没有了后来大热的《舌尖上的中国》。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记录的不仅仅是一道道菜,也不仅仅只是描写和评点,它与中国人对吃,对生活的追求有关;舌尖上尝到的,不仅有味道,还有情感的温度,还有一份中国文化的情感和情怀。

一 关于吃的艺术

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经把“吃”之一字做到极致。

从食材,到烹饪方法,从火候把握,到起锅装盘,每一步都有讲究,到最后摆盘上菜,看着就赏心悦目,食指大动。这已经不是在做菜,更像是在创作艺术品。

看梁先生记录的瓦块鱼的做法:

首先选材要精,活的鲤鱼、鲢鱼都可以用,取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刀法也有讲究,鱼片厚薄适度,去皮……。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面糊。温油,炸黄。做糖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显着透明,要用冰糖,乘热加上一勺热油,取其光亮,浇在炸好的鱼片上,最后撒上姜末,就可以上桌了。

看这一堆的步骤,这只是做条鱼而已,像是在打磨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创作一样,每一步都是精雕细琢 ,这就是对烹饪艺术极致的追求。

每道菜品,都是对艺术的追求。

不仅菜品要讲究色香味,这菜名也有讲究,一定要雅,一定要形、意俱佳。譬如“西施舌”这道菜,光听名字就引人遐想。

这西施舌,原来是用“蚌肉”做汤,这名字取其意和形,吃起来口感则滑嫩柔软,不得不说,这“西施舌”的名字取得实在是妙。

很有意思的菜名还有珍珠白玉翡翠汤,让人垂涎三尺的“佛跳墙”等,数不胜数。

这些菜名,给这些菜品更添上了一些文化风流韵味

从厨者,到食者,中国的饮食,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还有无数的文人,留下的关于“吃”的人文趣事和历史典故,均是中华文化里难以忽视的部分。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二 美食的平等

吃只是因为生理需求,为了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吃什么都差不多,但慢慢又有了“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说法,再到后来讲究“珍奇珍馐”,越是稀有难得的食材,越能彰显身份。

这其实已经超出了“吃”的范畴,因为真正懂吃懂生活的人,在乎的是味蕾的满足,而不是为“奇珍”而“奇珍”。

梁老说:“上天虽待人不薄,口腹之欲究竟有个限度,天下之口有同嗜,真正的美食不过是一般色香味的享受,不必邪魔歪道地去搜求珍异。”

心灵手巧的中国人,能用各种食材烹饪各种味道 ,用普通食材做出的食物,同样大放其彩。而大众百姓们更能将食材利用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生活不易,但是聪明的中国人总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就像豆腐,原材料只是简单的黄豆,但最后变成豆腐,不仅菜谱花样繁多,还能衍生出豆干豆腐皮,连最后的豆渣,利用物理方法,最后也能成一菜。

一贯秉持勤俭节约习惯的百姓,对每一样食材,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分毫。炼制动物油后的油渣,也是不舍得丢弃,最后用来炒菜,居然也是满口称赞。

比如韭菜,生命力顽强,野地里可长,也不怎么挑季节。但是用它做的包子馅,还有调的饺子馅,做的韭菜盒子,用来炒鸡蛋,炒虾米……虽然它味道浓烈,但自有其异香。

像梁老这样几乎尝尽天下美食的人,对这些“平民食物”,也是满口称赞和怀念。在“吃货”眼中,每道美食不分高低,都是平等的。

“以言美食,则鸡鸭鱼肉自是正味,青菜豆腐亦有其香,何必龙肝凤髓方得快意?”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三 舌尖上的记忆,最是至味清欢

梁老说自己不爱吃粥,喝粥对他来说是件很不易接受的事。但有个例外,是梁老母亲熬的一小薄铫的粥,他吃得甘之如饴。

……在小白炉子的火口边上煮。不用剩饭煮,用生米淘尽慢煨。水一次加足,不半途添水。始终不加搅和,任它翻滚

这碗粥,和粥的味道,一直在梁老的心里,保留着对母亲的依恋。哪有美味能与妈妈亲手熬的一铫粥相比?因为这滋味里加入了爱,加入了母子之间的情感。

谁不依恋母亲,谁不想念母亲做的饭菜呢,家中的味道,早已停留在舌尖上,收藏在记忆中,融进身体里。

每个离开家的人,都会想念妈妈的味道,会想念家乡菜,这情感的牵绊,早在幼时就已种下。

所以梁实秋先生去了国外留学,后来去了宝岛,不管去到哪里,即使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口味,但还是怀念中国菜,怀念地道的家乡味,想念舌尖上的滋味。

这不仅是想念一道菜,想念味道,更多的是对故土的依恋,对故人的牵挂吧。

越是简单,才越是情浓。这碗粥的清香,一直留在梁实秋先生的记忆里,家的滋味,让他魂牵梦萦。这碗粥,才是人间至味。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四 我们这些“吃货”们:没有什么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就两顿!

百姓的餐桌,最可以检验出时代的变化。如今我们的“菜篮子”极其丰富,只要你愿意,天南地北的味道,都不是大问题。

“吃”,还是人类的极致追求,但是我们不是为吃而吃,这“吃”,变成一种人生态度,对幸福的感受。

自诩为“吃货”的人,是能在平凡日子里发掘生活亮点的人,能在平淡日子里发现生活乐趣的人。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写下《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乐在其中,看似是为了这口腹之欲,实际是他在享受生活。

一道美食,慰藉的不止是舌尖,还抚慰心灵,温暖着生活。人们求的,也就是一日三餐的幸福,这也是人们最简单朴素的生活哲学。

没有什么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一顿不行就两顿!

山河远阔,不如一碗人间烟火。

《人间食色,至味清欢》,小谈中国人的“吃货”文化和饮食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