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佈的中國文化知識50題,你不一定知道!

《百家姓》是按照什麼方式排列的?“殺青”原意指什麼?“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100個文化常識,帶你瞭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讓你真切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並充實你的知識庫,擴展你的視野。快來測試一下吧,看看能答對多少?


1.下列哪個成語和“道聽途說”詞意更接近?


A.空穴來風

B.三人成虎


(B)空穴來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麼?


A.月亮

B.姻緣


(A)嬋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態曼妙優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這裡的嬋娟是第三種。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裡的"屠蘇"指的是:


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


(C)屠蘇,酒名。古代中國風俗於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A)因為古人認為殺人時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殺氣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人民日報發佈的中國文化知識50題,你不一定知道!


5.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麼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A)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俠義,如關羽、姜維;黑色的臉譜表剛烈正直、勇猛魯莽,如包拯、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綠色的臉譜表粗豪暴躁,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表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6.《三十六計》是體現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屬於《三十六計》的是:


A.渾水摸魚

B.反戈一擊

C.笑裡藏刀

D.反客為主


(B)勝戰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敵戰計: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攻戰計: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混戰計: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並戰計: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敗戰計: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麼?


A.窗戶

B.臥具

C.井上的圍欄


(C)圍欄是傳統解釋,但目前存在爭論,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指井欄,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


8.1932年,清華大學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孫行者",下面下聯中最合適的是:


A.祖沖之

B.周作人

C.郁達夫

D.唐三藏


(A)這是一個無情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平仄為平平仄對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聯又是人名對人名。孫即子孫,祖即爺爺,孫對祖天經地義;行和衝是動詞,所以可以成對;者和之同為虛詞,也可成對。


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


A.中秋節

B.元宵節

C.端午節

D.七夕節


(B)語出歐陽修詞:《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節。


10.我國古代有很多計量單位,比如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仞",一仞約相當於:


A.一個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長度


(B)古代長度單位。《說文》:仞,伸臂一尋八尺也。


11.下列哪一句詩描寫的場景最適合採用水墨畫來表現?


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C)水墨畫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豔的顏色來表現,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沒辦法表現得很好,水墨畫體現不出月光灑在地上的樣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


12.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


A.隔岸觀火

B.暗度陳倉

C.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D)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成名。


13.《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


A.烏

B.巫

C.肖

D.蕭


(C)“肖”“蕭”本為不同的姓。“蕭”是大姓,“肖”則是小姓,歷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過“肖”姓,但非常罕見。1970年代推行二簡字之後,“蕭”整個字的所有義項都被合併到“肖”。


14."生旦淨末醜"是京劇的行當,其中"淨"是:


A.男角

B.女角


(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淨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醜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


15.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麼?


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

B.十八種武術動作


(A)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詩被雜誌社採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來計算,你應得多少稿費?


A.50元

B.100元

C.200元


(B)五絕詩,全詩四句,每句5字,短小精悍,具有起承轉合,讀起來感到剛勁有力。


17.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A)戊讀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橫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點shù,軍隊防守去衛戍。


18.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點是注重邏輯辯證,以下哪個典故能體現名家的這一特點?


A.白馬非馬

B.指鹿為馬


(A)指鹿為馬的是趙高。白馬非馬則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出自《公孫龍子·白馬論》。


19.古人的婚禮在什麼時間舉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C)古時候的婚禮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黃昏舉行婚禮儀式。“婚”字,拆開為“女”“昏”,其中“昏”即黃昏時刻。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故而得名。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


A.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環境對人的影響。


2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孟子》

B.《莊子》


(A)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2.我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請問"歐體"是指誰的字體?


A.歐陽修

B.歐陽詢


(B)歐陽詢,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23.文學史上被稱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誰?


A.李賀

B.李商隱


(B)李商隱和杜牧都是晚唐詩人。李賀則是盛唐詩人,有“詩鬼”之稱,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治理的是哪個流域的洪水?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B)古代中國人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而且黃河自古容易決口,是歷朝歷代治理的重點。


25.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A)“左”與“右”兩個字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左從(手),從工,工為男。右從(手),從口,口為女,從事輔助性工作,處於從屬的地位。


26."結髮"在古時是指結婚時:


A.丈夫把頭髮束起來

B.妻子把頭髮束起來

C.把夫妻頭髮束在一起


(C)結髮,漢族婚姻習俗。一種象徵夫妻結合的儀式。當夫妻成婚時,各取頭上一根頭髮,合而作一結。


27."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是什麼意思?


A.大草原

B.盛產羊毛的地方

C.眾多宮殿

D.美麗的地方


(C)“鄂爾多”在蒙語中是“宮帳”的意思;“斯”是表示複數的詞,即“很多” 。


28.《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鑑真


(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鑑真則是東渡,把佛法傳到日本。


29.唐代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是:


A.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B.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A)出處賈島《題詩後》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30.我國傳統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幾個字?


A.十個

B.十二個


(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譽為"萬園之園"的是:


A.頤和園

B.圓明園


(B)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面積340多公頃,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32."水"字屬於下列哪種漢字構成方式?


A.象形字

B.表意字


(A)是整體象形,水流動的波紋形狀。


33.現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什麼?


A.文章

B.畫作

C.樂曲


(C)陽春白雪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現在,陽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34.京劇《貴妃醉酒》是根據哪部古代戲曲改編而成的?


A.《桃花扇》

B.《長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記》


(B)《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昇的劇本,取材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


35.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無盛世


(A)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漢初,因多年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36.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D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D)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37.下列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C)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38."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


A.齊桓公

B.蔡桓公


(B)扁鵲見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我"指的是誰?


A.杜甫

B.李白


(B)《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


40.我們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麼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數量

B .政治地位


(B)“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淑正妃孫氏以及吳越國的鄰國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


(B)宋朝人善寫詞,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都是寫詞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


A.陰陽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則以人為本。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43.拍電影時常用的"殺青"來表示拍攝完成,"殺青"原指什麼?


A.製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


(A)“殺青”一詞與古代制竹簡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非常有關聯的。經過火烤處理的竹簡刻字方便、防蟲蛀,當時人們把這個工序叫做“殺青”。


44.下面哪個成語和曹操有關?


A.畫餅充飢

B.望梅止渴


(B)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時,部隊行軍長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為了不耽誤行軍,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出口水。終於到達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成語"白駒過隙"比喻:


A.速度飛快

B.時光飛逝


(B)主謂式成語,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出自《莊子·知北遊》。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愛",他所反對的"愛有差等"這一觀點是哪家學派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A)在中國傳統社會,儒家的差等之愛同傳統“貴賤有等、親疏有別”的生活結構密切相關,一方面,“愛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親之愛為基礎的,對父母兄弟之愛就不同於對路人對旁人之愛,此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47.下列選項中與"亡羊補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C)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意思雷同。


人民日報發佈的中國文化知識50題,你不一定知道!


48.王羲之對一種動物十分偏愛,並從它的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這是什麼動物?


A.鶴

B.鵝

C.雞

D.魚


(B)王羲之從鵝的步態姿勢上獲取運筆的靈感。


49."美"字最初的含義是:


A.羊大即為美

B.戴著頭飾站立的人

C.土地裡生長的花朵

D.遠方茂盛的森林


(B)不少人以為美字由“羊”與“大”兩個字構成,認為美是來源於古人認為羊大為美。其實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實是站立的人,頭戴羽毛頭飾的形狀,後來簡寫時誤作“羊”、“大”兩個字。


50.孔子為自己的教學定為"孔門四教",具體指的是:


A.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B.文、行、忠、信


(B)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個人要從詩書禮樂、社會實踐、忠誠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實行。


人民日報發佈的中國文化知識50題,你不一定知道!

你都做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