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現無症狀感染者,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4月17日16時,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最新疫情情況,重點介紹防控和救治工作進展。省衛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和有關專家參加了發佈會。

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表示,廣東仍保持救治制度不變、運行機制不變、醫療力量不變、保障力度不變,力爭不斷提高我省的救治質量和效率。

廣東:發現無症狀感染者,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廣東保持“五不變”、落實“五診”

不斷提高救治質量和效率

目前,我省疫情防控向好態勢繼續鞏固。但全球疫情呈暴發增長態勢,廣東防境外疫情輸入任務艱鉅。同時,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疫情高風險國家在粵人員、武漢返粵來粵人員等帶來一定的輸入和傳播風險,我省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劉冠賢表示,目前廣東在院病例數已遠遠低於此次疫情中的最高峰時期的在院病例數,但廣東仍保持救治制度不變、運行機制不變、醫療力量不變、保障力度不變,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繼續堅持不斷優化診療方案、持續改進醫療服務,力爭不斷提高我省的救治質量和效率。

廣東:發現無症狀感染者,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他表示,近段時間新冠肺炎患者特點與前段時間有所不同,以境外輸入和相關聯病例為主。廣東仍然堅持落實“五診”(首診、巡診、會診、駐診、特診)工作制,做到應治優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堅持“一例一團隊”“一日一評估”工作要求,統籌協調省市高水平醫療資源,組織高水平團隊駐點,提高定點醫院的救治效果。

目前廣東對於境外病例的救治,一視同仁,所有救治工作服務都是一樣的。在醫務工作者來看,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就是患者,因此每一例病例的救治,都投入了廣東最優質的資源,傾注了救治團隊的心血,體現了“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的救治理念。

沒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史、症狀

不必要進行核酸檢測

對於哪些人需要接受核酸檢測?可以到哪裡進行檢測?

劉冠賢介紹,廣東的核酸檢測是動態調整的,

目前我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群和對象主要是:境外來粵人員;武漢返粵人員、湖北來粵人員持紅碼或黃碼以及未申報兩省健康碼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新入院病人必查,普通門急診中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密切接觸者;口岸檢疫排查重點人員;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會福利養老機構、母嬰服務類機構等重點場所人員。

當前,有不少市民擔心被感染,想主動排查核酸情況。

劉冠賢表示,從心理上來說,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他呼籲,市民不用太過擔心。根據廣東省大樣本的檢測結果,目前普通人員感染率仍較低。如果沒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史和相關症狀,建議不必要進行核酸檢測。

如果市民14天內有重點地區旅居史,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即有必要到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同時,他建議,近期從重點地區來粵返粵人員,7天內沒有檢測過核酸情況的人士,應主動到醫療機構檢測核酸。

廣州設置16家核酸檢測定點醫院

劉冠賢表示,目前,廣州市專門設定了16個核酸檢測定點醫院,市民若是懷疑是確診、疑似病例,可到醫院進行核酸檢測。

16家定點醫院均為三甲醫院,覆蓋廣州11個區,其中越秀、白雲、黃埔和天河有2家以上醫院,還有專門為外籍兒童設置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普通人也可前往廣州地區任意1家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接受核酸檢測。

廣東:發現無症狀感染者,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3月1日至今,廣東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230例, 其中轉為確診病例16例,目前仍然住院集中隔離210例,解除醫學隔離20例。

廣東省防控新冠肺炎臨床專家組組長、廣東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覃鐵和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有一定的隱匿性,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廣東省核酸排查力度很大,所有無症狀感染者,均根據“應查盡查、應檢盡檢”的原則,在主動排查過程中發現。

廣東:發現無症狀感染者,2小時內必須網絡直報!

廣東省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管理方法被國家推廣。廣東首先發現兩例,加強無症狀感染者的健康管理,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送到當地醫療機構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3月17日,廣東省醫療救治組印發了關於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工作的通知。

目前,我省對無症狀感染者採取以下五項管理措施:

一是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要求及時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的監測、發現和報告工作。

二是落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後2小時內網絡直報和送醫療機構隔離醫學觀察工作。

三是按照無症狀感染者病情轉歸及時訂正報卡信息、開展信息審核,並於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四是無症狀感染者在醫療機構單間隔離,並執行與確診病例相同的出院標準和出院後集中隔離觀察、跟蹤隨訪政策。

五是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參照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管理,在所在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記者|周穎怡

編輯|尹蓁 責編|黎曉心

攝影|伍健威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