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北京機動車汙染防治條例:處罰力度高於歐美

與國六新排放標準同時推進的機動車排放汙染防治工作正在全面展開。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陸續開展了機動車排放汙染防治工作。其中,《北京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的發佈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在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何慶看來,《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對機動車汙染防治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加大處罰力度讓汽車違法成本提高,以達到防治機動車排放超標的目的。隨著地方對機動車汙染防治管理的加嚴,在用車排放達標也將成為車企的緊箍咒。

解讀北京機動車汙染防治條例:處罰力度高於歐美

► 遠程監控機動車汙染防治 與國六排放標準同步

北京是最先推廣使用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的城市之一,也是較早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城市之一。《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一方面鼓勵推廣新能源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廣使用新能源機動車,另一方面加強了機動車排放汙染防控。《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出臺在進一步促進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會促進機動車汙染控制技術進步。

“我們認為《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最大的挑戰是在用車的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安裝。”何慶表示。目前在京銷售的國六新車出廠前都已安裝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主流企業均已獲取京環目錄;但在用車方面,尤其是國五之前的在用車,安裝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需要進行技術開發,否則無法匹配;同時如果在用車要安裝,費用的出處也需要明確,用戶和企業都比較關心費用問題。何慶還表示,《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中增加的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要求,提升了環境主管部門的排放監控手段,同時也更有利於環境主管部門分析排放超標的原因,如果出現批量超標是排放控制關鍵件質量問題,企業需要進行召回。環保召回可能是在京銷售車輛的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

據瞭解,《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在2019年6月正式立項,同月北京市明確2020年1月1日起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且截止2020年4月1日國五產品三個月銷售過渡期已到,而《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實施日期是2020年5月1日,所以,《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的編寫是充分考慮了國六標準實施內容的。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還重點提到了京津冀區域協同。而且,天津市及河北省相關“車機汙染防治條例”也已發佈,且都在強調京津冀協同治理,三地地方防治條例形成合力,將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區域汽車行業環保技術發展。

“在機動車排放管理方面,北京市是排頭兵,從以往各地方政府效仿北京提前實施機動車排放標準、機動車限行限購等情況來看,其它地方政府應該還會效仿。”何慶說,建議地方政府在實施之前充分徵求生產企業、地方經銷商、汽車使用單位和相關行業協會的意見。

► 處罰力度加嚴 高於歐美環保處罰標準

何慶認為,相比《國家大氣法》和《北京大氣條例》,《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對超標汙染排放實施更嚴格的舉措,加大懲戒力度,對於當事人受到罰款處罰後,既不繳納罰款,又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前行政訴訟的,執法機關可以依法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嚴格的懲戒措施,會促進節能環保技術進步,從而起到引領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的作用。

《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細化了處罰條款,而且對部分違反條例的行為處罰力度加大,需要企業引發足夠的重視。對銷售機動車排放不達標的處罰與《大氣法》第111條相同,沒收違法所得,並處機動車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一下罰款;針對使用強度高、汙染排放持續性強的重型柴油貨車處罰,由五千元罰款提高至一萬元;針對機動車排放檢測機構違法處罰,由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提高至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假設北京環保部門在經銷商處查處了一輛出廠價為10萬元的排放不達標車輛、經銷商盈利1萬元,並售出100輛,那麼違法所得為100萬元,貨值金額3倍即為3000萬元,企業需繳納的罰款總額預計為3100萬元。

這種處罰力度甚至高於歐美國家的處罰力度。以大眾排放門為例,涉及車輛1100萬輛,付出的經濟成本已經高達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41.84億元);而如果依據《北京車機汙染防治條例》對企業進行處罰,假設每輛車價值10萬元,利潤1萬元,涉及車輛1100萬輛,將面臨34100億元環保處罰,高於歐美國家的環保處罰。

何慶強調,行政處罰是一種管理手段,能形成有效震懾從而減少違法,要想杜絕違法要從根本上解決,需要完善管理制度,避免漏洞。“在如此大的震懾力下,要求在京銷售機動車企業一定要把控好生產車輛的一致性,尤其是環保一致性,不能有絲毫懈怠。”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