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定鼎兩千年帝制之戰

公元前206年八月至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歷時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最終落下了帷幕,以實力弱小的漢王劉邦戰勝西楚霸王,定鼎大漢四百年基業成為最終的結果。自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第二個統一政權,也是對中華民族影響最大的大漢帝國徹底穩定在了這片大地之上。

漢王朝對中華文明影響深遠,雖然說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但是秦王朝二世而終,秦末西楚霸王項羽覆滅大秦之後,選擇的政策依舊是周朝的分封制。如果楚漢爭霸的結果變動的話,中華民族的統一政權就不一定要什麼時候才能出現,這對一個文明的發展無疑是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的。

楚漢爭霸——定鼎兩千年帝制之戰

楚漢爭霸的戰爭一直在拉鋸戰中互有勝負,各路諸侯反覆無常,楚漢兩國的實力也是忽上忽下的起伏巨大。彭城之戰前,項羽大部分部隊都在封地平叛,而劉邦集結各路諸侯五十八萬人馬兵臨城下,最後的結果卻是項羽輕率三萬騎兵打破漢聯軍,打的劉邦丟盔棄甲而逃,父母妻子都被楚軍俘虜而去。

可以說,在垓下之戰之前,劉邦最巔峰的狀態,也就到了鴻溝議和的時候,和項羽平分天下。而且就算那個時候,劉邦也並沒有多大的勝算,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項羽實在是太猛了。

楚漢爭霸——定鼎兩千年帝制之戰

在過去的七年時間,此人是全天下所有人的噩夢,他推翻了一個強大帝國,名副其實的伏屍百萬,以5萬楚軍擊敗四十萬秦軍的鉅鹿之戰,項羽在戰場呼聲動天地,令麾下將士士氣大陣,人人以一當十,九戰九捷,將秦將王離率領的長城軍團20萬人一舉殲滅。隨後項羽總合諸侯聯軍,連續出擊,歷時數月,迫降章邯軍團的20萬秦軍,一戰殲滅了秦軍全部主力,令秦帝國徹底覆亡。項羽一生征戰八載,自言“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一生殲敵人數破百萬。

面對這樣一位大牛人的漢軍,也在當時組織了一個堪稱歷史上最豪華的明星陣容。主力指揮戰鬥的是被後世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穩居前兩名的名將,指揮三十萬精銳兵馬,先敗後勝,剛剛將敵軍擊退的兵仙韓信。韓信有歷史上獨一無二、“驅市人為兵”的特異功能,就是不停被君主抽卻軍中精銳主力,然後臨時聚合一群市井之徒,帶領這群剛剛接受訓練的新兵,還能百戰百勝;定鼎後方的兩位謀士,一是被譽為“智聖”的張良張子房,後世無數名軍師,從諸葛亮到劉伯溫,都將他視為生平偶像,畢生竭力效仿其功業。另一位則是被譽為“謀聖”的陳平,陳平既善謀國、更善謀身,六出奇計平定天下,最後身居相位手掌大權,安然終老。他既是千古第一“毒士”,亦是史上第一“鬼才”,臨機應變,莫測高深。還有一位歷史評價不遜於以上諸人的超級牛人,雖不曾身臨其境,卻真正主導了這持續四年的整場戰爭。他就是被劉邦認為開漢首功的漢朝第一任丞相蕭何。

楚漢爭霸——定鼎兩千年帝制之戰

最終,漢軍的豪華陣容擊敗了號稱野戰無敵的項羽大軍,從起兵平定天下未逢一敗的項羽最終一敗便丟了整個天下。項羽的失敗是意外的又是註定的,無識人之能,無用人之功,但是靠一己之力戰出西楚霸王的赫赫威名的項羽,確確實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而獲得勝利的漢朝,也將強漢之名給予了整個民族,讓幾千後的我們,依舊以漢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