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你是否認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超越他人?

達人C


職場5年,從實習生做到中層管理,太多因素決定了如何才能超越他人(此處超越他人理解為比其他人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進入職場前,我也單純地認為只要我努力表現,把自己的績效做到最好,那麼,我一定可以在職場升職加薪。5年以後我認為努力工作是升職加薪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努力是必須的,但能不能超越他人還有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影響。

首先來定義努力,大部分人所說的努力通常情況下是指勤勤懇懇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

如果只是單獨這個因素,很難讓你超越其他同事,除了努力你還需要考慮的是:

1. 你的努力是不是給公司帶來了價值,也就是努力的結果是否受到認可;就好比我們上學時,總有同學特別努力,但成績還是不如其他同學。

2. 除了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也就是“執行”之外,你是否能夠站在領導的角度為領導考慮問題?能夠前瞻性地為領導提出一些金點子,來提高部門績效?也就是超過領導的期待,你不僅能很好地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還能為領導分憂。

這一點是決定你能否突破當前職位繼續往上走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人都卡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只能“執行”領導的安排,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無法對部門或者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3. 你的努力是否“被看見”?這會有很有因素影響,領導是否給你展現的機會,你是否有能力把握住每次展現的機會(很多人有機會展現自己,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做好,這樣的曝光機會反而是給自己減分的)

4. 公司是否真的把“人才培養和發展”放在首位,只有以人為本的公司文化,才能讓有潛力的年輕人脫穎而出,如果所在公司是傳統的以資歷論成敗的,那麼,即使再努力也熬不過老前輩。

5. 最後就是運氣,運氣不是說說而已,可能甚至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運氣是在前四個因素你都做好了,你有足夠的價值,被老闆賞識,也被其它領導“看見”,但是公司如果暫時沒有空缺的職位,或許“超越他人”的計劃也會被延後。

最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使運氣不好,錯過了一些機會,只要你是終身學習者,在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業務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相信終有一日你會超越他人。

到那時候,你的目標或許就不是超越他人,你會向內看,是超越自己,獲得自己內心的滿足感和成長。

希望對你有幫助~



慢漫成長


在職場上,要想超越他人僅僅努力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說,努力工作是超越他人必須具有的條件,況且有些時候你的努力可能一文不值。公司是注重業績的地方,最終不能體現在業績上的努力都是無用的。

在職場能否超越他人,我認為有五個方面的因素。

1、機遇。機遇常常有,但不是和每一個人都有緣。就像找工作,一邊是公司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邊是有能力的人找不到合適的公司。如果有機會遇上了,那就是有緣,也就是雙方都抓住了機遇。

不同的時代會帶來不同的機遇,馬雲如果生在100年前,也絕對創建不了阿里巴巴。

2、天賦。每個人的天賦絕對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對唱歌有感覺,有的人對畫畫有靈感;有的人邏輯推理能力強,有的人邏輯性很差;有的人長於溝通,有的人是交際盲。不一樣天賦的人從事同一職業,結果可想而知。

3、出身。不一樣的出身就有不一樣的見識。有的人出身名門,有的人出身貧寒之家;有的人名校畢業,有的人勉強上了個大專。見識不一樣,奮鬥目標往往也有差異。

4、學習能力。職場中的學習不同於學生時代的學習,職場人的學習能力不等於學生時代考試能力,因為學生時代的學習都有人來指定範圍,考試是有次數的、答案相對是標準的。而職場人的學習沒有固定的範圍,甚至學習的內容沒有參考書本,職場就是考場,時刻都在考試,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5、運氣。有一句話叫“風來了,豬都會飛”,永遠等不來風的倒黴蛋註定沒有好運氣。

努力很重要,但有些東西是努力了也爭取不來的。

我是職場老兵,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如想深入交流,請關注“也可眼中的職場人生”。


也可眼中的職場人生


【張白觀點】:

這是一個假設加比較的命題,也是一個任何職場人都關心的話題。

問題的答案不僅取決於你自己,也取決於他人,你所在企業狀況,你的機遇等各種因素。

對於個人來說,從自身角度出發,我認為工作中,僅僅只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努力只是你工作態度的一部分。工作要想有所成就,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學習能力,以及你的情商。

對於個人以外的其他因素,確實很難定義,所以歸結到一點就是:能否做好選擇。

工作態度決定一切

工作態度是人們對於工作的心理傾向,好的工作態度包括:工作的責任感;敬業精神;以及積極的對待工作。

01,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

很多職場人總是說:“你付我多少錢,我辦多少事。”

實際上是這樣嗎?實際上更加糟糕,大多人都是想盡辦法,儘量少花力氣。

“反正公司又不是我的,只要每月有錢發就行了。”

如果你抱有這個想法,那麼你一定不會願意花力氣真正去工作。

也許你的老闆,或者你的公司會因為你的消極怠工,遭受一些短期的損失。但是對於你自己,卻有可能失去得更多。你不曾真正深入工作,就無法真正體會到這份工作的真正含義,你也就無法獲得這份工作給你帶來的工作能力的提升。甚至,一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之後,你的職業聲譽將會在這個行業被你搞得一團糟。

02,敬業精神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敬業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

我們所說的敬業就是重視我們的工作,將工作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情,以一種主人翁的精神,將工作努力做好。敬業的人一定是可以做到對工作表現出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他會認為這份工作就是他的使命,發自內心的覺得將它做好是自己所必須做到的。

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就能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也能從工作中找到快樂。一個愛崗敬業的員工是很容易在崗位上做出成績來的,因為他能數十年如一日的認真把工作做好,那麼他也一定能因為這份堅持,成為他這個行業內的翹楚。

泰瑞達是一家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它為全球提供最尖端的半導體芯片測試方案。公司裡有位專家曾對他們的員工說:“當我剛進公司的時候,我就不停的向別人請教,我一直堅持將工作做到最完美,慢慢的我能問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再到最後,別人都要來問我了,我就成專家了。”

這位專家之所以在這個行業做到了頂尖,就是因為他的敬業精神,做到了極致,堅持多年一絲不苟,認認真真,最後成就了他。因為他的愛崗敬業,他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好,到最後,他變得更加可靠,再到後面,他受到了所有人的青睞和尊敬。有了愛崗敬業的優良品質,你才能夠變得優秀,才能夠讓自己從什麼都不懂,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卓越。

03,積極的對待工作

每一個職場人都需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收穫,收穫的成果取決於這個人的努力程度,就算是有機緣,機會也是留給那些很努力,有準備的人。

當我們在積極主動的做事的時候,我們就會積極的考慮怎麼把工作更好更快的完成。而如果我們沒有積極主動的心態,工作必然會是一種被動的狀態。主動的做事,更加容易激發我們的潛能,工作就順理成章的變得更加簡單了。

同時,如果你積極主動的去承擔一些任務,老闆也會看在眼裡,自然會給予你更多的機會。主動積極的工作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回報,不僅僅是表現在工資上,更多的是表現在通過你多做的事情,使得你學的更多。

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汽車推銷員,連續好幾年都是公司排名第一的推銷高手。在每天回家的時候,他總是認真讀一遍自己在書桌前面貼的一句話:“今天你還要賣一臺車才能回家睡覺”。讀完之後,他便會利用休息時間出去找客戶。而他的這種積極主動,進取精神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積極主動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品質,尤其對於那些初入職場的人。積極的員工,可以更快的學到新的東西。積極的員工,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效率更高。也許積極主動,每天多做一點,短時間是看不出來的,但是長期積累,你就比大多數人要走的遠了很多。

運用高效的工作方法

高效工作強調的是效率,我們必須掌握好高效的工作方法,才能獲得高效率。優秀的員工一定是最忙碌的員工嗎?努力和忙碌其實不能劃等號。

很多時候優秀的員工並不是最忙碌的,因為他們知道工作方法的重要性。怎麼樣才算是高效的工作方法呢?我認為要做到三點:

有效利用時間,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

01,有效利用時間

有效利用時間其實沒有什麼技巧,它其實就是要求你能做事情更加的專心。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需要做的是不要浪費任何的一分一秒。

當你瀏覽網站,看看淘寶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當你在刷著微薄,看著抖音的時候,你先要想一下,是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完。工作期間一定不要去看與工作無關的東西,哪怕是你想可能只要十分鐘。

02,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喜歡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我們經常將一件小事情,看成一件需要付出全部精力來完成的偉大事業。

世界上沒有簡單的事情,只有把事情簡單化的人。我們總是想做一些不簡單的事情,來顯示自己的重要性。然而其實我們通常把每一個簡單的事情都做好,就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情。

03,工作要分輕重緩急

優秀的員工善於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防止自己成為一位“工作狂”。把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分成四個層次:即重要且緊急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我們可以將這四種情況,通過一個公式來安排優先順序。優先順序=重要性x 緊迫性

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非常緊迫而且影響很大,所以首先做不拖延。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也許不是很緊急,但是關係到長遠發展,所以每天做一點,有計劃的去完成,絕對不能因為不緊急就無限期拖延。

緊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看起來很緊急,但是由於它不是那麼重要,所以一定是放在其次的位置。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一定是放最後,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上面。

學習能力

關於學習,大多數職場人都會存在三個誤區。

誤區一:畢業了,走進了職場就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終於可以擺脫書本了。

誤區二:工作了,各種事情太多,沒有空學習。

誤區三:每天都在計劃學習,卻一直被“拖延症”所累

在學校學的只是一些基本理論,工作面臨的往往是實踐性很強的。但是所有的實踐,都是以理論為基礎的,只是疲於應付,做一些表面工作,而不去理解其深處的原因,必然沒有進步。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我們不及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你將跟不上世界的節奏。

你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的理論,甚至需要刷新自己的認知。同時,有些新的技能和知識,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的效率,做為職場人,我們都要積極的去學習。

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你要有技巧的去迴避。但是學習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定不能拖延。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並且付諸於切實的行動。


高情商對於職場人來說尤其重要

外部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現代職場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在壓力之下,很多人情緒波動很大,有時候難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一旦被負面情緒所控制,我們就不能做出理智的分析,從而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為。

在做出正常舉動的時候,是綜合運用了大腦的控制情緒和控制思維的兩個部分。一個高情商的人,就是善於綜合利用大腦各個部分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有五大要素,分別為: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

只有善於認識自我情緒,並且加以合理的控制,通過自我激勵,去積極的完成工作任務。同時,人際溝通在現代職場中的作用尤為重要。高情商的人善於認知他人的情緒,並且加以控制,處理好雙方關係。

正確的選擇有時候甚至比個人的努力更加重要

印度前總統尼赫魯曾經說過一句話:“生活就像是玩撲克,發到手裡的是什麼牌是定了的,但是你的打法卻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志。”

人生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事情上會有多種選擇。選擇和放棄是相伴而生的,你選擇了哪個就意味著要放棄另外一個。有的人戲稱:“小孩子才做選擇,做為大人,我都要”。但是現實是: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必須做出一些選擇和放棄。

身在職場,我們會面臨很多的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會導致我們走的路不同,而通過不同的路走到成功的終點,所要經歷的艱辛和付出的精力是完全不同的,有時候甚至直接讓你走向死衚衕而無法走出來。

初入職場,我們需要對於我們要從事的職業進行選擇。處在風口上,連豬都會飛起來。對自己有個精準的認識和定位,成功的選擇好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可以讓我們搭上通向成功的快車。

我們面對困難,有多個解決方案的時候,也要做出選擇。正確的選擇,可以讓你的努力不會白費,讓你少走彎路。而反之,錯誤的選擇,可能讓你深陷其中而無法返回。

甚至我們可以說前面所講述的每一點,都是職場人對於自己怎麼走下去的選擇。你如果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麼將會越來越誤入歧途,無法折返。

結束語:在職場中,努力確實非常重要。但是,你努力的源動力,你努力的方向,你努力的方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同時,在你努力的過程中,你不可避免的需要做出很多的選擇,如果你選擇對了,那麼你的努力將立槓見影。反之,你的努力將化為泡影。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但是我們在職場中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做出怎麼樣的選擇卻是我們可以左右的。

點擊【關注】,分享職場乾貨,探討職業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