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高考題相對簡單,學校平時卻要做難題呢?

嵇志浩


哈嘍,大家好我是江說物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我當時刷完好幾套模擬題再做真題時也有這種感覺,而且尤其明顯的感覺其他省的高考真題比我們簡單太多了。

個人認為平時的模擬題有拔高的成分也很正常,畢竟平時我們做事情定目標時,也是要比自己的實際想達到的要高一點。

打個比方說,就像百米運動員如果想在比賽前穩定的達到9秒的成績,那麼平時訓練的時候就要努力的向8秒5努力,如果8秒5的成績都可以穩定達到,那麼正式比賽時9秒的成績就不在話下了。

模擬題也是比真題難一些,這樣如果模擬題都能做的非常好,那麼高考的時候就更沒問題了。

而且,真題比模擬題簡單還有一個考量,就是學校希望通過平時的模擬讓大家適應稍微高一點的難度,

一來,如果趕上這一年的高考題比較難,同學們也不至於慌了心神,可以像往常一樣穩定發揮。

二來,如果這一年的高考題是和往常一樣的難度,也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高考題不難,從而緩解緊張的心情,達到更好的發揮出自己水平的目的。

畢竟高考是面對全國的考生設計的,考慮到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同,現在全國卷題目的難度會平均一些,基本不會超綱,題型也比較常規,一般都比學校自己出的模擬題簡單一些,也少有拔高題。

所以高考複習剛開始的時候做一做模擬題,到臨近考試時就刷一刷往年高考真題,適應正式上場的時候題目真正難度,但是雖然簡單,也不要掉以輕心,認真最重要。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可以點點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


江說物理


高考題目難度比例是4:4:2(3:5:2),高考題中有相當大比例的簡單題,所以給人高考題目挺簡單的感覺。

(1)針對簡單題,平常我們練的很少,即便練習,給你的印象不深刻,總感覺平常的練習題都是難題。

(2)中等題分值大,考察難度較大,很多同學不會,所以我們平常的練習題是針對中等題訓練。容易的題目,不需要大規模練習就會做,恰恰是不會的題目才需要大規模做題訓練。

(3)真正的難題,如高考壓軸最後一兩問,平常訓練也不多,因為大部分同學答案都看不懂,只有少部分優秀學生大量刷難題!

總結:高考試卷容易題目,中等題目,難題比例均衡,高考試卷難度比例是4:4:2的話,對於一般學生平常練習就是1:7:2,好學生或許就是1:4:5。

刷題,不是針對容易的題目重複刷,而是針對不會的題目加強訓練,所以練習題整體難度比高考整體難度要大,但難度深度是與高考相似的,只不過練習題是“個人難題”的集合!


吾家有孩正長成


高考只有一次,考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心理素質,而心理作用,往往會佔主導因素。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高考題目確實沒有平時考試題目那麼難,但是不少學生的考分,往往比平時低。

高考,會有考前綜合症,大部分學生7-60天會寢食不安,睡不著。春節過後,不但高三學生睡不著,高三家長也睡不著啊!

平時考試,就是一個普通的考試。考不好,總結一下,下次還可以再考。

而高考,對大部分學生,往往只有一次。因為這一次太重要了,壓力太大而無法睡著。面臨著高考逼近的時候,覺得要脫離苦海,也會因為興奮過度,而睡不著。

同時,高考,一年只有一次,考失敗了,再來一次就得等一年。

復讀的壓力可比應屆的高多了,很多學生是成熟復讀的心理壓力的。

高考全國卷題目,根植於課本,不難,卻易錯。

難題不要緊,大家都難,大部分學生不會。就怕易錯題,丟起分來,學生都不知道。

易錯題,往往考察的是細微知識點。一眼看過去,好像這些題目是會的,實則是不會,看似會寫,實則不得分,最容易丟分。

易錯題丟分跟學生的粗心扯不上關係,不會就是不會,課本基礎知識不牢固所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