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爬子都怎麼做,才能又鮮又香呢?

巴蒂的小生活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遼寧營口人,沿海城市,特產當中就有蝦爬子,下面我把我們當地蝦爬子最美味的幾種方法告訴大家

一、清蒸蝦爬子:這個方法很簡單,將蝦爬子放入蒸鍋中直接蒸十分鐘即可,不要放任何調料,就吃那原汁原味。愛吃芥末的可以調製點芥末蘸料。

二、生鮮蝦爬子:接一盆清水,裡面放入蔥段、薑片、蒜沫、花椒、八角、料酒、鹽、糖,攪拌至鹽糖化開與水融合後將蝦爬子放入,用保鮮膜封好後放入冰箱冷藏十小時後拿出食用即可。

三、醬炒蝦爬子:將蝦爬子切成均勻的兩段,灑少量澱粉拌勻,起鍋燒油,將蝦爬子倒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備用。鍋留底油下入蔥薑蒜沫爆出香味,倒入營口大醬,加少許雞精、糖,將蝦爬子放入翻炒均勻即可





寶哥家常菜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蝦爬子我這叫皮皮蝦

娃們最喜歡椒鹽皮皮蝦了,用油炸又太油膩,蝦肉也因為油炸而發乾。我把它改良了一下先煸再炒椒鹽,即不油膩又保持了蝦肉鮮嫩多汁,飲食上更健康些。

皮皮蝦洗淨,倒入鍋中加入一點點水,姜2片放入,花椒粒(可加可不加)去腥效果好,開火,蓋上鍋蓋。

炯到水收幹,一定要收幹,蝦肉才會緊實Q彈,沒收乾的話蝦肉水水的沒彈性,殼也不好撥,就是鍋底沒有水,併發出鮮香味時,關火盛出。

另起鍋,加入一點點油,熱油,倒入皮皮蝦炒香一下,盛出。(怕油的話這步驟可省略跳過,炒-下是為了收幹蝦身的水份,讓海鮮更能散發出特有的鮮香與焦香,更誘人)

準備好姜、蒜、辣椒切末、蔥白和蔥尾切珠。

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熱油,留下青蔥末,把姜蒜辣椒末及蔥白倒入爆香。調小火,加入少許料酒和鹽。

倒入皮皮蝦和適量的椒鹽拌勻,放入青蔥末,拌勻後即可出鍋。

蝦肉肥美多汁,不會像油炸後乾乾的。

快速拔掉蝦殼的妙招是:先找到尾部第:二節_紅色圈部,用手向兩邊的凸出的外殼沿著圖上畫黃色部各掰開一下。

再從尾部第二節至頭部底的兩邊掰開後,直接從中間掀起。

看,直接把這幾節比較大的掀起,剛好滿足一口咬下去。

水收幹到鍋底這種情況,鍋底無水邊稍稍焦黃,蝦肉才Q彈,鮮香,若鍋底燒焦或太溼,味道就會打折扣。若實在沒把握,建議先蒸熟,再炒香一下也是可以滴。

也可以在把大的蝦殼去掉,再接著炒椒鹽,蝦肉更加入味,雙手不會因撥蝦殼而弄得油膩,讓你優雅地的吃皮皮蝦

若水沒收幹,蝦肉就會水水軟軟的不Q,口感略差,可在步驟3時,多炒一會兒,炒幹至發出香味。蝦肉才會Q彈鮮香。若實在不會煸的或怕收不夠幹,可以用蒸熟後再炒香也是可以滴。

也可以在煸熟或者蒸熟後完成後把比較大節的蝦殼去掉,再做椒鹽這樣更加入味。



饞哭妹電子商務


現在這個時節好像還算是蝦爬子肥美的時候,每年的4到5月蝦爬子要準備產卵,而9到10月會育肥準備過冬。所以如果錯過現在這個時節,那麼再次等到有優質蝦爬子的時期就要挺久的了。

所以這次我們就趁著時機正好,來了解一下蝦爬子的美味,當然也會分享又鮮又香的蝦爬子做法。

蝦爬子到底是什麼東西?

蝦爬子的學名叫做蝦蛄,全世界範圍內有數百個品種。我國的沿海地區也多有分佈,尤其是南海地區種類最多,大約有80多個品種,所以在不同的地方也有琵琶蝦、螳螂蝦、皮皮蝦、攋尿蝦等等其他別名。

雖然蝦爬子跟我們一般印象中的蝦區別很大,但它的名字有個“蝦”字,體型和口感也與蝦多少有些類似。所以大多數蝦適合的吃法,蝦爬子同樣也很適合。我國吃蝦爬子的歷史也有很多年了,早在宋代的文言軼事小說《侯鯖錄》中就有“苗蝦狀蜈公,而擁楯者曰蝦公”的描述,這裡所說形狀如同蜈蚣的蝦與蝦爬子就十分契合。直到清代咸豐年間,趙之謙所作的《異魚圖》中就清楚的描繪了蝦爬子,還有“琴蝦,形類蜈蚣,古稱管蝦、蝦公者,鱗甲遍體”等文字記述。

所以吃蝦爬子是很早之前就有的美食文化,只不過可能在古代只有近水樓臺的漁民才有這個口服。而隨著現代的養殖、運輸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吃到鮮活的蝦爬子了,因此蝦爬子的做法變多了、品質更新鮮了,做的又鮮又香當然不是難事。


要把蝦爬子做的又鮮又香,有哪些訣竅?

蝦爬子吃的就是肉香、味鮮、大口過癮,只有達到這些要求了,才不枉我們高價購買、費勁剝殼。那麼如何將蝦爬子烹飪的又鮮又香呢?我們有以下幾個關鍵點分享給大家:

⑴蝦爬子必須鮮活、優質

其實不只是蝦爬子,幾乎所有的海鮮要想又鮮又香,那麼生猛鮮活永遠是第一位的,蝦爬子當然也是如此。所以下面分享幾個挑選優質、生猛蝦爬子的方法給大家。

  • 看顏色,新鮮的蝦爬子外殼發亮、發青,頭部和身體不會有過於明顯的顏色差別。
  • 摸頭部,新鮮的蝦爬子反應靈敏、動作快捷,而且越是新鮮的蝦爬子頭部與身體連接性越好,不會軟趴趴沒有勁的樣子。
  • 翻肚皮,新鮮的蝦爬子可以很快翻身。很多朋友在這個月份喜歡吃母的蝦爬子,因為會有蝦黃,蝦爬子分公母就可以通過看肚子來進行。公的蝦爬子頭部下面那裡一節有倆小小的爪子,而母的蝦爬子頭部下面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白色“王”字
  • 捏尾巴,蝦爬子如果足夠新鮮肥美,那麼它尾部的肉也是填滿的、緊緻的,手指稍微一捏就能明顯感覺到。(注意:蝦爬子尾部容易刺傷手指,要小心操作哦)

⑵不要過度烹飪

喜歡看美食相關內容的朋友,應該都聽說過那句老梗,就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簡單的烹飪”。這句話或許有一些侷限性,但是用在蝦爬子身上還是很適合的。海鮮的各種吃法當中,幾乎都是圍繞著“鮮”字而來的,甚至在對鮮味的強烈追求之下,還誕生了例如刺身、生醃的極致吃法。所以過重的調味和香料、過於複雜的、長時間的烹煮等過度烹飪方式,是烹製海鮮的大忌,這會讓海鮮最珍貴的“鮮”被破壞、被掩埋。

  • 所以對於新鮮的蝦爬子來說,我們推薦水煮、清蒸、煮粥等比較能夠凸顯、品嚐其自然鮮香的方式。
  • 如果有些朋友喜歡口味稍重,或者是對於水產品的腥味比較敏感,那麼椒鹽蝦爬子也是很棒的選擇。
  •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方式,那就是將蝦爬子曬成幹,製成乾貨。海產品的乾貨最初是漁民為了保存、運輸的目的才發明的,但是意外的發現好像“濃縮的就是精華”,陽光和海風會賦予蝦爬子幹濃郁醇厚的鮮香。
  • 最後就是生醃的方式了,這是一種並不是很推薦的極致吃法,只有少部分人能夠領略得了。

那麼瞭解過了讓蝦爬子更鮮更香的關鍵,下面我們就分享幾種美味的蝦爬子做法,趁著現在正是品嚐蝦爬子的好時節,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看哦。

【蝦爬子的幾種美味做法】

清蒸吃法:蝦爬子沖洗乾淨,放在蒸籠裡撒點蔥段、薑片入鍋蒸,也可以稍微淋點料酒進一步去腥,水開之後繼續再蒸10到15分鐘即可(具體時間要看蝦爬子的量和個體大小)。

水煮吃法:蝦爬子清乾淨備用,鍋里加大量的水和薑片、蔥段燒開,水開之後將蝦爬子入鍋煮3到5分鐘,基本上觀察到蝦爬子外殼明顯變色、熟透即可。(具體時間同樣要看蝦爬子的量和個體大小)

生醃吃法:

①1斤蝦爬子仔細刷洗乾淨,剪掉多餘的頭部、腳爪、觸鬚之類的有尖刺的地方。蝦爬子身體剪成幾段或者兩邊尖銳的地方剪掉,這樣方便入味,處理乾淨的蝦爬子瀝水後放入大碗裡,淋一定點高度白酒放冰箱先醃一會備用;

②鍋中加生抽150毫升、花椒5粒、八角2個、香葉1片、蔥段、小米辣幾個切段和清水1碗,煮開之後嘗下味道,按照自己的口味再補點鹽和糖;

③鍋裡的醃料降溫之後,倒入大碗中跟蝦爬子段混合均勻,最後加上一把切好的香菜和蒜末拌勻醃漬即可,冰箱冷藏醃漬半小時就可以吃了。

椒鹽吃法(免油炸版)

①蝦爬子清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姜2片、花椒4粒,加清水少許,水量只在鍋底隱約可見的一層即可;

②蓋上鍋蓋小火加熱,利用少量的水在鍋中產生的蒸汽來焗熟蝦爬子,焗到水分蒸乾、蝦爬子變色、散發出幹香乾香的味道後盛出備用;

③另起炒鍋加少許的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等爆香,把焗過的蝦爬子入鍋翻炒,下適量椒鹽炒勻即可出鍋裝盤了。

【蝦爬子做法的集中答疑解惑】

1、蝦腸要不要去掉?

:蝦爬子一般是不去蝦腸的,其實主要是它去蝦腸要比普通的蝦麻煩一點,而且蝦爬子多處帶刺,也比較危險。蝦腸這種東西基本就位於“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和“病從口入”這倆觀念的中間,所以說如果對於健康衛生比較重視、也並非沿海地區吃得慣粗獷海鮮,那麼還是剪尾巴去蝦腸比較好。但是如果腸胃狀況特別好、篤信“不乾不淨吃了沒病”,蝦腸去不去就看個人的選擇了。

2、生醃的方式到底衛不衛生?

:生醃基本可以看做是一種“船伕料理”類的吃法,這往往是一些對於鮮味極其熱衷的老饕,或者是從小就有此類飲食習慣的人才會選擇的烹飪方式。“生醃”的做法在衛生條件上肯定是不如熟食做法的,所以並不建議大家輕易的嘗試。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蝦爬子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評論分享你覺得最好吃的蝦爬子做法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