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嗎?

歸於言默


我記得在初中政治課本上,就教導我們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把負面的情緒轉化為工作上的積極動力。靜下心來深挖負面情緒的本質原因,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方式。

決不把負面情緒注入工作

對我來講,不管是積極有情緒也好,消極的情緒也罷,是不會把個人的情緒帶入工作當中。這也是秉承著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情緒。

化解負面情緒

可以講一講我身上的一件眞實的例子。

2017年10月份的某天早上,我正在上班的路上,手機這裡響了起來,是從家裡打來的電話,告訴我,我的父親辭世了…你知道嗎?我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懞了,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拖著沉重的步伐抵達公司的…

請假一週回家處理完父親的後事以後,我如期返崗。來的那幾天,主管、同事都讓我上班不用做什麼事,坐在辦公室緩緩情緒就好了,不用著急馬上就上手。但是我婉拒了他們的好意。既然來上班了,就把專心地把重心放在工作上面。說不難過是假的,但一旦閒下來後,免不了就會胡思亂想。

然後那一段日子內,我就拼命地工作,來麻痺自己的悲傷情緒,不給悲傷情緒任何的可乘之機。這樣大概堅持到過年吧,負面的情緒也有了很大的緩解,工作進度也如期完成。

結語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職場上的諸位朋友,是個人都會有情緒,這也很正常。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怎樣避免它,更是在它來的時候,如何調整心態與之鬥爭,且最終憑藉一己之力戰勝它,不讓負面左右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甚至是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最後,希望大家無論是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每天都能滿滿的正能量及積極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開心快樂第一天!


寒夜月起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負面情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人人都會有,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出現。它是我們的需要在得不到滿足的情景中直接產生的心理體驗和相應的反應。它跟持久的情感不同,來的快、去的也快。

工作的時候,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畢竟人在公司身不由己,很多事我們無法控制,可是把負面情緒帶入工作中就不可取了。摔東西也好、對下屬發火也好,都解決不了問題,還傷害了同事之間的感情。那麼該如何避免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呢?

第一,要對自己的情緒有覺察。也就是說,要知道自己在當下的心情不好了。做到有知有覺,而不是不知不覺或後知後覺。

第二,要找到釋放負面情緒的辦法。看過一個小視頻:在一個呼叫中心,每個接線員的桌上都放了一個彈簧的拳擊手套,當員工不開心的時候,就去打一下。估計是一個處理投訴的部門吧,員工每天接收到大量的負面信息,需要釋放,所以公司才想到這樣要給辦法。我們自己也可以尋找適合恰當的處理辦法,比如:深呼吸、間隔倒數呼吸法(間隔著倒著數數,類似:15、13、11、9、7……)、看窗外等等。

第三,要不斷修煉自己的心性。通過讀一些正能量的書、瞭解正確面對和處理情緒的方法,找到讓自己儘快從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的方法,並去踐行。

第四,要結交一些知心好友。當遇到一些重大問題,自己無法排解的時候,可以找知己好友暢所欲言。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建議了,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幫助。

願我們都能做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詩彤老師


人是有情緒的,為什麼不能在工作中帶有負面情緒?工作壓力本身已經很大,如果只把正面情緒展現在工作中,那無疑是遮掩了自己的真實情感,這樣短時間無妨,但長此以往也不利於以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中有不滿情緒為何要掩飾

一天24個小時,工作中至少佔用了1/3的時間。人有情緒,有正面,有負面。我們總不能把各種情緒全部留在生活中去體現,那工作所佔據的時間裡難道只能假惺惺地展現積極向上的一面嗎?那就和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有什麼區別呢?

工作是不同於生活的,這不可否認,但是誰也沒說工作中不能參雜真實的個人情感呢。工作壓力大,對於單位安排的一些具體事情,只反對意見時,下屬與上司之間出現激烈爭吵時,其實完全可以體現真實的不滿情緒。情緒釋放了反而更有利於彼此的溝通,也從另一個角度促進了工作的下一步開展。

反之,如果只在工作中展現積極向上的一面,那麼負面情緒難道要帶到家裡面向家人孩子去展示展示嗎?那太不合理了。我們應該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論是在哪個場景下都不必壓抑自己的各種情緒。

單位應該重視職工的不滿情緒

職工不滿肯定是有原因的,要麼是對薪酬不買,要麼是對單位的福利發展前景等不滿或者是對某件具體事務上領導的安排不滿。但無論哪種情況,人性化的單位都會重視職工的這些訴求。

現在的單位都希望職工有創造力,敢說敢禁言,這樣才對企業的發展有真正的促進作用,而不希望職工只會一味的留學拍馬,絲毫沒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們不需要故意的壓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只不過應該儘快的把這種情緒調整過來,否則會影響到本職工作,這樣就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