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縣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指導意見,根據桐柏縣人大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安排,11月上旬縣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牽頭對桐柏縣鄉村旅遊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到月河鎮千畝油茶園、徐寨村,黃崗鎮紅葉景區、光榮莊村,程灣鄉老韓家生態園、栗子園村等村鎮,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彙報、查閱資料和實地察看等形式,比較全面地瞭解了我縣鄉村旅遊發展情況。

一、基本情況

我縣位於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境內山嶺縱橫、河谷幽深,史稱"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文化底蘊豐厚,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蹟甚多,歷史文化深厚,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民風形成了桐柏獨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盤古文化、紅色文化成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延伸。這些都為桐柏發展鄉村旅遊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鄉村旅遊的巨大潛力。同時,我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農民朋友,都是極好的鄉村旅遊資源。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將為我縣鄉村旅遊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商機。目前全縣共發展農家樂200餘家,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1家,建設鄉村旅遊示範村6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園4個,示範戶3個。開發桐柏豆筋、山野菜、茶葉金銀製品、果蔬泡泡、食用小蘇打等旅遊商品30餘種,較好地推動了旅遊扶貧,同時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特色做法

1、立足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一是結合《河南省產業扶貧脫貧設施方案》,我縣採取東、中、西協調佈局,以景區發展帶動周邊村、組、戶脫貧致富的途徑,加快鄉村旅遊產業發展。中部以淮源景區、龍潭河景區、祖師頂景區為依託,開發佛道教文化旅遊、康體養老、休閒度假項目,逐步使該區成為融佛道文化和生態觀光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區,輻射帶動月河、城郊、淮源等鄉鎮的發展;東部以紅葉景區為依託,圍繞紅葉旅遊品牌,帶動黃崗、毛集、回龍等鄉鎮,充分挖掘農村傳統特色文化,讓遊客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享農家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已開辦農家樂飯店53家,安排當地就業勞力213人,每戶年增收3萬以上;西部以石步河景區為依託,帶動程灣、平氏、新集等鄉鎮、以生態農業為依託,加快推進黑明寺萬畝生態茶葉觀光園及粟子園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同時開展農產品採摘、農事體驗等多種項目,發展特色鄉村旅遊體驗。目前月河鎮徐寨村、淮源鎮陳莊村、城郊鄉尚樓村、黃崗鎮光榮莊村、程灣鄉栗子園村等鄉村旅遊已初具規模,已帶動附近貧困戶500多戶就業,每戶年增收3萬元以上。繼我縣程灣老韓家生態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吳城王灣村、回龍榨樓村等23個貧困村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之後,城郊尚樓、淮源陳莊等6個村被命名為2017年全市鄉村旅遊示範村;月河千畝油茶園、筆架山獼猴桃基地等四處被命名為2017年全市鄉村旅遊示範園;銀盤湖度假山莊、祖師頂蘭園飯店、程灣老韓家被命名為2017年全市鄉村旅遊示範戶。其中月河千畝油茶園通過實施扶貧到戶增收項目,為貧困戶免費發放種子、化肥、農藥,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等措施,使周邊500多戶貧困戶受益,成為全縣鄉村旅遊扶貧的典範。

2、以示範村、示範園、示範戶創建為重點,強力推進旅遊扶貧。結合我縣鄉村振興規劃和鄉村旅遊發展實際,積極上報2018年鄉村旅遊示範鄉鎮2個(吳城、新集)、鄉村旅遊示範村10個(新集鄉磨溝村、吳城王寬店村、安棚泰山村、埠江水湖流村、大河峽山村、安棚李灣村、淮源老灣村、回龍郭莊村、回龍榨樓村、吳城王灣村)、示範園12處(月河玉皇龍蝦養殖基地、固縣千畝砂紅桃觀光示範園、埠江宏輝生態園、化工產業集聚區可成家庭農場、安棚鳳鳴山農林果茶園、淮源春遠中桃園、淮源恆安花卉苗木園、淮源鎮淮之源生態農業園、淮源鎮吉森家庭農場、淮源鎮金晟豐農業園、淮源鎮清桂農業園、吳城羅畈村田園綜合體), 申報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個。

3、以“旅遊+”為重點,著力開發鄉村旅遊線路。結合鄉村振興規劃及美麗鄉村建設,著力開發具有觀光、休閒、教育等多功能的鄉村旅遊項目,加大鄉村旅遊投入,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打造城郊北楊莊--淮源陳莊鄉村旅遊觀光帶、黑明寺萬畝生態茶葉觀光園、吳城王灣生態茶園、月河徐寨筆架山千畝油茶觀光基地、清泉寺觀光帶等農業、生態、休閒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強力打造旅遊扶貧產業示範點。通過“基地+農戶”、“生態+文化”“農莊+遊購”等發展模式,對市、縣確定的程灣禺峰野茶園、月河千畝油茶園、筆架山獼猴桃基地、安棚超越達現代農業園及吳城王灣生態茶園5個重點示範園進行重點打造。結合以上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積極引導貧困戶依託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民俗文化和農林特色等優勢,開發生態養殖、種植特色苗木花卉、生態觀光、採摘農事體驗等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助推農業旅遊、鄉村旅遊發展。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市縣兩級主管部門的強力推動下,全縣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縣大部分鄉鎮的鄉村旅遊總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需要認真研究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基礎設施滯後是制約鄉村旅遊發展的主要因素。從視察情況來看,鄉村旅遊的基礎設施落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道路建設方面:公路侷限性較大,可進入性不強。有一部分鄉村旅遊景區的路面比較狹窄,小車會車困難,大巴無法駛入。二是旅遊環境方面: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雖然經過鄉村旅遊景點攤主和農家樂經營戶的努力,經營環境改善很大,但周邊住戶多年來固有的生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隨手亂扔垃圾、亂潑汙水、不注意衛生保潔的現象比較突出。三是配套設施方面:視察發現,部分鄉村旅遊點電力不足,大部分鄉村沒有建成集中供水體系,未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加之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服務質量、旅遊紀念品檔次普遍較低,不能滿足各種層次的消費需求。農家樂應有的衛生、食品保鮮、消防、安全等基本的設施不夠完備,整個基礎設施的配套不全,還遠遠不能適應“農家樂”發展需要。

2、缺乏整體規劃控制。全縣總體規劃形成後,鄉鎮級層面各項子規劃、專項規劃、項目規劃沒有及時跟進編制,沒有形成科學詳細規劃體系,對鄉村旅遊沒有全局性的指導意見,哪些地方適合打造鄉村旅遊也沒有專業的研判。鄉村旅遊發展總體上還處於摸索階段,多數鄉村旅遊點普遍存在做到哪算哪、盲目開發、一哄而上、重複建設、低層次開發,項目建設沒有規劃,管理更缺乏專業的企業和團隊,不僅造成資源、人力、財力、物力的巨大浪費,也使鄉村旅遊產品品味不高,產品生命週期短,極大地影響了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3、管理服務水平不高。我縣的鄉村旅遊,目前還處在“吃農家、住農家”的階段。鄉村旅遊從業人員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專業旅遊人才缺乏,大多數從業者沒有經過專門培訓,缺乏旅遊方面的專業知識,經營者管理方式粗放,規範化經營薄弱,缺乏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營銷,多數以家庭為單位,小農經營意識較強,沒有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良性發展道路,不懂如何做特色、創品牌,還處於低水平的相互模仿和價格競爭階段。大部分農家樂規模小、檔次低,且多以副業形式開展,經營效益不佳。

三、建議對策

建設和發展鄉村旅遊是一項直接關係農民利益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社會工程,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為此,我們建議:

1、夯實基礎,改善環境。影響我縣鄉村旅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因此,各級政府要以品牌創建為抓手,進一步整合資金,加大投入。按照“鄉村環境景區化”的要求,加強鄉村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契機,積極爭取各方資金支持,為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夯實基礎。具體來說,交通和公路部門應根據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打造鄉村旅遊交通網絡,優先改擴建從各交通幹道通往農業旅遊示範點和鄉村旅遊點的道路和外部旅遊交通標識,規劃和建設好鄉村旅遊點生態停車場;環保部門應制定鄉村旅遊環境保護規劃,指導和扶持鄉村旅遊經營戶做好汙水排放、垃圾分類處理;旅遊相關部門應指導鄉村旅遊經營戶設計、製作和安裝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方便實用的垃圾桶或垃圾箱;林業部門應指導和扶持鄉村旅遊點進行綠化美化,既要做到四季有花香,又要保護好鄉村旅遊點周邊的原生態環境;水利部門應保障鄉村旅遊點用水需求;通訊、廣電部門應實現鄉村旅遊點網絡和電視信號全覆蓋。

2、精心規劃,強化佈局。旅遊要發展,規劃要先行。旅遊規劃在旅遊業發展中起到了指導和推動作用,科學的、高水平、高起點的旅遊規劃會給旅遊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在對鄉村旅遊資源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作出計劃安排,對旅遊資源的利用進行統籌協調,對旅遊產品的開發進行細緻謀劃,對旅遊景點和接待點進行合理的佈局,對旅遊風貌的設計加以規範。在規劃的引領下,合理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民俗文化、傳統飲食和製作工藝等資源,穩步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餚型農家樂。著力形成多元化業態結構,實現錯位發展,以農家樂聚落集群、特色農業園、休閒農莊、鄉村旅遊風情街等多樣性旅遊產品適應多層次消費需求。

3、引入人才,服務升級。要引入專業的團隊,對鄉村旅遊點進行打造、營銷一體化;重點抓好黨支部書記、行業管理者、創業帶頭人、鄉村旅遊經營者、鄉村旅遊講解員等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在管理項目、經營服務、創意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的素質和技能;建立一支專業化鄉村旅遊策劃、管理、服務人才隊伍,培養一批鄉村文化藝人,培育一批鑽研能力強、業務水平高、工作質量優的專業化旅遊工作者。

4、加大宣傳,強力推介。要將鄉村旅遊與全域旅遊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做好全縣旅遊宣傳推介活動,帶動鄉村旅遊發展。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設計製作鄉村旅遊宣傳品等加大旅遊扶貧宣傳力度,提升鄉村旅遊示範點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在鄉村旅遊經營中湧現出來的示範鄉、村、帶頭戶、帶頭人進行大力宣傳,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帶動全縣旅遊扶貧工作的快速發展。

桐柏縣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