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這種境界,真成了人間仙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這是杜甫為好友李白寫的一首詩,真實描述了李白與酒的不解之緣。如果當時有朋友圈,杜甫把這首《飲中八仙》發出去,不大會兒準會有好友紛紛點贊,寫得太實在。

中國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這種境界,真成了人間仙

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李白在《襄陽歌》中提到自己的酒量,這裡的三百杯,不是數量上的300杯,是誇張寫法。意思是每天都得喝酒,並且還喝得很多,喝酒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容改變。

當然詩人喝酒不同於一般俗人,喝酒有時需要情趣,這時李白比較喜歡月亮。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在皎潔的月光下,和友人一起對飲,還有歌,真是人生一快事。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就連喝醉也寫得詩情畫意,我喝醉了想睡覺,沒有辦法陪你了,你先回去;等到明天,如果你還想喝,可以抱把琴來,到時我們一邊彈琴一邊喝酒,一醉方休。

中國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這種境界,真成了人間仙

可有時也很孤單,只有自己,詩人就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湊成一個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境界,不是沒人陪我喝麼?我舉起酒杯,邀請天上的明月對飲,再加上明月下自己的影子,不就成了三個人的酒局了麼。一個連把喝獨酒都寫得如此優雅的文人,會把熱鬧的宴席寫成什麼樣的文字呢!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次是真正的三人對飲,好友岑夫子,丹丘生在座,詩人李白壓抑不住自己的豪情,一個勁地勸酒,說只有會喝酒、能喝酒的人才能青史留名。不要說窮,沒錢買更多的酒,把兒子叫來,快去快去給我弄好酒去,讓我一次喝個夠。

中國酒文化:喝酒喝到李白這種境界,真成了人間仙

李白的一生可謂是“酒不離詩,詩不離酒”,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酒成就了李白輝煌的一生,也留下了無數動人的傳說。

李白流傳下來的1500首詩作中,有170首寫到飲酒。如果沒有酒,李白將會多寂寞;如果沒有酒,詩的王國裡又少了多少篇佳作。如果沒有酒,唐詩又會失去多少醉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