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26日零晨3點,著名中國書畫大師陳佩秋在上海中山醫院逝世,享年99歲。陳佩秋之子謝定偉發佈訃告稱,母親的意外辭世實屬突然,而且“彌留之際沒有留下什麼遺言。”據介紹,年初發生疫情後,陳佩秋就閉門不出,也不接待任何賓客了,近期身體狀況良好,時常進行創作,去世前幾個小時還和家人聊天。


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陳佩秋


陳佩秋,1922年出生,河南南陽人,字健碧,室名秋蘭室、高華閣、截玉軒。陳佩秋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藝術顧問、上海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上海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作為20世紀末“海上畫派”傑出的女畫家,陳佩秋專攻花鳥、山水,詩書畫皆精。作品既有宋人的遒勁豔麗,又有明清文人畫的墨韻雅緻,同時又融入西方印象派諸家色彩的絢爛。她的“工筆寫意”的風範重振古典的高華和大雅正聲,併為中國古畫鑑定正本清源。1981年在上海展覽館舉辦“謝稚柳、陳佩秋畫展”,著有多部個人書法和繪畫專著,以獨立、獨特、特創的藝術風格盛譽畫壇。


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陳佩秋 竹雀圖

早些年曾有人說,陳佩秋借先生是藉著謝稚柳的"光環"在畫壇聲名鵲起,而更多的人為陳佩秋晚年一直求新求變的魄力而折服。回顧陳佩秋的一生,就會發現她傳奇一生背後付出的努力:她在師法古人的同時,也從西方藝術中汲取營養,不斷地改變著自己的風格,並參照了印象派的用色於中國傳統畫上。作為一個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者,陳佩秋對傳統國畫在現代藝術發展的貢獻作出了重新的定位。


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陳佩秋 野趣

1944年,自幼酷愛繪畫的陳佩秋考入心儀的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學習。在國立藝專攻讀時期,潘天壽及黃賓虹均是校內院系的教員,她得以隨潘天壽學習花鳥畫。然而,她認為宋代是中國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故決心仿效前人步履並追隨古代大師之藝術路向。恩師鄭午昌先生為她帶來許多明清的印刷品和照片,陳佩秋就逐一臨摹。包括清六家、明四家,山水從清、明、元開始上溯兩宋,幾乎每個朝代都臨摹過。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每天不停地臨摹、寫生、畫素描。為了更好的學習,在鄭午昌的建議下,原本三年可以畢業的陳佩秋主動延長了學習時間,前前後後讀了七年,前後大概共臨摹了近百幅作品。


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謝稚柳與陳佩秋合影

1950年畢業後,陳佩秋與丈夫謝稚柳一起定居上海,開始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當時的工作給予她大量機會瀏覽古代畫作,甚至可以借出宋代的花鳥扇畫以便臨摹。1955年上海中國畫院成立後,劉海粟、吳湖帆、謝稚柳、唐雲、傅抱石、賴少其等都被聘為畫師,陳佩秋也在受聘之列,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專業畫家之一。1956年,陳佩秋憑藉工筆畫《天目山杜鵑》獲得上海青年美展一等獎,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得二等獎。


改革開放後,除了依舊堅持臨摹古畫,陳佩秋開始關注西方的藝術。她欣賞馬奈、雷諾阿及德加閃爍的顏色和精煉明確的筆觸,並參照了印象派的用色於中國傳統畫上。在陳佩秋成熟時期的作品中,西方藝術帶來的影響益發明顯見於山水畫和用色方面。在90年代的細筆青綠山水中,陳佩秋吸收西畫光、色的表現,頗受好評。


逝者|緬懷書畫界泰斗陳佩秋先生

陳佩秋 花鳥

陳佩秋一直致力於國畫的普及和教育,年過九旬的她常為高校開展書畫講座。陳佩秋認為藝術創造貴乎“新’和“難”。她本身的藝術根基立足於傳統,她對創新的觀念是相對而言的,即沒有舊就沒有新。她認為‘新”是要經過知識和技巧的累積,而經驗的累積和駕馭技巧是費時費力的,這曲折艱難的過程就是“難”。


近些年,陳佩秋把大量時間和精力傾注到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研究中,對閻立本《步輦圖》、董源《溪岸圖》等提出自己的見解。


陳佩秋書畫鑑定直接的緣起,則是張大千晚年掀起的關於五代畫家董源那幾幅畫的爭議。1980年,身在海外的張大千給老朋友謝稚柳捎話,稱董源《瀟湘圖》等三件作品有問題,需要再研究。此後謝稚柳和陳佩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裡觀摩到許多五代、北宋時期的畫作,經過一番研究、對比,晚年的謝稚柳越來越覺得“張大千是對的”。陳佩秋花費大量時間潛心研究,將謝稚柳生前以及她自己對《瀟湘圖》的疑問告知了天下。


陳佩秋認為,藝術品的價值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市場可以依靠專家來鑑別,而專家也是從市場中鍛煉出來的。而且,中國古書畫鑑定還沒有集大成者。“書畫鑑定的眼力,要靠豐富的學養來支撐。只讀幾本美術史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看過大量的真畫,才能悟得其中的真諦。”


學無止境,無負芳華,先生一路走好!


跟多陳佩秋書畫作品歡迎關注美術拍賣,作品附作者合影,終生保真。

https://www.zgmscmpm.com/Album/Detail/6qbsfd0ekr930v1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