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经累:互联网保险比传统保险便宜,购买之后有哪些风险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行业逐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保险借助这股东风,日渐蓬勃起来。有些仔细之人发现,从保费来讲,线上保险明显便宜很多。下面从产品和成本两个方面说说里面的门道。

乐经累:互联网保险比传统保险便宜,购买之后有哪些风险吗?

一、从产品来说

1、产品属性

首先明确一点,我们从支付宝上看到的“相互宝”并不属于保险类别,这个结论并非个人武断给出,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查证。下图为相互宝主页面答疑部分真实截屏。为避免误导消费者,此产品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乐经累:互联网保险比传统保险便宜,购买之后有哪些风险吗?

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需要多元化投资,以满足保值、增值的目标,投资的领域和比例受银保监会监管,资金运用度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乐经累:互联网保险比传统保险便宜,购买之后有哪些风险吗?

据此,文中所定义的保险是指有资质的保险公司推出的合规产品,只不过推广渠道不同而已。

2、产品分类

线下咨询保险产品时,与代理人面对面交流,感性大于理性,代理人一般会推荐全面的保障,包括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年金险及其他附加险种,比如投/被保人豁免、住院津贴等,可以说只要他们公司有的产品恨不得一次性打包给你,林林总总加起来,价格肯定贵不少;而从线上选购保险产品时,与机器交流,理性大于感性,专注于某一类别产品的几率大些,比如只关注重疾,当然其价格会显得便宜好多。

乐经累:互联网保险比传统保险便宜,购买之后有哪些风险吗?

3、产品功能

一分钱一分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线上产品是便宜,可在细微的条款比对上会比线下产品更加苛刻,或者减少部分功能。比如某些重疾类产品增加年龄限制,帕金森高于70岁不赔付。这些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保险合同中,可有几人能仔细读完几十页的电子文档?

4、小结

比对产品首先是要限定种类、功能,相同条件下才具有可比性。

线上产品功能简单,价格便宜,线下产品功能全面,价格昂贵。

温馨提醒:当下明星产品百万医疗,如果你看好某一家的某一款产品,其合同条款相同,你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渠道购买,价格都是一样的。

二、从成本来说

1、保险公司角度

一款保险产品研发出来需要一群专业人士,官方称呼“精算师”。高级精算师特别金贵,一般公司能养起一个算不错了,线下复杂的产品都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果。保险产品的专利保护期一般为6个月,后面的产品照猫画虎,动动剪刀浆糊而已,所以我们看到的产品大同小异,雷同之处甚多。而线上产品功能单一,基本不用大佬出手,当然费用也大幅度下降了。

表面成本大家很容易知晓,比如,办公场地、内勤人员等都可以减少甚至不需要了。

2、代理渠道角度

线下代理人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再勤快的代理人也做不到一天24小时、全年365天无休的工作,更谈不上一个人同时面对不同地域的多人交流;而线上是没有这些限制的。

其次是学习成本,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个代理人要学的知识太多了,除了基础保险知识外,法商课、家庭财富管理、婚姻法、继承法等等,哪一个不需要了解?而线上就简单了,培训几个专职人员加数量不等的客服,完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线上渠道拓客基数庞大,品牌影响力大,同时由于有其他非保险业务做支撑,天然具有信任感,成交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3、客户角度

相比于线下被动接受代理人的反复推销、讲解,线上选购产品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上面提及到代理人的时间成本、学习成本都转嫁到自己身上。代理人不明之处还有咨询、求证的地方,客户只能指望运气,这个隐形的风险成本也不小。

4、小结

细算成本,保险公司不但减少了支出,还增加了收入;代理渠道搭建个平台,现有客户额外贡献了巨大利润;客户支付了更少的保费获得同样的保障或支付了同样的保费获得更多的保障。彼此成就,多赢局面形成,线上模式未来可期。


写在最后:

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模式、还是时髦的线上模式,都建议购买保险前找专业、可信赖的代理人咨询清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无论是购买前的如实告知,还是未来不希望看到的理赔环节,能否顺利完成都极其依赖于此;否则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学习成本,相信品牌的力量,收获的可能是未来更多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