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拖拉拉的3個原因:

1、

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

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比如剛從幼稚園到小學的孩子,他們在幼稚園的生活除了玩就是玩,壓根沒有其他作業和任務,所以並沒有培養出對等的時間管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因為家長沒有提前培養孩子的管理意識,所以孩子並不能很快地應付老師佈置的作業,他們甚至會因為第一次接觸這種需要挑戰的任務而出現排斥甚至逃避的情緒,也就形成了對待功課"拖拖拉拉"的態度了。

2、 孩子的專注力比較低下

比較成年人,孩子的專注力顯然是個問題,經常會因為其他比較大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本來可能在寫作業,但是下一瞬間會被吸引過去,然後就再也難以把精神聚集在課業上了。

比方說——相信很多大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就是自己在客廳剛打開電視的時候,孩子本來還寫著作業,但是聽到電視機的聲音立刻停下筆側耳聆聽,沒了剛才聚集在作業上的精力了。

孩子拖拖拉拉的3個原因:

3、 大人給了壞榜樣

中科院心理研究博士張梅玲曾說過,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

大人的行為模式孩子都看在眼裡,如果說大人本身是一個喜歡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拖延症患者,那麼在孩子眼裡會全盤接受乃至模仿起大人的行為模式,變成一個做事沒有效率、並且不放過一切可以"拖延"的機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