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別急!慢慢來!

近日,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3個月大的寶寶在一個付費睡眠引導群裡,做趴睡訓練,意外窒息而死。在這個過程中,女童的媽媽和睡眠引導老師一直在視頻裡觀看,當發現女童臉被被子捂住趴在床上的一個小時裡,沒有人進去幫她,甚至在寶寶窒息停止哭泣的時候,寶媽還以為她學會了趴睡,發消息稱寶寶“解鎖了”。

為人父母,看到這個消息,很難受,你去譴責這個寶媽,她又何嘗不是深愛著她的孩子,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才會導致這樣的悲劇。

每一個寶寶都是在爸爸媽媽滿心期待中來到世界,為人父母,也都希望讓寶貝們閱盡世間的美好。於是,為了這些美好的願想,父母們日漸偏離了原先的賽道,從胎教到練睡、練吃、練習拉粑粑……希望寶寶的每一個行為方式都是按著自己認為的“科學”方式來進行。

養育孩子,別急!慢慢來!

一、“唯物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大步提高,但同時遺留了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唯物主義、急功近利。”

二、“贏在起跑線”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5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當前面四種需求都實現的時候,自我實現就顯得很重要。中國人,骨子裡有一個想法就是“孩子是我生的,那我就可以幫他管控一切”,小到吃喝拉撒睡,大到結婚生孩子。從孩子受精的那一刻起,父母已經在為孩子的起跑線在規劃了,美好的畫面已經深深刻畫在父母的腦海裡。

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很多父母認為,大量金錢的堆積可以換來孩子美好的未來。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那一幕,花6000千塊錢去沒有資質的機構學習未經證明過的趴睡訓練;還不會走路的寶寶被送到早教機構開發智力;花數萬給孩子暑期遊學。早教機構遍地叢生,動輒幾萬的早教費用,家長們交起來一點兒不手軟。

中國古代有個寓言故事叫《揠苗助長》:講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為了使自己田地裡的禾苗長得快,便將禾苗往上拔,結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這個道理,說起來大家都懂,做起來卻很難,尤其對於中國家長,誰家小朋友先說話、誰家先走路、誰家會畫畫……都能成為炫耀的談資,也就誕生了一箇中國特色詞“別人家的孩子”。

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身體智力發育有早有晚,不存在完全按照育兒大典上長大的孩子。同時,養育孩子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假如家長能夠對此有所瞭解,就可以對寶寶的成長是否正常做到心中有數,就不至於對寶寶所出現的一些正常現象憂心忡忡,能夠更好地為寶寶的成長保駕護航。

養育孩子,別急!慢慢來!


著名作家龍應臺曾描寫過這樣一個場景,讓人記憶深刻: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很難相信,一向以犀利著稱的龍應臺,寫給孩子的文字如此從容溫和。

作為父母,我們知道,生活不容易,總希望孩子未來生活得好一些,總希望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幫他們更好地建設自己。可急於求成的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這是否是他們想要的、是否是適合他們的。芸芸眾生中,99%的人都將成為最普通的那個人;尊重孩子的興趣發展、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習慣,成為那個最美的插畫師、最帥的兵哥哥、最快樂的工人,沒什麼不好。

養育孩子,別急!慢慢來!


希望你我都能明白,讓孩子成為那個慢慢成長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做好領路人就夠了,不用著急,有你們愛的陪伴,他們一定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