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和我探討《聖經》

兒子要和我探討《聖經》

每天增加一點點內涵,人生的境界會越來越開闊。

前段時間給兒子買了本《魯濱遜漂游記》,拿到書時他開心壞了,我問他怎麼這麼開心,他說我想這本書想了好久了,我說那你怎麼不早告訴我,他說我提過幾次,我說是嗎? 想來好像是有提過。

見兒子半天功夫看了一大半,我問他怎麼看得這麼快,他說我這還是為留著點明天看呢,我問有這麼好看嗎?他說是的。我又問他你之前不是也很了很多歷險記嗎?怎麼對這本這麼喜歡?他說不一樣的,這一本是漂游記,以往看的歷險記是主人公主動去探險,通常講的是一次經歷,而且經歷的時間都比較短,這本書講的是魯濱遜被迫漂游到茺島上的經歷,而且是經歷了好多年,一個人在荒島上的生活。我說哦,原本如此。

兒子要和我探討《聖經》

思考的過程是一種美好。

昨天兒子喊我去他書房,說有段文字寫的特別好,要我一定要看。

他拿出這本書,書頁是夾好的,他打開書,跟我說媽媽你把這一段看一下。我說好的,然後坐下來,閱讀他指的段落。段落裡有兩部分他用鉛筆劃過了,讀到他標記的部分,我特地用心重複讀了兩遍,讀完,我問他想告訴我什麼?

他跟我說起了《聖經》。說這段話是基督教《聖經》裡的,上帝說的話,我問他這段話什麼意思?他說上帝創造了人,讓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力量,同樣的理性,同樣的鐘愛,責任感 ,感恩之心和行善的能力,但上帝又只讓一部分人的所作所為有好的表現。我接著追問他對這段話的理解,他說前段部分他是認同的,他指的是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責任,感恩和行善,我又問他後半部分呢,他說這部分他不太認同,然後還說了很多。聽他說完,我大概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他是覺得《聖經》裡宣揚的思想也是有值得讚揚的部分。後來我問他,這段的最後作者為什麼說

要是可以拿這個野人來作判斷的話,那些人運用起那些品質來,比我們要好得多哩?兒子回答說作者的意思是上帝如果將那些表現好的機會和知識給予這些野人的話,他們會比我們運用的更好。


兒子要和我探討《聖經》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掌握知識。

我沒有想到今天兒子和我說的內容是關於宗教和人性的,我也沒想到他又重新細讀《魯濱遜漂游記》,把其中他看到的特別之處標記,細想,還告訴我。我很感謝兒子和我分享他的閱讀,見聞和想法,這是他一直一本保持的習慣。

細數他讀過的《童年》,《士兵突擊》,《林海雪原》,等等,每一本都是不只一遍的讀過,經常會和我說書的情節,遇到寫的好的段落,一定要拉著我去看。從他每次的談論中我能感覺到書帶給他的幸福和收穫。

我們學習的知識其實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顯性知識,一種是隱性知識。顯性知識通常是從書本上學習獲取的,隱性知識是通過自己的實際經歷獲得的能力。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是要將我們學到的顯性知識最終內化成為能力為自己所用。讀書的好處人人皆知,如何將讀到的書化為養分吸收掉,也是我們需要練習和掌握的能力。

從兒子身上,我發現他慢慢地對生活,對人生有自己的理解,有了更多的感知。願他好好享受好的書籍帶給他的這種心靈的觸動。


兒子要和我探討《聖經》

快,並不代表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