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要會說話,先要會聽話。

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會聽正是會說的先決條件。

你得知道你的對象是誰,喜歡什麼,你和他說的時候才有機會說到他心裡。

想一想無數個你抗拒別人言談的時刻吧。

而抗拒的時刻無非這麼幾個點:

  • 自己想表達的還沒有表達完就被打斷。
  • 對方表達的是自己覺得不重要的點。
  • 不能清楚對方有沒有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想理解別人。
  • 對方表達的時候沒有理解你的處境。
  • 對方開口就惡意滿滿。
  • 對方表達的語態過於強勢。

這種時候,別人說一萬句,你只想頭蒙在被子裡自閉。

如果是自己對別人這麼表達,那麼可以想見會是什麼後果,別人有多討厭你的言談,也就非常清楚了。

改善這個結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聽對方表達完。

聽完對方的意思,那麼一下就能解決前三個抗拒的點。

做到這點可不容易,有時候可能一次就要聽幾個小時,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對方的思路帶跑偏。

不過不要著急,多試錯幾次,慢慢就會掌握住其中精髓。

為什麼年紀大的人有一些會更加理性且睿智?

可不就是他們試錯更多一些嘛。

接下來講講表達這件事。


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考慮表達之前,應該先思考表達的目的。

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一席話說還是不說,對對方是該打罵還是該哄著,這都是圍繞著目的轉的。

有時候有的人罵人特別讓人呼號真爽,連被罵的人都覺得舒服,就是因為罵對了,達到了目的。

可以說,說話是非常講求效率的。

能在三句內說到別人心裡,最好就不要說成五句,因為人的記憶點非常有限。

想達成高效的弱勢溝通,思考目的再表達就尤為重要。

弱勢在於聽對方更多,高效在於表達精準。

談話先想好目的,就更容易理清思路,順著自己的主線去走,有了預備,就不會被對方的想法拖走。

但就算不考慮單個談話的目的,還是可以有一些總體目的。

我的特殊說話技巧想要達成的目的是:

  • 第一,別人不會在我漫長的傾聽之後輕看我。
  • 第二,說得再少,對方說話也是跟著我的思路走。
  • 第三,一席話講下來,起碼我是開心的。
  • 第四,更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和性格。
  • 第五,能對對方起到些許幫助。

這五個目的說起來都很容易,做到就比較難了。

靠長篇大論轟炸,起到的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傷害下一次溝通意願。

與其事後後悔說錯話,不如事前先把目的設足。

有了足夠清晰的目的,才會在表達的時候更有方向。


不太會說話,怎樣提高說話的技巧?


技巧一:設問、提問。

人類是好奇心動物。

同樣一句話用問句來表達,會讓別人更能集中的精力。

提問這種技巧用在談話中也非常有效。

你的提問代表你的關注點,別人在表達的時候,就會著力表達你關注的部分。

技巧二:關注點的契合。

關注點,會直接影響人的表達。

如果你在對一個根本不關心你死活的人情緒宣洩,結果就肯定是對方很厭煩,你很崩潰。

如果你對一個很關注你成長的人表達發展思路,很大程度上能得到對方的認同。

這就是說,你的表達也要符合對方的關注意願。

同樣的,如果你的表達意願不一樣,請找不一樣的人去表達。

很多時候正是自己的關注點和別人關注點沒有契合,而引發的表達矛盾。

關注點差異十萬八千里的話,你說什麼對方都不會動心的。

技巧三:學會積極關注。

很多時候,會煩別人說話,也是因為對方說話有惡意,或者對方表達的內容過於負面。

關注內容過於負面,會讓沒有能力察覺負面信息的聽者懷疑否定自己,會讓有能力察覺負面信息的聽者心生厭惡。

負面關注過多,會讓聽者覺得你在惡意攻擊。

負面關注的人最容易傷害的是自己最親密的人。

負面關注往往是不落地的。

技巧五:結尾最好是能簡單實踐的方案。

不管是表達奇葩觀點,還是表達特別情感,如果結尾不加上能實踐的方案,就等著引發激烈矛盾吧。

好的表達一定是能實踐的。

也只有能實踐的方案是最動人心的。

千萬不要懸空表達沒有實踐意義的內容,聽眾一定會厭煩。

表達說的是語言,用的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