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譜寫新篇——2019年市政協工作綜述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凝心聚力譜寫新篇——2019年市政協工作綜述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一年。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

這一年,在市委領導下,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和市委政協工作會議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突出黨建引領,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實現全市高質量發展交上了一份團結民主、凝心聚力的新答卷。

旗幟鮮明講政治

在思想政治建設上邁出新步伐

這一年,集體學習、大學習大討論、領學講黨課、專題培訓……一場場學習研討活動,在政協系統深入開展。

2019年初,市政協就制定了黨組年度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完善了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重大事項集體研究制度和幹部黨建、廉政、履職檔案制度。

按照市委要求,市政協嚴肅認真開展了市政協黨組、機關黨組主題教育民主生活會和機關支部組織生活會,紮實開展支部標準化建設,加強與自治區政協黨組雙向聯繫互動,加強對旗縣市區政協黨建工作的聯繫指導,嚴格落實黨建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紮實開展規範黨內政治生活、聚焦“四官”問題和廉政風險防控三個專項整治行動,以及市委巡視整改落實工作,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打造了“縱向聯動、構建大黨建格局,橫向拓展、強化政治引領”具有政協特點的黨建新模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政協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以集中學習為基礎,以調查研究為抓手,以檢視問題為核心,以整改落實為目標,與自治區黨委和市委統一部署同步,提質量、求實效,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期間,市政協黨組、主席會議開展集中學習12次,常委會例會組織集體學習4次,機關集體學習、支部學習30餘次,大學習大討論3次,領學講黨課8次,舉辦常委培訓班1期,檢視出各類問題 60多個,制定整改措施30多項,形成調研成果20多項,助力解決社會民生問題14個,提出相關意見建議140餘條,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做到了“兩個維護”。

凝心聚力建諍言

在資政建言和凝聚共識上展現新作為

這一年,市政協堅守初心使命,構建起融協商、監督、凝聚共識於一體的廣泛多層制度化常態化協商格局。

這一年,市政協首次啟動了主席和界別視察活動,做到了宏觀獻策、微觀立論。

就岱海水生態綜合治理、集寧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文旅體融合發展助推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和強化農牧結合、發展牧區經濟實現興邊富民5個議題,市政協進行了重點調研協商,通過採取抽組部分政協常委、邀請專家參與、網絡徵求全體委員意見建議、召開專題協商會等形式,凝聚共識、彙集眾智,形成了5篇視察協商報告,提出的100多條意見建議針對性強、原創性好,得到市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和批示。

這一年,市政協開展了更多形式、更多層次的議政協商,更好地彙集了民智、體現了民願、助推了發展。

聚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和高質量發展要求,重點圍繞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和增強市場微觀主體活力主題,市政協召開2次常委會專題議政協商會,就推動烏蘭察布地理標誌馬鈴薯健康快速發展、市職業技術教育建設發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培育和推動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康養體驗式田園經濟等課題,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和提案辦理協商,提出意見建議40多條。

務實擔當為民生

在促進民生改善上取得新成效

這一年,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如何用協商促進民生事業發展,發揚民主、聽取民聲、匯聚民智,市政協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

把提案督辦作為重要平臺。2019年,市政協繼續推行重點提案市級領導圈定製度和領辦督辦制度,促進提辦雙方密切溝通和多方聯合辦理,有針對性開展“回頭看”,讓百姓真切感到人民政協就在身邊,獲得感、幸福感就在心間。

四屆政協二次會議立案的325件提案全部辦復,辦復率100%,其中,市委政府領導圈定的41件重點提案涉及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加強全市民營供熱公司管路、修建公共衛生間、加強管制中小學附近垃圾食品、三無食品和取消城區自備井用水等,其中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等一大批涉及社會民生問題的提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落實。

把反映社情民意作為重要載體。市政協高度重視社情民意信息報送工作,重點就實施就業政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社會保障兜底、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等民生問題開展調研,通過信息渠道如實反映有關情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和期盼。全年向市委、政府和自治區政協整理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30多篇,部分意見建議被及時吸收轉化,有效推進了相關工作的落實。

把參與精準扶貧和包聯工作作為重要抓手。市政協黨組、主席會議成員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積極倡導、組織政協委員開展義診送藥、助教助殘、慈善捐助等界別活動和“一對一”扶貧助困活動,組織市政協機關黨員幹部經常深入到扶貧包扶點卓資縣六蘇木村和集寧區的三個包聯共建小區,共商脫貧大計,共創文明城市,切實把溫暖送到群眾身邊。

為卓資縣六蘇木村協調新裝35盞路燈;倡導政協委員捐資175萬元助力建設的卓資扶貧車間已如期竣工;協調內蒙古塞主糧公司在卓資建立了生產加工基地;為包聯小區協調投入10餘萬元改善基礎設施;市政協機關選派了10名幹部參與全市駐村工作隊和扶貧督導隊工作,堅守在扶貧工作一線……

務實擔當強自身

在提質增效開拓創新上有新提高

這一年,市政協始終堅持把務實擔當精神貫穿於政協履職工作的全過程,努力提升履職水平,激發履職活力,畫出最大同心圓,激發奮進正能量。

這一年,市政協積極探索創新搭建履職平臺。正式啟動了政協文史館、政協委員之家、老幹部活動中心、大數據履職平臺和烏蘭察布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籌建工作;根據自治區政協工作安排,建成了具有遠程協商功能的視頻會議系統,烏蘭察布政協應用型智庫基礎數據已初具規模,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知情民政拓展了履職平臺、暢通了建言渠道。

這一年,市政協深入推進協商民主工作。總結經驗、提質增效,注重小切口、精聚焦、大協商、高質量,抓住打造協商民主品牌、補齊民主監督短板、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這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出履職成果轉化和互聯網思維,創新開展了主席界別視察活動,改進了民主評議市政府職能部門工作,啟動了政協民主監督員委派、聘任等協商監督工作,讓民主監督切口更為精準。

這一年,市政協廣泛開展政協理論研學。以召開政協系統務虛工作會議的形式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學習制度,並圍繞推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規範化、程序化、標準化,更加有序有效有為、更加成熟定型召開了第三次務虛工作會,集思廣益、聚智聚力;組織會員參加全國政協、自治區政協理論研究徵文、研討等系列活動,形成理論研究成果10多篇;對機關理論研究梯次團隊人員進行了調整、充實,進一步強化研究力量,積極加強對外宣傳,增進與各地政協間的交流合作,共享資源、互通信息。

這一年,市政協精心組織文化文史工作。為助力全市文化和文博產業發展,組織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世界榜書名家大展賽活動,重點開展了《元代蒙古族音樂史概述》(蒙、漢文版)《烏蘭察布蒙古族音樂藝術選編》等編審、校對、付印工作,啟動了市和旗縣市區兩級政協已出版文史資料電子版化工程;組織學習考察組先後赴北京、天津、鄭州等周邊地區,就政協文史館建設進行學習考察,並制定了烏蘭察布市政協文史館建設方案,有效推進各環節籌建工作。

這一年,市政協全力搞好重點課題調研。市政協經濟委、人口資源環境和法制委、教科衛體委、港澳臺僑聯絡外事委和農牧委,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和重點調研課題安排,注重在“專業、精準、原創、管用”上下功夫,把調查和研究融為一體,積極開展專題調研、協商調研、提案督辦調研,全年形成了十多篇有情況、有分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充分發揮了專委會的基礎作用和橋樑紐帶作用。

這一年,市政協有效擴大內外宣傳交流。積極向上級宣傳介紹我市的發展思路、反映反饋有關困難和意見建議,爭取自治區層面的重視和支持。進一步加強與旗縣市區政協工作的聯繫,就綜合性課題開展聯合調研,取得了綜合協調、上下聯動的效果。主動與《人民政協報》等相關主流媒體溝通聯絡,編印6期《烏蘭察布政協》《政協理論研究》雜誌。充分利用政協委員微信群、政協公眾號、黨員微信學習群等,及時宣傳報道政協工作動態、傳遞時政熱點知識,做到資源共享、信息共享。

這一年,市政協不斷加強兩支隊伍建設。為進一步提升市政協常委和政協幹部適應新時代擔當新使命的能力,2019年5月份舉辦市政協常委提升履職能力培訓班,實行政協常委年度述職制度,努力用制度機制激發委員做好“委員作業”,讓政協常委發揮好骨幹帶動、示範引領作用;市政協機關積極強化工會組織建設,重視青年幹部培養,進一步完善規範各項工作制度,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得到進一步強化。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回顧2019,每一個成果背後都體現了委員履職盡責的身影,每一個建議和活動都盡顯市政協務實擔當的精神;邁入2020,市政協將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始終與市委同心、為大局聚力,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中心環節,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職全過程,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實幹篤定前行,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幹出新樣子、書寫新篇章。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記者/劉超

審核/烏雲夫 白曉東

編輯/其木格 郭曉輝

校對/苗得雨

烏蘭察布日報

“不包郵”的內蒙古,換了模樣! |

凝心聚力譜寫新篇——2019年市政協工作綜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