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組合拳構築開學復課安全屏障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黎鑑遠 肖剛)校門口人工測溫、溫控門測溫、紅外成像測溫,廣州市第六中學設置了專門的入校檢測區。學生要經過三道測溫關口,無發熱等症狀後,方可通過指定路線進入課室。在指定路線上,學生還將接受負離子臭氧消毒屋的“洗禮”。

4月27日,廣州市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將返校復學。廣州市學校返校疫情防控的準備工作情況怎樣?如何保障師生返校後的身體健康?近日,廣州市教育局組織媒體記者到廣州六中實地探訪。

據介紹,廣州六中把好疫情防控教師培訓關,先後3次組織200多人次教職員工,開展疫情處置模擬演練,讓其熟悉應急處置流程。學校還製作了《突發公衛事件應急預案流程圖》等11個可視化流程圖,張貼在對應場所,便於教職員工和學生學習、執行。

廣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介紹說,廣州密集開展線上防控知識培訓等,目前全市28.11萬名教職員工全參加了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據悉,廣州還在不同階段,為各類學校制定了5類9種共八版衛生防控指引,引導學校開展防控演練。目前,廣州每所學校在返校前,均開展了模擬實戰演練,“一校一案”更具操作性、有效性。

為築牢學校防疫安全“防護網”,廣州六中引入專業力量,和屬地居委會、派出所、疾控中心建立“三人組”,開展聯防聯控工作。廣州努力健全部門、機構之間的應急處置聯防聯控機制,市、區、街鎮組建三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小組。

廣州六中為每個班級配備了防疫藥箱,內含水銀體溫計、口罩、消毒溼巾等,供師生需要時取用。目前,學校已準備了體溫槍、一次性醫用口罩等一批物資,可供高三師生正常使用約3周。

防疫物資儲備是做好開學復課工作的重要一環。為保障返校學生的口罩需求,廣州市教育局聯合有關部門在“穗康”小程序“校園專區”,專門設置購買口罩功能,為全市16.7萬名初三、高三學生提供口罩預約購買服務。首批返校學生上“穗康”買口罩無需搖號,每次可買20個,包括10個普通防護口罩、10個醫用護理口罩。

據介紹,該功能將根據復學時間安排,逐步覆蓋其他年級學生,並增加口罩供應量及類型。廣州還要求每所學校,按師生每人每天2個口罩的標準,儲備2周備用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由學校負責提供口罩,努力確保每個學生都佩戴口罩上課。

保持距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之一。廣州六中為學生配備了“一生一案”胸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專屬的行走路線、用餐時間和地點、體育鍛煉時間和地點等。廣州六中校長劉建祥介紹說,“我們實行錯峰上學、錯峰放學,老師根據這個牌子,可以清晰掌握學生的路線安排”。

廣州引導各學校實行錯峰上學,安排教職員工和不同班級學生按固定線路,錯峰、錯時入校。廣州計劃開行29條“如約助學”定製公交專線,線路覆蓋市內各行政區,提供“一人一座、一站式直達”返校(家)接送服務。在上、下學時間段,廣州將落實校門周邊“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

為避免校園交叉感染,廣州六中將高三每個班級分到兩個教室上課,每間教室24人,學生上課時單人單桌隔開就坐。該校還為每個班級配置一個答疑教室。在該校食堂,就餐位用擋板隔開,原本8人就餐位變成4人位。隔板上還貼有複習資料,學生可以邊就餐邊複習知識點。

廣州引導各學校實行課堂分班教學、食堂分散用餐。其他批次學生返校前,高三、初三年級拆分原有班級,每個教學班不超過25人,確保學生單人單桌,保持足夠的間隔距離。同時,該市引導各學校實行分餐制,輪流、分批就餐,延長供餐時間,控制同時就餐人數,努力確保餐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為保障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廣州要求各學校規劃各班級課外活動區域、進出線路,引導學生錯時、錯峰、分區活動,不聚集、不扎堆、不串班、不串門。同時,廣州努力杜絕混班託管、混班午休、混班就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