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空嬸、空奶奶

空姐、空嬸、空奶奶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出國門,前往新加坡、泰國、香港,乘坐的是新加坡航空,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空姐竟然是這麼的美麗、迷人和時尚。身著標誌性沙籠可芭雅制服新航空姐,個個身材火辣,年輕漂亮。後來,在美國,乘坐美國航空,航班上的空姐,徹底顛覆了我心目中空姐的形象,叫她們空嬸或空奶奶絕不為過,你看,美國年齡最大的空姐是2013年退休的,那年她已經是72歲。

在美國乘坐航班,我幾乎沒有看到過年輕美麗的空姐,有的年齡甚至都五六十歲。不要說與新加坡空姐相比,就我們中國的空姐做個比較,也是天壤之別,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這就要從美國的航空業說起,美國是最早出現民航的,當時並沒有空姐這個行當,歷史上的第一位空乘人員叫海因裡希·庫比斯,是個男士。而第一位空姐是上世紀30年代初,由波音航空運輸公司所聘用。她叫艾倫·丘奇,是個25歲的註冊護理師。僱傭艾倫·丘奇做空乘,基於兩個理由,一是說明機組人員是受過醫學的培訓,能安撫乘客乘坐飛機的緊張心情;二是認為女性更適合做提供食物和照顧乘客的工作。艾倫·丘奇成了史上第一個空姐之後,又幫助航空公司招募了七名女性。至此,波音公司算有了世界上第一批空姐。波音公司還專門為空姐定製了深綠色的制服,上身是雙排銀扣的羊毛套裝,外面還有一層同樣質地的披肩。

波音推出空姐服務後,市場上是好評如潮,在短短五年裡,波音公司的空姐,從八朵金花激增到兩三百人。所有的航空公司也有樣學樣,迅速跟上,紛紛僱傭面容姣好,亭亭玉立的年輕美女,讓她們穿著名牌制服。說白了,就是把空姐當作營銷工具,為航空公司吸引乘客。

當時的空姐,光彩奪目,不僅收入高,待遇好,而且可以周遊世界,所以要成為一個空姐就相當不容易,有嚴格的身高和體重標準,還有年齡以及必須單身的限制。1960年環球航空的空姐錄取率只有3%,比哈佛大學的錄取率還要低。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一切都被改寫了。在美國,空姐已經是個很普通的職業,不就是把餐廳端盤子、洗廁所的工作換了一個環境嗎?對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已經失去吸引力,她們更願意去幹更有意思、更能發揮個人才華的工作。另外,冒出了一群需要這份工作的美國大媽。在美國,如果你不讓大媽當空姐,大媽能用法律告死你。因為美國的勞動法很健全,是保護上了年紀的國民權益。航空公司如果因為年齡的限制不讓大媽當空姐,就是歧視。一告一個準,法官的裁決就是嚴懲航空公司,讓這種企業不能在市場上存活。於此同時,相關的法律也做出了修改,1970年,聯邦法院廢除了航空公司禁止員工結婚和一旦員工達到一定年齡就必須停止飛行的限制條款。上世紀80年代,空姐必須單身的規定被去除,90年代,體重的限制也被取消了。於是,新一代空姐的全是心寬體胖、相貌不怎麼講究的美國大媽了。

現在空姐的主要職責是協助航空安全,而不再是給乘客“養眼”的,所以也不需要把年輕和漂亮作為入行的門檻。您是否和我一樣預測到了,咱中國以後的空姐,也可能是空嬸、空奶奶。


空姐、空嬸、空奶奶


圖文由老杜原創、繪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