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別人家的企業:看小善科技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員工的幸福指數

在浙江杭州有這樣一家公司,在全國各地建立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幫助殘障者就業,它就是合摩科技旗下的小善科技。它以點點滴滴落到實處的員工關懷,在殘障者間口口相傳,被網友戲稱為“別人家的企業”。

用心用情,在企業環境中展現人文關懷

走進別人家的企業:看小善科技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員工的幸福指數

在小善科技桐廬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的辦公區域牆壁上會看到,有很多自立、自強的殘障者榜樣,有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無手攝影師鄭龍華等,這是小善科技從細微處展現的人文關懷。

一名剛入職不久的員工說:“每當我看到他們時,我都會暗暗在心裡鼓勵自己:我也要變得更優秀”。

“我們希望在小善科技工作的每個殘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小善科技基地負責人表示,“打造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能夠幫助殘障者保持陽光愉悅的心態,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創造力的發揮。”


融入點滴,“微關懷”貼心照顧到位

走進別人家的企業:看小善科技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員工的幸福指數

日前,90多名桐廬就業孵化基地的員工在小善科技的組織下自己動手包餃子,喜迎冬至。活動中,大家分工協作配合默契,揉麵團、剁肉餡,擀皮子、包餡料。“那麼多人一起包餃子很熱鬧,像過年一樣”。這不是小善科技第一次在基地舉辦這樣的活動,每個月在各個基地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團體活動。例如一起做月餅、一起進行紅歌合唱、週末組織戶外燒烤、聚餐。此外,基地還會為員工提供生活福利與溫暖,例如,為員工準備生日會、為來自外地的員工提供員工宿舍及上下班的班車、得知員工家屬住院第一時間前去醫院看望等。

小善科技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個公司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一直以來都強調要像家人一樣給予員工關心,提高他們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數。”


成長關懷,幫助員工增值幸福雙贏

小善科技秉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一直進行殘障者人力資源的深度化運營。小善科技以 “教到會”為原則,在每個基地建有線上、線下、老帶新三套完善的培訓體系,鼓勵員工學習增值,充分挖掘各種殘障類型、殘障等級殘障者的潛能。讓新入職的殘障者能夠快速適應職場,讓已在小善科技嶄露頭角的殘障者在不同的職業發展階段,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成為種子選手,讓

走進別人家的企業:看小善科技殘障者就業孵化基地員工的幸福指數

殘障者與小善科技共創共贏,共同成長。

從企業環境、企業文化、生活點滴、成長空間等各個方面,小善科技為殘障者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對於小善科技來說,解決殘障者就業是小善科技使命,提升殘障者就業的幸福指數,則是每個小善人不懈努力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