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成功的創業者就如同是浩瀚的商海中湧起的浪花。可能一提到成功的創業者,我們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馬雲,王健林這些男性創業者。

其實成功的女性創業者也不在少數,比如強悍、堅韌,有著“鐵娘子”稱號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給千家萬戶帶來美味辣椒醬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等。

孟子說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還有一位女企業家,曾經與董明珠一樣都是底層工作人員,白手起家,創立玖龍紙業後,憑藉自身努力成為中國首位女首富,坐擁420億身家,這個人就是張茵。

聽到創業二字,大家大概多少都有點下意識想要逃避吧,因為創業對本來有工作的人來說就意味著放棄之前的一切努力從頭再來,而對本就一無所有的人來說,意味著之後好多年都要過上負債累累的生活。

創業有時是一場勵志之戰,能夠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想必也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張茵原本擁有令旁人羨煞的工作。而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讓她興起了創業的念頭。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開啟收廢紙之路

張茵,祖籍在黑龍江,於1957年出生於廣東韶關一個普通的軍人家庭。在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女首富之前,她也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在大學畢業後,入職一家深圳紡織公司,成為了一名基層會計人員。

隨著時間的流逝,張茵也默默積累了社會經驗,憑藉自己出色的能力先後任職財政負責人和貿易負責人,不僅擁有高薪還有管理權,此時她的工作待遇還是挺令人羨慕的。

不過張茵不想終身侷限於這樣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在野心和抱負的驅動下,張茵於1985年辭去負責人的工作,帶著3萬元前往香港創業。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想要在局勢混亂的香港有立錐之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對於像張茵這樣的女性角色,這無疑是雪上加霜,她最後淪落到身無分文的局面。她不想以失敗者的身份回到廣東,造紙廠廠長的話在她腦中迴旋:“廢紙也是森林。”於是她決定在香港創建廢品回收站。

當然,張茵會毅然決然地投身“收廢品”行業不是一時的腦熱。由於之前工作與造紙廠有聯繫,張茵對中國紙張需求量了然於心,雖然中國內陸地區的造紙廠不在少數,但是造紙效率並不能滿足現況,便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畫面。

很多人會想,多開幾家造紙廠來生產不就解決問題了?要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紙張的生產必定伴隨著樹木的消耗,終究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而且張茵女士非常不願意看到大量樹木消失的局面。

而當時人們並沒有十分重視廢紙,也不知道廢紙有多大的用處。張茵想如果這些廢紙可以循環利用,那擁有的市場將是非常可觀的。於是張茵的收廢紙之路便開啟了。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從零到身價上億

創業難,無數人被創業大潮打得遍體鱗傷,張茵的創業之路無疑也是十分坎坷的。對於大眾來說,收廢品是一件有失體面的事,面對大家的議論紛紛,她也只當“耳邊風”。她當時就把造紙廠廠長的話當做唯一的信仰。

1988年,張茵建立工廠中南紙業。創業是要承擔風險的,畢竟富貴險中求。創業初期,張茵十分艱難。剛開始,為了工廠能正常運營,她只能向銀行貸款。

儘管如此,張茵始終認為,高品質的產品,才能留住客戶,她努力提高紙張的品質,這個行為得罪了不少同行,連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脅,捉襟見肘還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她就是不願意放棄成功的任何一棵稻草。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在鍥而不捨的努力下,她最終在香港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此後的幾年裡,張茵逐步擴大產業,可以說是收廢紙企業中的佼佼者。

剛好當時中國與美國貿易往來甚密,中國有許多前往美國的貨輪,返程時大多數的船艙是空的,於是張茵就藉機以低價將美國廢紙回購到國內。

1990年,張茵隨丈夫赴美,在美國依舊是從事收廢紙的工作。那時,交通尚未發達,美國這個國家對大家來說還無比遙遠,但張茵仍然堅持自己,和丈夫一起創辦了中南控股公司。

這麼多年的經驗積累之下,張茵認為發展製造紙會讓她的事業更上一層樓。1996年時,張茵夫婦投下巨資成立玖龍紙業並在幾年後加入美國國籍。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為了能使企業快速發展,張茵不斷引進先進設備,制定良好的管理體系。功夫不負有心人,玖龍紙業在眾多製紙業中脫穎而出,張茵也憑藉玖龍紙業日進斗金。

此後,張茵在美國先後建立了7家包裝廠和運輸企業。2002年,中國南方紙業已然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企業。

2006年,朱茵抓住機會讓玖龍紙業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憑藉擁有270億的財富一躍成為胡潤百富榜一,成為了一位讓人刮目相待的大人物。 直至今年,張茵家族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368位,身價高達420億。

張茵:收廢紙起家,如今坐擁420億,這個女人不簡單

張茵

張茵,出身普通,但是她的眼力並不普通。一張紙對我們來說,它就是一張紙,但是對於朱茵來說確是讓她賺錢的珍寶。

有許許多多的案例都告訴我們身邊一些司空見慣的小事往往存在大大的道理。比如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在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不過他卻發現出震驚世人的地心引力。這也證明成功者,往往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其實,很多時候,成功的靈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上天給了張茵很多成功的機遇,而她都抓住了。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在眾人非議之下,朱茵堅持收廢紙,最終在魚龍混雜的香港,她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人生漫漫長路,機遇與挫折同在,堅持不懈艱苦創業,給自己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