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連日來,天氣多變,有一群人,他們在風雪中站崗,看護著一個個小區的安全。夜色中,路燈下,守夜人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他們是守門人,更是夜歸人眼中的親人。4月21日晚,記者走進城市守夜人,記錄夜色下的堅守。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夜裡守門又冷又困

4月21日21時許,街道上的行人少了,車也看不到幾輛,雪依舊在下,顯得格外冷、格外靜。在讓胡路區遠望小區門口,夜色下站著兩名守夜人,穿著厚重的棉衣,正在風雪中忙著測溫、登記、檢查車輛。他們天黑就上崗,一忙就是一宿。

“您好,麻煩您配合一下,咱得測一下體溫。”55歲的李秀梅,對駕駛員說,車內人員要逐一檢查。

業主劉先生說:“這麼晚了,還不下班啊?天這麼冷,快進值班室歇會吧。”50歲的孟範文笑著說:“業主多體諒咱?咱要守好大門,不能辜負大家。”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記者瞭解到,夜裡值班,人流不斷,業主回家的時間不固定,有的頭半夜回來,也有人凌晨回來。所以,守門人得一直守著。

採訪中,寶石花物業樂園項目部安全主管殷海波在巡邏,面對採訪,他說:“守夜人都習慣了,別人穿短袖,俺們穿棉褲,疫情以來,羽絨服一直就沒脫過。”殷海波說,守門人辛苦,守夜人更苦,夜裡又冷又困,全市的守門人,都值得尊敬,都在默默的付出。

連續守夜兩個多月

4月21日23時許,乙烯陽光嘉園小區門口,劉國文和閔國玉正在冒雪站崗。在路燈的照射下,兩人臉凍得通紅,說話能看到水汽,聲音有些發顫,不時搓手、跺腳。

劉國文56歲,閔國玉58歲,兩個人負責乙烯陽光嘉園卡口值勤,從2月5日上崗至今,每天16時30分至23時30分,老哥倆一直值夜班,白天還要在石化物業工作。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守夜的77天裡,對小區居民,他們大多都熟悉了,大家也都配合檢查。經常有白髮老人跑來送棉衣,還有熱心居民送熱帖、送口罩,每一次的暖心舉動,都溫暖著守夜人。

居民邢女士說:“我經常上夜班,有兩次回來晚了,守門的工作人員擔心夠嗆,還以為我出啥事了,他們更像是親人,看到他們,就知道到家了。”誰哪天上夜班,誰幾點回來,老哥倆拿捏的很準,一到時間,準時等著。

閔國玉,父母都80多歲了,他不回家,老人不睡覺,沒時間照顧父母,他覺得愧對家人。採訪中,劉國文說,自從守夜開始,就沒見過外孫子,手機裡的視頻看了一百多遍了,想孩子啊。

守夜人溫暖著夜歸人,全市一個個卡口,一個個小區,是這些人在辛苦堅守,請善待他們!

頂風冒雪守卡口

4月20日,我市突然大幅降溫並伴有雨夾雪,室外格外冷,抗擊疫情的一線防控工作者,即便穿著棉衣、套著雨衣,也凍得渾身發抖。

喇嘛甸鎮全體黨員幹部、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時刻保持最佳“戰時狀態”,盡最大可能把疫情輸入風險,降到最低。各村(居、管)委會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志願者在各疫情檢測卡口,對進入卡口的居(村)民逐一進行測溫、掃碼,顯示數據正常後,方予以放行。

對於不戴口罩、不配合測溫和掃碼的群眾,值守人員按規拒絕其出入;對離開卡口的人員、車輛進行細緻檢查、體溫測量,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當日,記者看到,卡口值守的工作人員,已經成了“雪人”,他們來不及抖落身上的雪花,來不及進屋喝一口熱水,卻時刻關注著每一個從卡口通過的百姓。他們來不及加件厚實的棉衣,來不及進屋暖一暖早已凍透的身體。一位工作人員說,關鍵時刻,不能有絲毫懈怠,疫情關鍵時期,大家都要加把勁兒,一起扛過去。

記者夜訪∣風雪守夜人,你們辛苦啦

責編:德娜 審核:代寶柱 監製:芊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