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紅色“引擎”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蕭縣王寨鎮緊緊圍繞“抓好黨建促扶貧”的工作思路,積極將黨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增強群眾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而有力的組織保障,使黨建真正成為脫貧攻堅的動力“引擎”。

讓組織強大起來,使脫貧更有保障

該鎮黨委找準找實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堅持以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圍繞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動、基本保障,堅持抓兩頭帶中間,著力擴大先進黨支部增量、提升中間黨支部水平、整頓後進黨支部,使每個黨支部組織力明顯提升、政治功能明顯增強、履職能力明顯提高,目前全鎮14個村級黨組織班子健全、制度完善,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建立完善了黨建理論學習機制,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把黨章和脫貧攻堅政策理論作為全鎮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同時,鎮黨委將“學習強國”平臺打造成指尖加油站,在全鎮範圍形成相互學習、互相促進的良好學習氛圍,牢固樹立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讓組織更優化,使攻堅更有活力

踐行“創新的目的不僅是形式上的改進,還要在工作落實上更有效”的理念,該鎮黨委在創新脫貧攻堅工作思路謀實效、改進方法提效能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為解決貧困群眾學習難以集中、難以傳送資料的難題,王寨鎮在全市率先開通了“網絡直播間”,建立了“王寨微平臺”微信公眾號,兩年來通過網絡培訓黨員2000餘人次,共推送各類學習材料信息420餘篇。同時率先提出了為民服務“兩真兩快三保證”的新要求,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的綠色通道,涉貧信訪工作被評為全市“三無”鄉鎮。為解決年老體弱的黨員學習難的問題,王寨鎮為老黨員配發“聽書機”,把黨章黨規、十九大精神解讀等材料製作成音頻錄入其中,方便黨員隨時聽著學,為此該鎮在全省黨員遠程教育“雙創雙爭”活動中獲得省級示範站點的榮譽。在組織工作創新優化提升的引導下,該鎮開展的孝善扶貧、扶貧成效“算大賬”、扶貧工作標準化等創新性工作均被省、市、縣各級領導充分肯定並推廣。

讓黨員更有擔當,使攻堅更加務實

“要幹就要幹成,要幹就要幹好。”王寨鎮黨員幹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優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全鎮黨員幹部以支部為單位形成了一個個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工作隊”。全鎮建立了“扶貧集中活動日”制度,在集中活動日期間由扶貧工作隊、村書記、黨政班子成員帶頭開展“面對面說扶貧”活動。

脫貧攻堅任務艱鉅、使命光榮。為讓全鎮貧困人員早日實現真脫貧、能致富,為群眾找準脫貧致富的康莊路,王寨鎮黨委組織開展了“大走訪、大調研”,黨員幹部逐村調研,找問題、謀出路,共為全鎮梳理出12條發展思路,為每個村提出指導性發展意見。

在全鎮黨員幹部的努力下,王寨鎮精準發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脫貧攻堅成效明顯。2014年,全鎮建檔立卡6496戶14366人,4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17.25%,高於全縣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底,貧困人口減少至669戶1123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42%,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同時,農村面貌明顯改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脫貧攻堅以來,完成道路建設190餘公里,實現了自然村通硬化水泥路,擴建了王寨鎮水廠,解決全鎮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實現了網絡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