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由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測算,東經122.4°,北緯30.1°,是祖國大陸最東邊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在電影《後會無期》中,生活在這片島嶼上的年輕小夥在此告別親人、朋友、過去和自己,逃離熟悉,走向未知,就如生活中的你和我。

旅行是一場豔遇,最後我們遇見了自己。

今晚,我們去聽聽這座寂寞小島的聲音——東極島。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乘快艇上島的感覺,就像咱們小時候坐加強版的搖搖車,海浪兇得很,如果站不穩,隨時會被不留情的浪花打溼。還沒上島,遠遠地就有一座舉著火把的“自由男神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嘿跟你講啊,聽說這個男神叫陳財福,在兩百多年前的某個夜晚,他的漁船在東極洋麵觸礁沉沒,不過,擁有一身好水性的他游上岸幸了存下來。之後每逢霧夜天,善良的他都跑到山上,點燃火把,提醒漁民上岸避風。後來不知怎麼的,連續半年那座山上都沒出現過火光了。膽大的漁民上山查看,在上頭髮現了陳財福的遺體,這才知曉他一直默默為漁船點火照明。為了紀念他,漁民們尊稱他為“財伯公”,後人還在他點火的地方立起了一尊高大的財伯公塑像。在這樣民風淳樸的小島,原來,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座燈塔,為與暗夜、汪洋對抗的離人提供一絲寄託與希望。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東極島,其實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一座具體島嶼,而是浙江舟山東極鎮所轄島嶼的總稱,主要由廟子湖島、東福山島、青浜島、黃興島四個住人島組成。位於最遙遠最東面的東福山島,才是人們所說的“東極”,相傳這裡是秦時三千童男童女下東海,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駐足地。

在這座常住人口不足50人的偏遠小島,到處是依山而建密密層層、起起伏伏的石屋,面朝大海,多處石屋已經荒廢,被爬山虎包裹,行走其間,彷彿置身於中世紀的油畫中。偶爾能遇見幾戶人家,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慢悠悠的做著自己的活計,他們不願意像年輕人那樣去海的另一面開拓自己的事業,而是紮根小島,過最平凡適己的生活。城市就像圍城,外邊的人想進來,裡邊的人想出去,他鄉無法融入,故鄉無法接納,夢裡不知身是客,但願此心安處是吾鄉。我的朋友,走了這麼長的路,你還記得最初想去的地方嗎?不知此時此刻的你,是在溫暖的小家裡,還是和我一樣,走在漂泊的路上?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四點十分我摸黑爬上日出觀測臺,這裡是新世紀第一道曙光的照射點,五點零七了,翹首以盼的第一道曙光卻被不請自來的大雨給撞飛了。聚守日出的人群一鬨而散,我藏不住滿臉失落和遺憾,身邊一位阿姨安慰我說,“其實等待日出的過程比看到日出更有趣”。重要的也許是那份期待著的心情。你說對吧?

由於大霧和颱風天,所有離島的船隻都停航了,如果我有多一張船票,你也走不了,咱們索性去尋找東海第一哨燈塔吧。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燈塔所在的地方,既是大陸的盡頭,也是大洋的開始,它永遠以海為背景,遺世獨立,遠離繁華與塵囂,似乎還擁有打破時間的魔力,千百年間人來人往,見證著滄海桑田。

你可知道,世界上第一座燈塔出現在公元前270年,由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主持修建,為進入亞歷山大港的船隻指引方向,這就是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蹟的亞歷山大燈塔。這座燈塔屹立了1500年,最終在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在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中,有一座站在世界盡頭的燈塔,在離家最遙遠的地方,去過阿根廷烏斯懷亞的人說,在這座燈塔下靜靜地坐一會兒,能看開生活中所有無法釋懷的事,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一切都可以重頭來過。

你我都是漂泊大海的漁人,家是燈塔的方向,能夠開開心心在外面闖蕩,因為知道有人在等我們回去。只要心中的燈塔不熄滅,就能沿著航線繼續航行。


這是韓寒口中祖國大陸最東邊的“純潔之地”


黑夜肆意擴散,閉了眼,醒來之後,又是全新的一天。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