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严重过剩,全球最大买家的中国要借机确立采购议价话语权

商品买卖的金科玉律是供需关系理论,说的是在原料供过于求时买方具有议价的话语权,这时的大买家通过采购量大都会获得低于市场均价的采购合同。在原料供不应求时卖方具有议价的话语权,卖方会获得定价的话语权。

但是,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在我们身上,许多年来竟成了悖论。坊间流传的“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竟是真的,而且存在了许多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那些靠野蛮竞争起家的老司机们一直记得八国联军的战术,一致认为天朝是人傻钱多的“肥羊”,一遇到中国的企业便摒弃了嫌隙,一致对华,狠宰一通。另一方面是我们本性儒雅、缺乏自信、盲目媚外、不会亮剑,还紧拉着道光咸丰帝的衣襟,唯唯诺诺,只会在家生闷气。

现在,中国国力已经是世界第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同时也成为了原油、天然气、矿石甚至包括芯片、高端设备部件等原材料及设备零部件最大进口国。是世界上资源输出国和技术领先国的最大采购商。我国本该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相应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然而却一直没有声音。

最近,新冠疫情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需求陷入停顿,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原料市场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供大于求的惊鸿局面,WTI原油期货交割出现了反常理的倒贴价。更恶心的是,我国国有银行还变成了韭菜,这就是没有话语权的地位。

多方预计,原油的这种局面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即使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也会发生全球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这应该是国内企业获得话语权的最佳时机,更是考验国家和企业家的智慧的关键时刻。能否一举翻身,从此摆脱处处挨宰的被动局面,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国际原油就是第一道考题。

不过,国际市场上豪强林立,高手云集。要想获得一强席位,既要有信心决心,也要有谋略战术。我们现在有全球最多的美元储备,人民币也被许多国家看好,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我国有30%多的自产油能力,有产油大国的长期合约,在海外有稳定的油田份额,不惧会被强盗再掐住脖子。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利器,要充分加以利用。

首先我们要冷静沉着,不要看见眼前蝇头小利就自乱阵脚,不要急于出手洽谈购买。官方应该公开宣布我国的原油生产正常,战略储备高位,国内消费不旺,即使想买也没地方装。这也是事实

第二要判定趋势,利用业内人士、业内协会、业内媒体等发声,表达出长期原油看空的判断

第三宣布大力推进新能源战略。推进淘汰老旧小产能

第四公开宣传将严格执行之前与我国有长期原油供货协议的合同,不会见利思迁,树立重合同守信誉的形象,暗示我们没有大量抄底的想法

同时宣布将优先选用在国内的期货交易所交易


然后

选择最适合的采购方和采购方式

然后

利用已经清空的储罐

再然后

谋定而后动,不战而屈人之兵


国际原油严重过剩,全球最大买家的中国要借机确立采购议价话语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