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自深圳龍華“二線拓展區”十年前喊響“宇宙中心”名號,將福田CBD劃為“龍華南”,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始終未出現得力接棒者。不過,這個情況或許正在改變!

2019年11月1日,東莞金地斥資22億元斬獲寮步城軌站地塊,此後把拿地目標鎖定TOD。

深晚一兵時評(公眾號ID:swyb1201)在與東莞金地某位高層聊到此話題時,詢問金地緣何對TOD和軌道情有獨鍾,是否已將TOD模式作為主攻方向?對方未做正面回應,只是提醒關注一下寮步地塊近況,那裡可找到答案。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金地寮步地塊結果

筆者揣測,雖然TOD可能不會成為金地唯一選項,2019年11月5日南城CBD巨無霸地塊競拍曾出現金地身影,但最近幾次成功拿地,2次TOD,1次近軌道站點,已經非常清晰地表露出其戰略取向

灣區戰略,基於TOD的想象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印發,城市融合大勢所趨,要素流動至關重要。人,作為其中最為核心的要素,流動起來靠什麼?

  • 軌道促要素高效流通

2月5日,東莞市人民政府網發佈《東莞市交通發展白皮書》,給出了明確答案。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打造國際一流大灣區,40年前從深圳蛇口叫響的“時間就是金錢”,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控制和壓縮通勤成本,是加強人這個要素流動的強大動力

《白皮書》將總體發展目標確立為“到2030年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品質交通城市”,表明推進人員、物資等要素的高效流通是關鍵,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成為重要前提。

東莞位於大灣區幾何核心,目前擁有廣深港高鐵、廣深鐵路和京九鐵路等3鐵總里程108公里;莞惠城際運營總里程103公里,其中東莞段67.7公里;穗深城際鐵路正線總里程74.0公里;城市軌道2號線運營總里程37.8公里,建成高鐵樞紐一座、普鐵樞紐三座、城際樞紐多座。

建設外聯內暢的大交通格局,促進各類要素在灣區內部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跨區域產業鏈合作,東莞提出交通發展5項目標,包括市核心區通過快速軌道到達灣區核心城市中心區不超過60分鐘;中心城區內部85%的全方式通勤時耗不超過30分鐘、機動化通勤時耗不超過45分鐘;

軌道交通站800米半徑覆蓋人口崗位不低於5萬等。

《白皮書》明確了未來十年交通發展目標、戰略,提出了眾多行動,促進東莞由鐵路通道型向樞紐型轉變,優先建設具有始發功能、靠近中心城區的高鐵樞紐,廣深第二高鐵、廣深磁浮高速、贛深、深茂高鐵、佛莞城際、中南虎城際、深惠城際等一系列重大軌道交通工程隨之而來。

加上《東莞市軌道交通網絡規劃(2035)》“到2035年,東莞將形成軌道交通線路12條,共473公里”規劃目標,東莞軌道時代已款款而至。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 催生TOD模式

軌道工程催生出眾多軌道站點,有利於東莞全面推行TOD模式。《白皮書》中提及TOD共計5處,包括“有序開展軌道交通網絡規劃、近期建設規劃、軌道及樞紐詳細規劃(TOD規劃)”、“基於TOD規劃設計原則,合理規劃利用土地,促進人口和就業崗位合理分佈,引導人口向城市中心和大中運量公交走廊適度聚集”、“加快TOD綜合開發建設,充分利用軌道站場優勢、籌集軌道建設資金,實現軌道交通事業長遠可持續發展”,及“建立TOD綜合開發‘多層實施、利益平衡、社會共贏’機制,推動‘軌道+物業’‘軌道+社區’示範項目建設”等。

TOD模式,系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規劃一個居民或者商業區時,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種非汽車化的規劃設計方式。

在全球主要國際大都市中,TOD模式非常盛行。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香港西九龍

,包括ICC、圓方所在的區域,因為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成為典型的成功TOD模式,誕生了擎天半島、君臨天下、凱旋門、天璽等超級豪宅,成為全球貴重資產高地。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香港西九龍

日本東京的二子玉川站則開創了田園TOD成功範例,片區開發遵循“城市與自然”理念,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催生了東京著名的富人區世田谷區。

在深圳,TOD模式也大行其道,最經典莫過

深圳北站,叫響“宇宙中心”名號的地方。廈深高鐵+廣深港高鐵+地鐵4號線、5號線,奠定交通樞紐地位,因此規劃出的北站商務區引發周邊片區開發提速,房地產火爆一時,房價升勢迅猛,出現10萬+新盤。百年老站平湖站,也因為增加地鐵10號線的接駁,而已規劃為超大規模的TOD,建設工作已拉開帷幕。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深圳北站商務區TOD規模

  • 城市進化,人城和諧共融

TOD模式的興起源於軌道交通,沿軌道在城市形成一個個新中心。這已經改變以往城區高度聚集、資源高度集中的弊端,包括城區擁擠、搶佔資源所衍生的城市病,及城市運轉效率降低等

新型TOD社區,將會圍繞一個或多個核心優勢展開,對豐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功效極大。以寮步城軌站TOD為例,不僅僅只是軌道站上蓋,還規劃有旅遊、文化、商業等設施,規劃區域內擁有自然水系,有利於居民的生態健康。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寮步站TOD規劃

如上所述,軌道站點成為TOD模式核心載體,圍繞之的社區、商業開發,自然成為房地產開發必須緊盯的下一個“風口”,成為主導大灣區房企戰略的不二法門,也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人居的主流方式

雙心走廊,都峰薈萃

金地在寮步地塊的開發上,對TOD模式進行了全新探索。該塊用地已確定案名為【保利金地領峰】,計劃打造為“TOD立體城市”。寮步站TOD具備成為“宇宙中心”的潛力!

  • 區位:雙心走廊!

該項目所依託的寮步輕軌站,並不在“二主六輔”軌道樞紐之列,但卓越的區域位置,難掩其打造TOD典範鋒芒。對於城區片區和松山湖片區產業人口來說,其重要性等同於城市中心。這與當年龍華和福田的關係極其類似,而且兩者距離更近。

這裡在東莞“三心六區”城市格局中,屬於城區片區寮步鎮,介於城區片區和松山湖片區“雙心”之間,城市黃金幹道松山湖大道旁,距離南城CBD、松山湖CBD均近在咫尺,很容易就樹立起“雙心”走廊封面形象,成為松山湖大道上的人居新名片

在《東莞市寮步鎮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0年)》“一心四軸多組團”空間格局和九大功能片區劃分中,佔有松山湖大道發展軸和寮步TOD站點周邊綜合發展片區區域發展利好。

同時,寮步鎮“十三五”規劃也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松山湖大道城市創新軸建設”,推進松山湖大道兩側片區開發,加速莞惠城軌寮步站TOD項目、市籃球中心周邊、蟠龍路等重要城市節點規劃建設,著力打造這條具有重大引領意義的城市經濟發展軸。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松山湖

  • 軌道:雙城際、雙地鐵

莞惠城際軌道在此設有寮步站,目前1站東城,2站南城,1站松山湖,併疊加廣惠城際鐵路運力,規劃有地鐵7號線、8號線換乘,“雙心”高端產業人口匯聚。四軌匯聚,進行TOD規劃設計水到渠成。

2018年,市府工作報告提出,抓好穗莞深軌道銜接工作,適時啟動寮步高鐵始發主站規劃,寮步站有望迎來廣深第二高鐵,未來或將成為東莞市體量最大、影響最廣、地位最高的交通中心。

  • 規劃:TOD引領

目前,寮步專門針對寮步站及其周邊,推出TOD綜合發展規劃。

按照規劃,寮步站TOD打造集

文化、體育、商業、旅遊、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軌道站點綜合體,並加快商業、居住等城市服務功能培育,依託周邊優質的旅遊、文體、生態資源打造城鎮優質宜居示範地區,最大限度提升站點周邊土地價值。

2019年11月1日,寮步站TOD片區同時掛出2塊用地,金地和保利各獲得其中一塊的開發權,意味著寮步站TOD建設大幕已經開啟,金地領峰作為其中的一塊,將以“TOD立體城市”形象率先入市

眾所周知,東莞城區發展用地已到捉襟見肘地步,可開發用地不多,核心區域則多為產業發展用地,主要是滿足產業、商務需求,軌道站點附近更是存在土地供應和居住空間兩難兼顧局面。所以,寮步站TOD之於居住需求的滿足,示範效應非常明顯。高鐵始發主站地位,會強化這個效應,與當年龍華“宇宙中心”何其相像。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寮步TOD整體區域規劃

  • 配套:交通+公園+商業+教育

不過,當年龍華“宇宙中心”崛起之時,配套條件可相對較弱。寮步站TOD片區除了形成東莞CBD和松山湖CBD左擁右抱之勢,目前近享配套之優也值得大舉進入。

從莞深高速上屯出口進入寮步的朋友,或許對東莞銀行籃球中心印象深刻。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東莞銀行籃球中心

這只是其優越配套之一,東莞三大高等院校之一的東莞理工城市學院也選址松山湖大道旁,為這條城市幹道增添文化氣息,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已開館,另有香市公園、寮步溼地公園、佛靈湖公園、同沙森林公園可提供城市綠肺級生態供氧。至於城市生活所需的商業、教育和醫療,及寮步TOD片區規劃興建的配套設施,可用豐富齊全高端概括之。其中多數配套都在2公里範圍之內。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金地擇址打造TOD立體城市,正是看中了這裡軌道交通遠景和豐富的城市生活配套。寮步也因此吸引了除金地、保利之外的萬科、華僑城同期搶進,共同打造東莞CBD和松山湖CBD人居生活高地。

大灣區下一個宇宙中心,竟然不在深圳?

豐厚配套咫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