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咳嗽與神經發育

反覆咳嗽的寶寶,會不會情感發育更好一點?

電視劇中,體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加多愁善感,情感更加豐富。

而主觀印象中,經常咳嗽、發燒的小孩,情感更加豐富。反而,壯如小牛,更顯得木訥。

咳嗽是軀體症狀,軀體症狀與神經症狀,或許存在此消彼長的可能。


寶寶咳嗽與神經發育


咳嗽,是一種防禦性的症狀。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行為。

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症狀,由於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引起,表現先是聲門關閉、呼吸肌收縮、肺內壓升高,然後聲門張開,肺內空氣噴射而出,通常伴隨聲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異物和分泌物的保護性作用。咳嗽涉及人體許多的部位和器官。首先,在我們的人腦中有一個特殊的部位稱為延腦,它處於小腦的下方,屬於腦幹的一部分。在延腦中有一群神經細胞,並由它們組成一個“咳嗽中樞”,它們的任務是接受與“加工分析”各種可引起咳嗽的刺激,然後再向有關的神經發出“信號”,並由這些神經將信號(或衝動)傳到有關肌肉及有關器官,後者再協調一致地作出咳嗽反應。

咳嗽涉及的神經較多,“迷走神經”、“舌咽神經”、“三叉神經”等,這些神經的任務是將刺激傳入到咳嗽中樞。還有一些有關咳嗽的神經是“喉下神經”、“膈神經”以及“脊神經”,它們的分工職責是接受呼吸中樞的“命令”,將衝動傳到可以引起咳嗽的部位或肌肉,如嚥肌、聲門、膈肌、呼吸肌等,並由這些肌肉或部位的協調動作導致咳嗽的發生。上述的這種過程稱為“咳嗽反射”。

其實,咳嗽看起來“簡單”,無非“咳”一下,但它涉及人體許多的部位和器官。首先,在我們的人腦中有一個特殊的部位稱為延腦,它處於小腦的下方,屬於腦幹的一部分。在延腦中有一群神經細胞,並由它們組成一個“咳嗽中樞”,也就是說這個中樞是控制人體咳嗽的“司令部”,它們的任務是接受與“加工分析”各種可引起咳嗽的刺激,然後再向有關的神經發出“信號”,並由這些神經將信號(或衝動)傳到有關肌肉及有關器官(如下述的聲門等),後者再協調一致地作出咳嗽反應。

所以,兒童咳嗽,除非是肺結核、細菌性肺炎、氣管異物,不必太過於焦慮和擔心,這是對寶寶發育的一件好事。


咳嗽與迷走神經

那麼有關咳嗽的神經是哪些呢? 它們多是與呼吸道黏膜有關的神經,如醫生們所說的“迷走神經”、“舌咽神經”、“三叉神經”等,這些神經的任務是將刺激傳入到咳嗽中樞。還有一些有關咳嗽的神經是“喉下神經”、“膈神經”以及“脊神經”,它們的分工職責是接受呼吸中樞的“命令”,將衝動傳到可以引起咳嗽的部位或肌肉,如嚥肌、聲門、膈肌、呼吸肌等,並由這些肌肉或部位的協調動作導致咳嗽的發生。上述的這種過程醫生們稱為“咳嗽反射”。

而這裡面參與比較重要的神經是:迷走神經。為什麼很多寶寶(成人),夜間咳嗽會加重,就是因為迷走神經在夜間興奮所致。

神經科學界頂級期刊《神經元》(NEURON)近年有一篇重磅研究,提到自閉症的一個思路: 腸道菌群—羅伊氏乳桿菌—迷走神經—大腦催產素—社交行為。

這兩者的迷走神經是相同的。咳嗽,至少刺激了迷走神經。迷走神經系統在反覆的訓練,或許可以達到社交行為的穩定和提高。

所以,如果沒有肺結核、氣管異物這類情況。寶寶,冬季咳嗽,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不要,一咳嗽,就霧化,止咳、化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