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消費”現狀 市場呈現從“買溫飽”向“買發展”轉變

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方面,西安傳統消費面臨的挑戰急劇增加,疫情的衝擊更使傳統消費遭受重挫。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的變化和互聯網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新消費”的佔比不斷提升,在消費市場中作用更加凸顯,“新消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西安“新消費”現狀  市場呈現從“買溫飽”向“買發展”轉變

(一)傳統消費承壓下行

1、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商業物業趨冷。2019年,全市批發和零售業投資下降31.2%,降幅較上年擴大14.6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7%,佔比下降0.4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增長0.8%,增速回落132.5個百分點,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9%,佔比與上年持平;新建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27.5%,市場明顯看淡傳統消費行業。

2、傳統主力類零售下行壓力大。2019年,限上單位零售額中,總量位居前列的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和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增速為-5.5%、1.8和-1.8%,增速較上年分別回落8.6、17.8和15.3個百分點。

今年1-2月,全市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零售額280.21億元,下降24.9%,同比回落23.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和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合計佔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近五成,零售額分別下降42.9%、22.5%和30.7%,分別同比回落47.1、12.5、16.0個百分點,合計下拉限上零售額17.0個百分點。

3、傳統銷售業態市場萎縮。2019年,全市大型超市、百貨店、專業店等實體門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2.5%和1.1%,較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小微型企業更是下降3.9%。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傳統業態市場份額不斷縮小。

4、傳統服務業增長趨緩。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1.1%,較上年回落6.2個百分點。其中,涉及傳統服務消費的衛生和社會工作門類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門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門類分別回落15.2、8.2、11.5個百分點。今年1-2月,除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兩個門類外,與傳統服務消費相關的規模以上服務業行業門類營業收入全部下降。

(二)“新消費”持續升級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市場呈現出從“買溫飽”向“買發展”的高質量新消費潮流轉變,消費模式和場景也快速迭代。

1、從支出看,升級消費快於傳統消費。2019年,西安城鎮居民衣著消費支出僅增長4.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7.6%;而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3852元,增長6.5%,占人均消費支出的13.7%;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2519元,增長8.1%,占人均消費支出的9.0%。

2、從模式看,網絡消費快速增長,市場份額增大。2017-2019年,全市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佔限額以上零售額比重由7%增至16.9%,並保持高速增長,始終高於限上零售額增速。2019年,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421.50億元,增長21.7%,快於全市限額以上零售額21.5個百分點;佔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16.9%,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3、從時機看,疫情成為“新消費”催化劑。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快速應對市場變化,調整經營模式,利用互聯網實現快速轉型,採取線上線下結合,通過微信營銷、直播營銷、平臺營銷等多渠道銷售,無接觸送達消費者,滿足市場需求,實現了銷售的“逆襲式”增長。1-2月,全市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68.51億元,增長27.0%,同比提高17.1個百分點,快於全市限上單位零售額51.9個百分點。2月,網上零售28.70億元,增長31.3%,同比提高23.9個百分點,快於全市限上單位零售額89.5個百分點,佔全市限上單位零售額的比重高達44.0%。

圖1:西安市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增速(%)

西安“新消費”現狀  市場呈現從“買溫飽”向“買發展”轉變

4、從領域看,服務消費迎來發展新機遇。部分服務型企業加速開拓線上業務,進行數字化轉型,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逆勢增長。快遞物流、雲端健身、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網上物管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1-2月,全市規模以上互聯網、軟件服務業企業受線上服務需求增加的帶動,部分大企業5G業務加快推進,實現營業收入66.10億元,同比增長11.4%,快於全市規上服務業18.8個百分點。

西安“新消費”發展存在的短板

相對於市場對“新消費”發展的敏銳性和主動性,西安市尚沒有明確的促進“新消費”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相應的在發展上存在明顯短板。

(一)“新消費”行業融資少

有關資料顯示,從地域分佈來看,2019年,新消費行業的融資主要集中在北京,佔比高達31.24%;其次是上海,佔比18.98%。北京和上海的新消費融資數量合計超過全國的一半,緊隨其後的是廣東和浙江,分別為15.96%和9.96%,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和杭州,江蘇、四川、湖北、福建等其他地區的新一線、二線城市也有一定比例的融資。而陝西乃至西安投融資少之又少。

圖2.2018-2019年中國融資事件細分行業分佈

西安“新消費”現狀  市場呈現從“買溫飽”向“買發展”轉變

(二)“新消費”企業少

從地域分佈看,據有關資料顯示,新消費企業北京佔比第一,佔據新消費創新策源地首位,份額幾近40%;其次是上海和廣東,分別站23%和14%,京滬粵合計達到了整體創業企業總部所在地分佈的80%。此外,浙江、江蘇、四川、湖北新消費創業企業快速崛起,成為新生創業企業近年的重要總部佈局地區,新消費產業分佈呈現多元化態勢。而陝西僅佔1%,應引起重點關注。

圖3. “新消費”企業分佈

西安“新消費”現狀  市場呈現從“買溫飽”向“買發展”轉變

(三)信用機制不夠完善。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如何從法律層面、市場層面構建相對完善的數字經濟信用體系和規範,開展數字技術治理,是促進“新消費”健康發展亟待解決的前置問題。

(四)基礎建設相對滯後。

一是對標國內智慧城市發展領先的杭州而言,我市在5G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人工智能等運算基礎等消費升級的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礎設施方面還亟待加強。二是現代物流業發展參差不齊,影響供應鏈效率提升。物流服務是構成“新消費”的核心底層要素之一。一方面,物流企業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集約化水平不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較低等現象;另一方面,缺乏大物流整體協作體系,物流企業協作融合度底,制約消費升級。

(五)供給創新不足。

消費供需匹配度還有待提高。有關資料顯示,我市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買外地產品的數量遠大於購買本地產品的量,海外購買量的也持續增長。除生鮮水果外,本地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產品及產品系列供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未能形成明顯的產業化優勢。教育科技資源產業化也相對不足。本地“新消費”市場基本被總部在“北、上、廣、深”的連鎖品牌佔領。供給結構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要。

數據來源:西安市統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