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義相析奔頭條(09)

有人說悟空問答,是一個經歷、學識、見識、智慧的檢驗和釋放。或者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的一種交流。竊以為沒有那麼複雜與深奧,只有和玩鬥地主、下象棋、打麻將一樣,遊戲而已,問者挖空心思,答者搜腸刮肚,觀者費眼淘神,姑妄問,姑妄答,姑妄觀,圖一樂趣也。

——題記

問:有沒有覺得自己很一無是處?


答:感覺自已一無是處時,情緒是相當低落的,要麼受到打擊、受到諷刺挖苦、遇到挫折和失敗。對自已產生了懷疑。越是這時候,越要堅強,要堅定信念,要“貴有自知之明”。要記起大家曾表揚你什麼、佩服你什麼、羨慕你什麼。同時找自身短板,找一塊是一塊,有一塊動腦子補一塊,今天不行有明天,重在堅持,變缺點為優點。鍥而不捨的做下去,你不僅減少了短板,縮小了差距,自信心、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如果沒有這場疫情,能放棄工作這麼久陪父母嗎?

答:本次疫情給中國家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團圓機會。冠狀病毒硬是將春節三天年改變成了三十多天,把國家規定的七天假增加了幾倍。往年,在外工作的人們三天年一過,就匆忙告別父母,回到工作所在地。臨別時卻依依不捨,父母甚至拭淚送行。庚子春節讓大家在家玩足了,盡情享受著父母的愛,徹底走進老人生活,細緻瞭解了他們身體、精神狀況和生活習慣。同時父母也觀察著兒女們的一舉一動,優缺點暴露無遺,彼此拉近了相敬相愛的距離。給大家留下了一輩子特殊的闔家幸福的美好記憶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真正善良的人,是從善待家人開始,否則都是以善為名搏聲望,對嗎?


答:對。善良,有先天成性,更有後天家教成習慣。善良是人的本性釋放,並不是見客發貨,給一個不給一個。善良首先是在家中體現,尊敬父母,和睦兄弟姐妹,善待親朋好友。進入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參加工作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進入社會溫良禮貌,處處謙虛謹慎,語言平和,落落大方。真善良是一視同仁的,是裝不出來的。硬裝早晚會露餡。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人們常說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不會再壞了,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答:認同。已經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再下就沒地方可去了;已經到了地獄,就沒什麼可怕的了。心情反到坦蕩了。此時此刻,每前進一步,就是希望、就是收穫、就是勝利、就該知足、就該喜悅。放下一切包袱,加速努力吧,更美好的時光等著各位吶。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一個月闖紅燈十五次會怎麼樣?


答:一個月內闖紅燈十五次,要麼是醫生大意了,沒查出來眼神有問題;要麼你可能是悶得著急,想重新學習交通法規;要麼是厭倦駕駛車輛了,故意為之。無論怎樣,闖紅燈很危險。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安全第一!你和大家的生命都是最寶貴的。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現在這個社會有什麼天天讓你高興的東西?


答:太多了:一是國泰民安,居家出門,都有安全感;二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不愁衣、食、住、行;三是教育條件趨好,孩子們不愁沒學上,高中以下為義務教育了;四是不愁沒錢掙,全國經濟快速發展,到處卻缺勞動力,原來是企業選工人,現在是雙向選擇,農民工也有了做工自主權;五是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人均健康率、人均壽命均大幅提高;六是退休了國家發退休金,花錢不求人,不給子女找麻煩。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農村人的思想就是有地就有吃的老思想,該怎麼做出改變?


答:我覺得農村人的思想是對的:“民以食為天”。土地丟不得。“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試想全國農民都不種地了,糧食從哪裡來?農村家裡不庫存糧食,遇到災年、荒年怎麼辦?經濟發展是曲線前行的,農民打工畢竟不是固定工作,拿的也不是固定工資。得兩手抓,一手抓掙錢,一手抓種田。這次冠狀病毒疫情就提醒大家:不能出門打工,有糧食起碼生活有保障。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和睦的家庭從來不是“三觀”不合,而是不計較輸贏對錯,你怎麼看?


答:家庭和社會一樣,要想和睦相處,首先要有一個有威信、慈祥、善良、公正的家長。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下,樹立良好的家風如忠、孝、禮、義、信等,監督和約束著每個家庭成員的思想、說話和行為,尊老愛幼,對人禮貌,互相理解謙讓,說話和氣,獎勤罰懶,幫助弱者。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將錯誤剷除在萌芽之中,防微杜漸。長期堅持,家庭一定會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在疫情環境下,你是如何避免孩子看電視的?


答:孩子要分年齡段,學前班為一段,一般是兩歲到六歲;小學生為一段,七到十二歲;初高中為一段。在疫情環境下,避免孩子看電視的方式:


學前班:與孩子共同商量每天看電視時間,雙方嚴格遵守,平時關掉電視;


小學至初高中:簽定協議,嚴格把關。白天網絡學習、複習各科作業,(大人儘量不開電視)晚飯後看電視兩小時,準時就寢。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疫情之下的考慮,請問人為什麼要有敬畏之心?


答:敬畏之心是約束人的道德和行為的“緊箍咒”,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歷朝歷代勞動人民生活實踐,用血淚甚至生命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如果不聽諄諄教誨,非要丟掉“敬畏之心”,就是自行解了箍子,“不聽老人言、不聽聖賢言,吃虧在眼前,災禍在眼前。”這次疫情就告誠我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吃不得的東西,千萬別再捉、再賣、再烹、再吃了。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最近讓你感受最深的道理是什麼?


答:最近讓我感觸最深的一是個人渺小,特別在冠狀病毒疫情面前,不論經濟基礎,不論老、中、青、少童年,不論尊卑,不論文化高低,在疫情面前“一視同仁”,毫無招架之力,只有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萬眾一心,才能戰勝疫情;二是個人危害的可怕。一個人不小心染上病毒,會以幾何數人傳人,能毀滅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個縣、一座城市甚至整個民族。所有,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祖國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三是共產黨是大救星!“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歷史上曾出現過“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畫面,是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了血吸蟲病。這次疫情,若不是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果斷命令,精準施策,不知中國要失去多少家庭,我們要失去多少親人。因此,億萬人親身感受,心明眼亮。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宅在家裡天天吃喝睡的,反而瘦了,這是為啥?也沒有以前精神?


答:宅在家裡天天吃喝睡,減少了運動量,減少了新陳代謝,白、黑陰陽顛倒,打亂了長期形成的習慣,身體出現了紊亂。時間長了,人會萎靡不振,頭昏眼花。所以,儘管宅家,還是要保持平常的作息時間,想法設法鍛鍊身體,不妨經常從臥室到客廳、廚房、衛生間、陽臺多“旅遊”幾趟,反正也不收門票。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婚姻最大的殺手是什麼?


答:婚姻最大的殺手有:感情殺手,兩個人“同床異夢”,天天打鬧,勢同水火;經濟殺手,一旦家庭經濟發生了危機,且無法扭轉,一方堅守不住,“大難來了各自飛”;三是婚外殺手,第三者插足會直接撼動夫妻感情基礎,控制不住會扭頭分飛。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有人說孩子跟爺爺奶奶比跟姥姥姥爺親,這種說法對嗎?

答:孩子到底跟爺爺奶奶還是跟外公外婆親:雙方都有血緣遺傳,看誰和孩子接觸的多、關心的多、愛護的多。如果是爸爸媽媽照看孩子,很少和雙方長輩來往,不僅要看孩子爸媽是平時是怎樣灌輸誰親誰疏,因為大人觀點能左右孩子思想。還要看雙方長輩是否和孩子交朋友,誰是朋友家喜歡誰。現社會與從前也有區別,以前雙方長輩孩子多,難免顧兒不顧女,並且還會牽扯到財產分配,這樣孩子就對外公疏一些,對爺爺親熱些。而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雙方長輩不存在顧此失彼,所以你好就親近你,不好就疏遠你。由此可見,先愛幼才能得到愛老。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問:今天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答:才進入《今日頭條》沒幾天,興趣所至,正是摸索、學習階段,連續幾天忙著找題,搜腸刮肚、斟字酌句的回答悟空提問呢!感到“嘴尖皮厚腹中空”,“江郎才盡”了。


疑義相析奔頭條(09)

更新於 03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