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版社《植物在想什麼》入選首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

本網訊 (記者閆松)4月23日

“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活動由國家生態環境部主辦,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承辦,旨在引導公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價值觀念,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意願,進一步增強行動自覺和行為習慣。首屆評選面向全國各出版機構、公眾、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系統徵集推薦圖書296本。歷經嚴格篩選、初評、網絡投票、終評等階段,從中向公眾推薦10本生態環境好書。

海南出版社《植物在想什麼》入選首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

《植物在想什麼》

《植物在想什麼》是法國植物學家雅克•達森的榮譽之作,由海南出版社於2018年10月引進出版,曾入選國家圖書館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科普類圖書。該書作者如一位導遊,通過循循善誘的筆觸,帶領我們重新審視植物,重新與大自然接觸;帶領我們一起走進植物的內心,探究植物的神秘面紗,揭開植物與生物之間的溝通能力,講述人類對植物感知和認識的演進過程。

海南出版社《植物在想什麼》入選首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

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系列圖書

《植物在想什麼》是海南出版社“科普名家經典”書系中的一種。自2007年始,海南出版社開始抓住科普圖書的風口,從大眾的科學疑問之處入手,策劃推出了“科普名家經典”書系,其中由4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推薦的《愛因斯坦的聖經》、量子物理代表作《尋找薛定諤的貓》已成為經久不衰的長銷書。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學教授、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的《魔鬼出沒的世界》,不但獲得過吳大猷科普著作獎,還榮獲“改革開放30年30部優秀科普翻譯圖書”。

十餘年間,由海南出版社策劃的“科普名家經典”書系持續為讀者傳遞著科學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理念,一種求索精神”的觀念,不斷收錄補充經典名家科普著作,比如蓋瑞•祖卡夫的《像物理學家一樣思考》、斯蒂芬·古爾德的《自達爾文以來》、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以及理查德•道金斯的《上帝的錯覺》和戴維•費爾津《霍金的宇宙》等。這些著作對大師們的科學思辨精神進行了清晰而明確的展示,有助於開啟讀者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懷疑精神,提高讀者自身的科學人文素養。

近年來,海南出版社新開闢的“青少年科普”系列中的《數學的故事》《神奇的數字零》《像數學家一樣思考》等都受到了市場和讀者的認可, 一些知名數學家和老師將這些科普圖書推薦給學生作為課外閱讀讀物。其中,《數學的故事》入選第六屆“少年中國——為科技插上文化與藝術的翅膀”之應讀作品,《奇妙的生命》入圍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自然好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