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旅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追求和素养

袁宏道乃万历二十年的进士,荆州公安县人,善诗文,后人将其文学流派称为公安派。

文人往往好游,袁宏道亦如斯。话说那一日,袁宏道去安徽休宁县游玩,时山上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所谓旅游,要看的便是这市井气象,民间风俗,袁宏道游兴大发,随着人群往里走。不多久,行至一座亭前。那是一座八角玲珑亭,精致典雅,与江南之山林天然匹配。可再仔细看,着实大煞风景。此亭的正面,柱子上镌刻有一副楹联,红底黑字,大方而有格调,却被人刻了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好山好水好景,某某某记之”等。

在古代,旅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追求和素养

袁宏道见状,游兴顿失,心想既是好山好水,何忍出手破坏?心念未了,见有个汉子,在地上拣了块石粒,咬牙切齿地在楹联旁边刻下了“孙小二到此一游”,刻完之后,似乎对“墨宝”尚有不满,又蹲下,咬牙切齿地在旁边刻下一行小字,“万历二十五年秋”,这才心满意足,微微一笑,转身要走。

袁宏道着实看不惯,走上两步,叫住那人,问道:“你是哪里人氏?”

那孙小二上上下下地瞟了袁宏道几眼,道:“徽州孙小二是也,你待若何?”

袁宏道指着楹联下所刻的字,斥道:“好端端的景致,平白让你糟践了,你竟忍心?”

在古代,旅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追求和素养

孙小二嘿嘿怪笑道:“你又是哪个,来管这闲事?况且这亭子上涂鸦之人又非独我一个,怎不见你早些来管?”

袁宏道为之气短,然与这等无赖辩论,又无益处,只得转身下山。后专门写了篇文章说此事:

徽人好题,亦是一僻。仕其土者,薰习成风,朱书白榜,卷石皆遍……青山白石有何罪过,无故黥其面,裂其肤?吁,亦不仁矣哉!

时徽商正盛,安徽一带,从商者众多,商人也早已不是低贱之民,故民众不再以读书为唯一出路,竞相从商,唯钱钞多寡论英雄,钱袋子鼓了,读书人少了,以戏谑低俗为乐,才有景区涂鸦之举。实际上不只安徽,全国但凡有游人之处,无不留有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之奇景。

在古代,旅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追求和素养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张京元游西湖时,见湖心亭的牌匾上竟然刻满了字,好好的景观,简直不忍卒睹,怒道:“安得借咸阳一炬,了此业障!”意谓恨不得借当年项羽烧阿房宫之大火,把湖心亭烧了作罢,眼不见心不烦。

以上种种,可见旅游虽是文雅事,由于参与者众多,泥沙俱下,多现不雅之举。也怪不得文人墨客恼怒,自然景观,天地所造也,人文景观,历史沉淀也,无论是哪一种,均不可复制,无法再造,蓄意破坏,形同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