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知乎熱門帖“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爸爸還覺得無所謂。我要怎麼緩解崩潰情緒?”裡

,網友說:我正在洗澡(成年女孩),爸爸沒有敲門就直接推門進來了。雖然我很快關上門,但身體已經被他看了個遍。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我懷疑他是故意的,他卻說不知道我在裡面,還說我們是一家人,被看一下又能怎樣。

我很難受,躲在房間裡哭,媽媽不理解我,在門外大聲嚷嚷,還讓我爸以後不要理我,她也不想看到我。

這件事最後就成了我的錯,他們覺得我不該為此發脾氣,不管他們怎麼對我,都應該包容他們。

網友評論兩極分化,站父母的表示女孩無理取鬧,你們是一家人,爸爸既然說了不是故意的,你就沒必要揪著不放手。

站女孩的表示女孩父母不懂得尊重她的隱私,應該給女孩道歉。

其實,這件事關鍵不在“父母是否要道歉”,而是父母不成熟的行為深深傷害了孩子。

女孩還表示“最近跟爸爸有矛盾基本他一回家就愛找我的茬”、“父母從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總喜歡把錯誤歸到我身上”、“他們認為不管他們如何對我,我都要逆來順受。我不能有情緒,應該每天快樂,不然就是錯的。”

女孩父母的上述行為屬於典型的“情感不成熟”,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難關注到孩子的感受。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美國心理學家琳賽·吉布森20多年來專門研究和解決不成熟父母問題,為此著有《不成熟的父母》一書,幫助孩子識別情感不健康的父母,並改善負面影響,與情感成熟的人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琳賽·吉布森是心理學博士,20多年來專門研究和解決不成熟父母問題,對不成熟父母的破壞性本質和長遠影響有深刻洞察。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在《不成熟的父母》裡,琳賽·吉布森用真實豐富的案例,告訴我們情感不成熟父母的特點,情感不成熟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以及成年的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重建關係和生活,實現自我救贖。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一、情感不成熟父母的特點

1、 以自我為中心

電影《梅奇知道什麼》裡女孩梅奇的父母就是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兩人離婚爭奪梅奇,卻以繁忙為由,把梅奇分別託付給自己的男女友。

需要媽媽陪伴梅奇時,媽媽把梅奇扔給男友就跑的不見人影。輪到爸爸陪伴梅奇時,爸爸把她託付給女友也不見蹤影。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他們當著梅奇的面互相謾罵指責對方,完全不考慮梅奇的感受。他們只是梅奇生理上的父母,心理上卻比梅奇還像孩子。

他們自我意識過於強烈,所以他們總覺得自己需求最大,必須先滿足自我。

就像梅奇母親蘇珊娜,年老色衰的她整日深陷憤怒情緒無法自拔,爭奪梅奇不是為了好好撫養她,只是為了和丈夫賭氣。比著給梅奇關愛,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滿足自己的好勝心。

2、 不尊重人與人的差異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喜歡獨斷專行,他們無法接受別人有不同的看法感受,並經常為此惱怒。

知乎熱門帖裡的女孩父母就是如此,他們覺得身為父母,無論做什麼,孩子都應該贊同理解,而不是反對。所以他們從來不肯承認自己犯錯,會把錯誤都歸結到女孩身上。

他們看待問題非常主觀,輕易抹殺孩子的個性特質,企圖把孩子變成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3、 缺乏同理心,且對感情不敏感

女孩為父親撞見自己洗澡而尷尬難過時,父母卻覺得她大驚小怪,尤其是女孩母親,竟然為此責備女孩。缺乏同理心的他們無法理解女孩內心的苦痛,還因為女孩的敏感而生氣憤怒。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他們經常說“因為我是你的父母。所以我可以……”,一旦你不順從,他們就會指責你不孝順,不聽話。

《小歡喜》裡宋倩就是這樣,當英子哭著對她喊出“我就是想要逃離你”時,她卻還記著指責英子“你為什麼非要考南大?”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對情感不成熟的父母而言,比孩子感受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爭氣,是否讓自己面上有光。

4、 害怕情感親密

獨立女性的小米看起來友善真誠,但跟她接觸久了,發現她的獨立裡帶著一絲不近人情。她看起來跟所有人關係都很好,但大家都表示和小米不是知心朋友。

有人幫小米一個忙,小米立馬就想著回報,她不願欠任何人情。

後來聊天得知,小米父母從小對她很淡漠,雖然他們給了小米富裕的生活,但小米卻總覺得很孤獨。小米的父母害怕情感親密,所以小米常常感到被忽視和孤獨,導致成年的小米對親密關係過度防備。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害怕表露自己最真實的感情,所以他們常常讓孩子覺得掃興。

正如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說的:”當孩子對某些事很感興趣、充滿熱情的時候,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可能會突然改變話題,或者提醒孩子別過於樂觀。”

瞭解情感不成熟父母的特點後,我們再來看看他們對孩子都造成了那些傷害。

二、情感不成熟父母對孩子的傷害

1、 孩子形成角色型自我

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說:“如果你的父母或照顧者在你的童年時期沒有在意你真實的一面,那麼你大概會清楚該怎麼做才能與他們建立情感聯繫,你會漸漸用角色型自我或虛假自我來取代真實自我。”

年幼時孩子渴望得到父母關注,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並不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年幼的孩子不能看出父母的侷限性,反而會反省自己,於是慢慢發展出這樣的信念“如果我聽話乖巧做出犧牲,父母就會愛我。”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從小渴望被愛,但父親卻對妹妹痛愛有加,對松子始終置若罔聞。

為了得到父親關愛,松子不斷嘗試,慢慢隱藏了真實自我,不斷討好父親,終於贏得了父親的一絲笑意。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但“討好別人”的信念也刻到了松子骨子裡,為了得到更多愛,她不斷卑躬屈膝討好身邊人,然而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活在角色型自我裡的孩子,不但看不到真實自我,還經常恐懼不安,害怕被人發現自己是個“騙子”。

2、 過於獨立而被忽視

被情感不成熟父母養大的孩子看似很獨立,實則內心脆弱,渴望情感聯結。

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舉了諮詢者利亞的例子:利亞從小就受到情感忽視,在治療中,她認為我很反感她的抑鬱情緒,常常為此道歉。她習慣隱藏自己的感情,儘可能滿足他人的需求。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他們善解人意,渴望情感親密,因而和情感不成熟父母在一起,常覺得孤獨,卻又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會角色顛倒,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

久而久之他們變得很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以求助別人為恥,也因此他們在社交中開始被忽視,不被給予感情。

3、 重複構建類似家庭

熟悉意味著安全,所以被情感忽視的孩子,成年後會習慣尋找類似的人,構建類似家庭。

他們不懂如何和情感成熟的人建立親密關係,也無法辨別出情感成熟的人,成年後往往也會陷入不健康的親密關係裡。

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說:“童年時期父母的忽視與拒斥會對一個人的自信以及成年後的人際關係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人們不斷重複過去那種令人沮喪的經歷,然後為自己感到不開心而自責。”

但成年的我們不再像幼時那樣孤獨無助,我們可以尋求幫助與支持,完成自我救贖。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三、成年的我們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1、 發現真實自我

當角色型自我給一個人造成的痛苦超過其帶來的好處時,人便會崩潰。而崩潰過後就是真實自我的覺醒。

首先喚醒你的真實感受,放棄“只要努力就能贏得愛”的治癒幻想

。我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歡,所以坦然接受別人的討厭。不再為了贏得別人的關注與尊重,去討好別人。

其次喚醒你的憤怒。很多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常覺得憤怒是不好的情緒,所以總禁止出現在孩子身上。

就像知乎熱帖裡的女孩,父母覺得她不該有負面情緒,要每天快樂才是對的。

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愛與恨,憤怒與喜悅,每一種情緒都合理合情。

所以我們要喚醒憤怒,當焦慮沮喪的你體會到憤怒時,說明你的真實自我正在迴歸。

第三,不再理想化父母。父母並不總是比我們聰明睿智,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客觀看待父母的侷限性,理性認知父母。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2、 獨立觀察

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說:“獲得情感自由的第一步是評估你的父母是否屬於情感不成熟的那類人。”

因而你可以參照《不成熟的父母》,來對比自己父母身上有哪些不成熟的特徵。

這之後和父母相處時,你就可以保持冷靜客觀,把自己放在局外人角度上,觀察父母的行為舉止,對那些不成熟的行為,加以分析甄別。

當你發現自己變得反應敏感時,就默默提醒自己“拋開情緒”,確保用理智言語描述父母。

和父母相處時謹記保持“觀察者視角”,可以幫你脫離情感糾葛,免受情感不成熟父母的負面情緒影響。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3、 成熟意識法

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父母》裡說:“如果你把關係暫時放在一邊,進入觀察者狀態,你就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成熟意識上。”

與父母溝通時,直接表達感受想法,無論對方是否認同,都不要介意。你無法迫使父母理解你,真正重要的是你清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你不能期待不成熟的、患有情感恐懼症的人做出改變。因而當你和父母交流時,不要設定不符合實際的目標:比如改變父母心意、得到他們關愛。

把你的目標專注於具體的問題或結果,儘量接觸父母成熟的一面。

“成熟意識法”會幫助我們有目的地觀察和父母發生的一切,而非被情感裹挾,做出衝動行為。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4、 尋找情感成熟的人的支持

要想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我們必須結交真正情感成熟的人。

首先我們要識別情感成熟的人,他們身上有這些特點

他們立足現實,很可靠

他們尊敬他人,懂得互惠

他們懂得做出回應

當你學會識別情感成熟的人之後,你就可以學著忘記舊的相處模式,探索人際關係中的新型交往模式。

生而為人,我們需要別人的撫慰和親密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勇敢尋求情感成熟的人的支持幫助,擺脫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父母不一定成熟睿智,事實上部分父母是“生理上的父母、心理上的孩子”。他們不成熟的種種行為深深傷害著孩子,卻不自知。

女兒洗澡被爸爸撞見,媽媽卻指責女兒:如何應對不成熟的父母?

幼時我們沒有辦法擺脫不成熟父母,但成年後的我們,卻可以藉助《不成熟的父母》或諮詢師的幫助,擺脫不健康的親密關係,學會自我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