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假”

父母渴望的,從來不是你過年買多少禮,往後帶他住多大的房子。

而是那句老話——多回家看看。

卻不料,中國有那麼多父母,上了年紀以後——寒心自殺。

01

劉燕舞教授曾在《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中,講過一件事。

一個留守老人病危,臨死前,想見兒子一面。

兒子聽聞後,請了一週喪假,回了老家。

本以為父親不久於人世,不料兩三天過去,父親遲遲沒有斷氣的跡象。

兒子不悅地說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還是把喪假算進來的。你這樣讓我怎麼跟老闆交待?”

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農藥,一口悶了下去。

沒一會兒,老人死了。

兒子如願所償。在7天內,辦完了喪事,然後帶上行李,離開了

如此不孝,如此行徑,真是畜生不如,令人髮指。

可報道這事的劉燕舞,在深入調查後,才發覺農村留守老人,已是哀鴻一片。

劉燕舞走訪了11個省,40多個村莊,發現留守老人自殺這事,對不少當地人而言,都不算個“事”。

某偏僻的村莊,一個69歲的老人,換了身乾淨的衣裳,坐於堂屋中間,一邊在火盆裡為自己燒紙錢,一邊喝下農藥。

紙錢燒到一半,老人應聲倒地,一陣抽搐後,死了。

某農村,一個老人,怕死後兒女不埋,在山包上,自個挖了個土坑,然後喝下農藥,毒發身亡。

村莊的老人們,不知道老人自殺的原因,卻好似又都能理解老人自殺的行為。

當地村民說:“我們這裡就沒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甚至有些村莊的村民說:人過七十,疾病纏身,孤苦伶仃,活不下去了喝個農藥,也算是正常過世。

專家劉燕舞統計發現,留守老人的自殺率,竟已超過30%。

也就說,每3個留守老人,就有一個會自殺。

02

先是震驚,再是心寒。

我們太自私,太現實,太功利了。

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裡,我們只願意關心那些欣欣向榮的事物。比如滿載希望的孩子,比如朝氣蓬勃的青年,比如能輸出最大價值的中年人。

至於老年人,則像是一塊已被榨乾的甘蔗渣,被人們踢得遠遠的,先疏離,再遺忘。

這太殘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