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在小時候,我們盼著春節,穿新衣,領紅包。春節是一年來最為讓人難忘的,吃年夜飯,放煙花炮竹,看春晚,十分的歡樂。隨著時代的變遷,信息化時代年味變淡了很多,下面我們分析分析。


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1、物質生活變好了

以前,有啥好吃的,我們都留著過年吃,家人也會選擇在那天團聚,鞭炮也在那天放盡興,紅包也在那天拿,給長輩拜年也是在那天,這不就顯得這一天最特殊?

現在,平時和朋友聚會,吃得或許還更好,親戚朋友也有手機微信,都能及時聯繫上,現在鞭炮也嚴控!這一天似乎和平日生活的差距不是很大了。每個週末回家都是這麼過的!在這種情況下,心裡怎麼認同這一天的特殊性?可不就沒有年味嘛!

傳統社會因為比較窮,大家就默認為那天的特殊就是吃的不同,大家也都記住了這個吃。所以當生活水平好了,往往過年吃的東西,平時也能吃的上,所以就無從體現過年那一天的特殊性了。

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2、功利性交際越來越嚴重

除夕那天回家跟父母吃個飯、初一到隔壁鄰舍串串門拜拜年、初二回一趟岳母孃家、初三請姑姑姐姐回家吃頓飯聚一聚,這個年就算完成任務了。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像每年規定的任務一樣。除了這些日常任務,最重要的是相互送禮,喝酒,尋找來年能合作的機會,親情少了,功利心卻越來越重。過年年長一點的就聚在一起打牌,在農村一年辛辛苦苦掙得錢,在春節期間就輸的差不多 。

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3、攀比心越來越重

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年關難過”的體會越來越細思極恐。過年回家,最怕親戚親戚朋友問三個問題:“結婚了嗎?做什麼工作的?升職了嗎?月薪多少?買房了嗎?”我家孩子剛升職,談了有錢的對象,買了套150平的房“

講真,無論你如何嚴防死守,總有親友抓緊一切疏漏,24小時360度無縫連接,身體力行地展示,什麼叫做顯擺中的戰鬥機。一系列高頻攀比組合拳下來,絕對夠你徒增幾處內傷。

於是”春節攀比綜合徵“就這樣華麗麗地產生了。然後,你還覺得,這個年過的還有意義嗎?

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還是我們越來越不重視了

4、人人時刻都抱著手機,都是”低頭一族“

以前過年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著家鄉的小吃,聊著每個家裡的大小事,嘮叨一下生活的瑣碎小事。而現在親朋好友即便是聚在一起,但是很多人都是抱著手機在玩的,都是做”低頭一族“。現在的小孩聚在一起不是給老人們拜年或者陪老人聊天,而是打王者、吃雞。

明明最重要、最想念的人就在眼前,為什麼不能放下手機好好說說話呢?世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就在你眼前,而你在抱著手機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