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五代十国,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另一个频繁更换朝代,各地藩镇割据,整个中原地区混乱不堪的年代。

与汉末相同,唐朝末期也是宦官把持政权,搞得朝堂乌烟瘴气。也就是说,唐朝已到了所谓“气数已尽”的地步。

此时的大唐,就像是风雨飘摇中的一艘破船,已经四处漏水摇摇欲沉了。

其实,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安禄山等于把大唐的天空捅了一个大窟窿。从此之后盛世不再,危机开始此起彼伏。

这就应了《三国演义》开篇那句话:”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唐昭宗

正如《新唐书》所述:“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则唐之衰亡,岂止方镇之患?盖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在这种日益颓败的形势下,便有了一如既往的官逼民反。

山东菏泽两个卖私盐的小贩王仙芝和黄巢,效仿秦末的陈胜吴广,聚众“揭竿而起“造反了!但是很可惜,王仙芝和黄巢两人都没有过硬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而且还步调不一致,最终的失败不可避免。

但是,有一个小混混朱温——小名朱三的,却因此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混入农民起义军的朱温,因为大胆勇猛,逐渐凭借自身能力崭露头角,最终把唐朝皇帝赶下了龙庭,名正言顺成为了唐王朝的掘墓人。

五代十国由此开始。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五代十国地图

这五个朝代走马灯似地变换,一堆“后“字看得人眼花缭乱: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和柴荣……

好在这个“后”时期只延续了50多年,就被赵匡胤的大宋王朝所取代,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稳定繁荣。

看罢五代十国史,我不禁联想道:为何只有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的“大宋“政权,能够成功地改朝换代,进入绵延数百年的新王朝呢?


1 朱温:征战杀伐曹操第二,无人辅佐教子无方


朱温的原生家庭很糟糕。父亲虽是个教书匠,可不幸早逝,孤儿寡母四人不得不寄人篱下当长工。自恃有才华的朱温不屑于土里刨食,一心只想学武艺闯天下。

看来他的血液里确实有父亲的智慧基因,加上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大胆勇武的魄力,终于走出了不寻常的人生之路。

天佑朱温。黄巢起义给了他绝好机会。英勇善战的他很快就在军中脱颖而出,大受黄老板赏识,很快当上高级军官。之后他又背叛黄巢投向了官军。这样做看似很有些不地道,但也事出无奈——因为很明显跟着黄老板没前途。

乱世之中,朱温的军事才华更加显山露水,行情不断看涨。他一怒之下曾企图杀了与之争锋的李克用,被告上朝堂皇帝也不治罪,只是随便安抚了下李克用——朱温人才难得呀。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朱温

从882年到904年,这二十多年中,朱温凭借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一路过关斩将步步高升,不断被加官进爵,最终成为左右时局,把第二个老板唐昭宗捏在手中,说一不二的实权派。

他不但清除了黄巢及其残部,还把唐王朝的一切反对派扫除干净。不得不说,此时的朱温已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助推器,某些地方的民众甚至为他树碑立传。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朱温:“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此时的老板唐昭宗,已成了一个象征权力的道具。他被宦官和权臣们押解抢夺着。朱温为了解救这个老板,曾经围住凤翔城两年,硬是把皇帝抢了回来。

此时,这位曾给朱温赐名“全忠“的老板,恨不得跪地磕头叫他一声爹。

朱温烧了长安,把皇帝老板带回洛阳。此时他做了一件最为残暴的事——诛杀了700多个大臣,以及皇宫里所有的公子王孙。下手狠是狠了些,但也是为了根除后患。

此后,朱温篡权登上帝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五代战场

黄袍加身后,朱温发觉自己的龙椅坐不稳。因为还有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这个心腹之患。他老子虽然一命呜呼,但这小子太厉害了。李存勖的才能让朱温嫉恨又羡慕,他不由得哀叹:我的儿子们和他比简直都是猪。

也许他确实教子无方,更由于儿子们继承了他的凶狠残暴。不但他拼了一生打下来的江山无人继承,就连自身老命也被逆子朱有珪杀了。

《新五代史》把他被杀归结为荒淫无道,这恐怕只是原因之一。《旧五代史》中并无表述他淫乱的文字。而朱温的一些积极政策,包括减轻租税,鼓励农耕等,在《旧五代史》中都有描述,《新五代史》中却是没有的。

看来欧阳修特别嫌恶朱温。他所著的《新五代史》显然放大了朱温恶的一面,忽略了他善的一面。其实,或许朱温并不是那么“渣“。

纵观朱温一生,无论与曹操相比,或与赵匡胤相比,还是与相同身份的朱元璋相比,他也绝对是战场上的英雄——军事天才。但在治国理政方面,他的才华就不能与这几人相提并论了。而且,他身边没有得力的大臣辅佐,没有及早选定可靠的接班人。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战争图

况且他征战多年,已经年老力衰,无精力再捯饬政务和培养接班人了。所以他的“后梁“政权注定是短命的。


2 四代沙陀帝王: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


沙陀人,是西突厥的一个分支。到了唐代基本已被汉化了。

被唐朝皇帝赏赐姓李的李克用,也是与朱温不相上下的军事家。而他的儿子李存勖更比父亲高出一筹,其骁勇善战攻城掠地的本事,令朱温颇为头痛。

在朱温被其子弑杀后,李存勖基本上就没有劲敌了。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李克用

他轻松收取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把契丹耶律阿保机赶出幽州之外,更使朱温那些猪狗儿子们噤若寒蝉——不久那个风雨飘摇的“后梁”就被灭了。

如此,经历十几年奋斗之后,他妥妥地称霸中原,完全实现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终于让李氏家族扬眉吐气。假如这个“李亚子”再继续下去,如同赵匡胤兄弟那般励精图治,逐个扫平南方割据的藩镇,最终统一中国也不是难事。只可惜,他半途而废了……

他的“后唐”政权建立之时,也就是为自己掘墓的开始。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李存勖

军事上无人可敌的他,政治上却是个大白痴。他自以为完成了父亲的嘱托,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无忧无虑及时享乐了。更糟糕的是,他对治理国家一无所知,也不懂任用忠臣良将。而是把唐朝那些弊端旧制统统照搬过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昏庸无能,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的后唐皇帝。他不但骄奢淫逸还重用宦官,听信谗言杀了忠臣良将郭崇韬。他痴迷戏曲重视伶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置江山社稷完全不顾。

他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谁知他的天下只有短短三年。

父亲给的三支箭他都命中了目标。而他又对自己射出了致命一箭——生生把自己给作死了。

与之相比,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英才。

出身卑贱的他曾经连名字都没有。13岁跟了李克用,17岁就单骑救主,后又多次解救李克用于危难之中。他参与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因每每冲锋在前无往而不胜,故被称为”李横冲“。

如此立下赫赫战功的李嗣源,在李存勖登上皇帝宝座后,也因“功高盖主“而受到排挤和打击。最后这个忠诚老实的大将,被部下逼迫着反叛了昏庸的李存勖,取而代之。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李嗣源

上台之初,他不但整治了李存勖留下的烂摊子,还发布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使得后唐江山得以一定程度稳固。

但是7年后,已六十多岁的李嗣源也犯下错误:他疑心过重,随便杀戮大臣。使得君臣离心父子猜忌。他也无力整治朝纲,一直没选好接班人。于是导致不孝儿子反叛,他被活活气死。

不过,李嗣源本就无心于帝王之道,沙陀人的帝王梦在他这里只是过度一下而已。

最被后人唾骂诟病的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

石敬瑭当年追随李嗣源,在后唐灭后梁的多次战役中屡屡建功,也受到李存勖的认可与嘉奖。后来又辅助李嗣源登上帝位,可说是个忠心不二的将帅。

但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们同样争夺帝位互相残杀,给石敬瑭出了难题。他帮着李从珂灭了李从厚,李从珂却又对他忌惮起来。因而他也如李嗣源一样,被逼无奈不得不反。

自知力量不济的他,不得已借助契丹。可他不该把燕云十六州一股脑儿都给了耶律德光,还卑躬屈膝当儿皇帝,落了个千秋骂名……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石敬瑭做儿皇帝

在被世人斥为民族败类的重重压力下,石敬瑭也不善治理朝政,于是这个“后晋”政权自然也是摇摇欲坠,不过五六年就崩溃了。

石敬瑭的下属刘知远,因不满他拜倒在契丹脚下,在他去世后另立了“后汉”。但这个朝代也只延续两年就倒台了。

从李存勖到刘知远,诸多沙陀彪悍将帅虽然屡立战功,但他们都在称王之后猜忌身边亲信,并互相残杀,谁也没有能力把到手的中原政权延续下去。

这一切说明,打江山易,治理江山难。

这一切更说明,这些沙陀人普遍没文化。他们胸无点墨只知拼杀,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甚了解,不懂得如何管理朝廷和国家,不知如何把江山社稷延续下去。

所以他们一旦掌权后,只知骄奢淫逸及时行乐,以及为保住皇位互相残杀……

因此,沙陀人的江山做不长是肯定的。


3 后周郭威和柴荣:赵匡胤大宋的奠基人


时代期待着明君。

默默无闻的汉人郭威,终于从沙陀人的杀戮中崭露头角。他本是刘知远的下属,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穿上龙袍。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郭威

刘知远的儿子刘承佑,延续了沙陀人的猜忌怀疑滥杀无辜,竟然派人去杀这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后汉”政权驰骋疆场的大将、这个父亲选定的托孤大臣。

于是,郭威同样被逼不得不反——略使一番计谋后,宣布成立后周王朝。

郭威和沙陀军人不同,他并不单靠武力拼杀混日子。作为中原汉人,自幼受到文化礼仪熏陶,他很明白知识的力量。于是他注重学习,特别是熟读兵书。他还去曲阜拜谒孔庙和孔子墓。他造访并提拔孔子后裔,表示要以儒教治天下。他还淡泊名利,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从不奢侈。

在他登上皇位后,立即废除了前朝的种种不合理制度,让国家从战乱中解脱出来,让呻吟在暴政下的民众休养生息,老百姓终于感到有希望了。他的治理很快收到了效果。历史证明,他是一位廉洁奉公的治国人才。

只可惜他只在位三年就去世了。但他选定了一位可靠的接班人——养子柴荣,即周世宗。

柴荣自幼受到郭威影响熏陶,不但努力习武,更兼认真读书,文功武略皆有建树。雄心勃勃的他登上皇位后,发誓用三十年时间治理社稷朝政,让中原恢复到盛唐时期的繁荣富足。他是一位被后人屡屡称颂的治国人才,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第一步自然是统一疆土。于是,便有了决战高平,西征西蜀,南征南唐,北伐幽燕的数次战役。其中虽然有些获胜有些受阻,但已经收复了不少疆土,并大大震慑了四方割据藩镇,为全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方面均有成就,无一不被后人称颂。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柴荣

总之,柴荣的文治武功在五代时期无人可比。诚如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所说:“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

但是,不知为何他与养父同样短寿,只活了区区38岁。壮志未酬身先死,令无数后人唏嘘扼腕。

假如上天多给他一些阳寿,估计他的“后周”政权将会成为另一个盛唐,或许就不会有赵匡胤的宋朝了。

总而言之,赵匡胤的大宋无疑是建立在郭威和柴荣的后周基础上的。

但是,赵匡胤肯定也是个人才——他一直跟随柴荣戎马征战备受信赖,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不能说他篡权。因为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年幼,如果没有“杯酒释兵权“——通过某个手段让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也许又会演绎一番柴氏亲戚们争夺王位自相残杀的悲剧,历史也许又会多走一段弯路。

小结一下五代十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确实是个被人称为“制造皇帝流水线“的时代,54年内换了14个皇帝,总共八个姓。其中以养子上位的有好几个,以少数民族沙陀最为显著。

为何赵匡胤是五代十国终结者?朱温和李克用等人机遇不好吗?

赵匡胤

还是那句话:“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朝衰落亡国后,必然经历一番痛苦折腾打杀征战,然后天下又再次归一。

历史最终选择了赵匡胤。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资治通鉴》


对于五代十国的历史,您是如何看的呢?不妨关注我——作家虞思桐,我们共同讨论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