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論語》智慧: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這麼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難心的事情。那麼他們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的呢?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

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夏自稱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話分幾個層次:

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

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

《論語》智慧: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儘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心理暗示有強大的力量。一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

比如說,有些人,沒體檢之前什麼病都沒有,一旦體檢出了點問題,就把自己當作病人看待,結果被嚇死了。

其實,有時候,心理暗示帶來的傷害,大於疾病本身。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麼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

因此,人應該自信、陽光。

《論語》智慧: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那麼,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內心的淡定,就是保持心理平衡。

那麼,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呢?做好三件事:

第一,做好自己的事;

第二,少管他人的事;

第三,不要管老天爺的事。

其實,這就是人生中的三件事。

而有些人,自己的事做不好,卻偏偏喜歡管他人的事,因此,搞得心力交瘁,心生妒忌,內心不平,找不到幸福感。

《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的系統,值得我們認真取品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