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看見》中那些戳中心扉的句子

柴靜《看見》中那些戳中心扉的句子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因為我們的性文化裡,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的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

王小波說過,你在家裡,在單位,在認識的人面前,你被當成一個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個沒人認識你的地方,你可能會被當成東西對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當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嚴。


柴靜《看見》中那些戳中心扉的句子


我跟每個普通人一樣都有弱點,有冷酷、有自私、有虛榮心,道德只不過讓我看清這些弱點,然後去抑制它,或者從身邊的人身上學習優點。一個人的思想跟他的職業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能我做記者的時候是一個樣,現實生活中又是另外一個樣子,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沒有因為某些事情不重要、不被重視就被忽略。孰是孰非,大家自己判斷,柴靜作為一名記者只是把所有的真相展示給我們看,比如藥家鑫、虐貓女、盧安克、非典護士、奧運會運動員、兩會會員、社區百姓……不因為內心的激烈情緒就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大家有理由憤怒、鄙夷、不恥、震驚、感動,但更有理由知道事情的真相。

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也就是這種探尋,讓我們一點點看到真相。


柴靜《看見》中那些戳中心扉的句子


人性裡從來都不會只有惡與善,但是惡得不到抑制,就會吞吃別人的恐懼長大,尖牙啃咬著他們身體裡的善,和著一口一口的酒嚥下去。最後一夜,“血紅的眼睛”睜開,人的臉也許在背後掙扎閃了一下,沒有來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渦裡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間反噬其身。

崔永元勸過我一次:“你不適合調查,跟在別人後面追,那是瘋丫頭野小子乾的事,你去做個讀書節目吧。”他怕我有點逼自己。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靜了這麼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點小世界裡頭,怕冷怕熱怕苦怕出門怕應酬,除了眼前,別無所見。有次看漫畫,查理布朗得了抑鬱症,露西問:“你是怕貓麼?”“不是。”“是怕狗麼?”“不是。”“那你為什麼?”“聖誕節要來了,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我知道了,”這姑娘說,“你需要參與進這個世界。


柴靜《看見》中那些戳中心扉的句子


以上片段是截選自柴靜《看見》這本書,也是我很喜歡這些句子。《看見》是柴靜作為央視主持人講述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也可以看做某種程度上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前段時間在流書裡看過別人做的關於這本書的筆記,覺得還符合我胃口,便去網上看了一遍,有種相見甚晚的感覺,這次打算得去買本紙質書再看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