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最重要的八個關鍵技術分享

小龍蝦養殖最重要的八個關鍵技術分享


選擇放養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動力強,附肢完整,無傷無病的蝦苗。一般放養規格為2——3釐米,密度為6,000尾/畝左右。先將蝦苗放入池水中浸泡1——2分鐘後,再取到池邊擱置3——5分鐘,如此反覆2——3次,讓蝦苗體表和鰓腔吸 ...

1

苗種放養關

選擇放養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動力強,附肢完整,無傷無病的蝦苗。

一般放養規格為2——3釐米,密度為6,000尾/畝左右。先將蝦苗放入池水中浸泡1——2分鐘後,再取到池邊擱置3——5分鐘,如此反覆2——3次,讓蝦苗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一次放足。蝦苗入池前需用3%——5%的食鹽水浸浴5——10分鐘,以殺滅致病菌和寄生蟲。放養時間為4 月份。

2

飼料投餵關

小龍蝦屬雜食性,尤其喜食動物性餌料,且生性貪婪,攝食量較大。因此,應選擇投餵

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投餵量要適中。若投飼量不足,則影響生長,甚至會造成相互殘殺。若投餵量過大,則造成飼料浪費,還會汙染水質。

幼蝦投餵配合飼料的蛋白含量為35%左右,成蝦為28%——30%。日投餵2次,早晨、傍晚各投餵1次,早晨於日出前投餵,傍晚於日落後投餵,以傍晚投餵為主,佔日投餵量的70%。養殖初、後期日投餵量為2%——3%,中期為5%左右,投餵應堅持定質、定量、定時、定位、定人的“五定”原則,具體的投餵量應視天氣、水質及蝦的生長情況靈活掌控,一般以吃飽、吃完、無留殘餌為宜。

3

水質調控關

保持良好的水質,有利於小龍蝦的健康生長。

每7——10天加註新鮮水1次,每次加水20——30釐米;每月換水1——2次,每次換掉老少30%左右,保持可見度為30——40釐米。每10——15天潑灑1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千克∕畝,調節酸鹼度在7.5——8.5之間。每月潑灑1次光合細菌,EM菌或底質改良劑等生物製劑,降低池內的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改良水質和底質。

平時應經常開啟增氧設備,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讓池蝦在享受“氧調”的情況下快樂生長。

4

蛻殼管理關

小龍蝦養殖最重要的八個關鍵技術分享


小龍蝦的幼體變態、步足再生及其生長,總是伴著蛻殼而進行。只有蛻掉堅硬的外殼後,才能發育生長。因此,加強脫殼期管理尤為重要。

主要應抓好三個方面:

一是保持水質的“肥、活、嫩、爽、穩”;

二是合理投餵;

三是養護好水草。

5

病害防控關

小龍蝦病害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針。

採取嚴格清塘消毒、投放優質苗種、營造生態環境、投餵新鮮飼料、定期投餵藥餌等措施,可有效預防蝦病的發生。

一旦池蝦發病,應及時診斷病因,對症選藥治療,力求達到早治療、早控制、早見效,將損失降至最低。

6

敵害侵入關

小龍蝦主要敵害有:水老鼠、青蛙、水鳥及一些兇猛肉食性魚類等。這些動物均能捕食小龍蝦,應及時採取措施加以滅除。

對於肉食性魚類,可在加水時用密網過濾,將其拒之塘外。對鼠類可用鼠夾、鼠籠獵殺;對鳥類可在池邊設置一些彩條和稻草人進行恐嚇驅趕。對蛙類可在夜間進行人工捕捉。

7

成品質量關

嚴格執行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標準,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及投入品,加強水質和投餵管理,確保養殖的商品蝦質量高、品味好,無殘留、無公害。

8

適時捕撈關

小龍蝦養殖最重要的八個關鍵技術分享


小龍蝦在經過2個月左右的精心飼養後,就有部分蝦的規格達30克以上,此時可開始用蝦籠、地籠捕撈,捕大留小,降低池蝦密度,促進小規格蝦快速生長。

注意事項

由於淡水龍蝦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蝦池水質要經常保持清新,一般每週加水15~20釐米,使水質活爽,並有足夠的溶氧。餌料投放應定點、定時、定量,種類儘量多樣化,每天早晚各投餵一次,餌料應投在池塘的淺水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