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邱玉霞,1988年出生,2009年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現為臨夏州人民醫院初級護師。從事感染科工作11年以來一直以高標準嚴要求管理自己,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參加過甲流H1N1、禽流感H7N9的救治與護理,2017年被臨夏州人民醫院評為“優秀護士”。

2020年初,一場罕見的疫情席捲華夏大地,全國人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1月27日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州醫院向全院職工發出志願者倡議書後,邱玉霞和護理姐妹們第一時間踴躍報名參加,作為一名感染科護士,她深知,這是她的職責,也是使命。

【“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作出援鄂決定的時候,邱玉霞沒有半點猶豫,唯一擔心的是怎麼告訴家人,畢竟家裡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80歲的老公公也是一名優秀的“抗美援朝”退伍軍人,由於戰場上留下的後遺症患有很多戰傷和慢性冠心病、糖尿病,常年離不開藥。婆婆剛做了子宮肌瘤手術,出院不到一月,最近慢阻肺發作,還有六歲的女兒也需要人照顧。正在邱玉霞犯難的時候,丈夫對她說:“作為夫妻,我不願意你身處險境,可你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這是你的職責所在,雖然艱難,但我還是支持你的決定,家裡交給我,但你答應我一定要平安歸來……”。就這樣和家人匆匆道別後,就前往蘭州集合。

1月28日初到武漢,偌大的天河機場空無一人,昔日繁華熱鬧的武漢,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疫情比她們想象的更加嚴峻,大家心情倍感沉重。

來到武漢市衛健委給她們安排好的駐地,經過短暫的培訓,重點練習穿脫防護服。大家互相監督,嚴格按照穿脫流程,每個人做了十餘次,直到操作熟練。為了加強隊伍管理,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交叉感染,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隊長要求她們,不論何時何地,嚴格進行手衛生、戴口罩,不能有一點馬虎,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他人。

疫情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湧向醫院,容不得片刻休息,1月29日開始接管病區。邱玉霞和隊友們被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區)發熱19病區。那裡是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醫院之一,是“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工作的醫院,也是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邱玉霞所在的醫療隊是當時唯一一支外省援助醫療隊,每天跟那些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零距離接觸,打針輸液、採咽拭子、抽血氣、日常護理。

【“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隨著住院人數劇增,危重患者越來越多。2月6日福建隊被抽調去支援金銀潭醫院,她們所在的甘肅醫療隊又接管了發熱16病區,就在關鍵時刻,她們的30名隊員又被抽調去支援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室,致使她們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護理人員每天要工作8至10小時,每人平均要護理12至13名新冠肺炎患者,有時候更多。護理工作主要包括患者的治療、生活護理、病區消毒,交接班護理記錄等等。除了身體壓力外,還有巨大的心理負擔。為了節約時間和醫療物資,她和隊員們基本上班時間都不敢喝水,所有隊員,就連男同志都是穿著紙尿褲進行工作。面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數量的增多,在超負荷的工作下,有些戰友暈倒在崗位上,有些戰友身體出現不適等等……,邱玉霞也因為帶著雙層手套,汗液長時間浸泡手臂,導致手指腫脹、發黑,一觸就刺痛感。但就在這最艱難、最危險時刻,邱玉霞和她們的隊員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誰都沒有退縮,大家都知道在這個時候如果倒下了,就沒有人能你頂班。因為她們心中都有一個信念;“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人的意志是壓垮不了,摧毀不了的”。

在武漢工作的54天裡,邱玉霞她們的醫療隊管理床位數180張,累計救治患者278人,其中,重型患者132人,危重型患者24人,面對高負荷,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每位隊員嚴謹認真、頑強拼搏,實現了全隊人員零感染、醫療救治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

赴鄂之旅,是邱玉霞人生的一次“特殊旅程”,更像是一次洗禮,讓她更加敬畏生命,明白生命的可貴之處,更讓她深知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很驕傲!


【“中國夢•勞動美”系列報道】“最美職工”——援鄂醫護工作者邱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