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本來應該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虧損呢?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當地時間4月14日,股神巴菲特在在其網絡社交帳號上曬出一張其佩戴比亞迪生產的口罩照片,並配文“我的目標是長命百歲,目前為止進展還不錯。而現在,比亞迪口罩更是助我一臂之力!謝謝!”……

眾所周知,比亞迪是我國知名的汽車製造企業。然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推進復工復產,車企比亞迪近期投入力量,為自身新增了口罩製造商的角色。比亞迪供應鏈擬採購公司生產的熔噴布100噸,交付時間為4至7月,其中4月、5月份交付貨物的貨款預付部分為2000萬元。

像比亞迪這樣的大廠轉產生產口罩的例子,在中國可是層出不窮:

穩健醫療的一波神操作已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其早在2019年12月20日,就已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在1個多月的時間裡生產了超過1億隻口罩,日產能達到了300萬隻。更為神奇的是, 中石化、上海通用五菱宏光、富士康等“大廠”也紛紛改造口罩生產線,以此增加產能,彌補缺口。

不難看出,生產口罩並非難事。對有著幾十年歷史的生產企業,在改造生產線能力、原材料採購、勞動力等資源均不缺乏的富士康而言更是如此。

工業富聯(601138)2月7日公告稱,其新增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線,目前預計2月底可實現日產200萬隻的產能計劃,優先用於富士康集團近百萬員工內部生產防疫保障;不佔用社會資源,為民眾口罩需求騰出空間;未來視情況積極對外支援輸出,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其首條日產10萬隻口罩生產線尚處於試產階段,產品資質認證尚在申請中。

如果說“萬物皆可富士康”,那“國民神車”上汽通用五菱怎麼也會想起做口罩?

2月6日,汽車龍頭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擬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其無塵車間由廣西建工集團負責改建,將於本月內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共計劃建成12條口罩生產線,包括了N95、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70萬個以上。因為口罩和汽車的隔音棉是同種材料,所以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再改個生產線就可以做口罩了。

其實,像中石化、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這些企業都有高標準的潔淨車間、密封車間,用來生產口罩再合適不過。

與中國石化、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這些巨頭的“跨界”相比,紙尿褲、內衣廠家、服裝廠轉產口罩更是順其自然。

爹地寶貝、三槍內衣、紅豆服飾、水星家紡等一批商家緊急申請資質,紛紛停下紙尿褲、內衣等原定的生產計劃,連夜改做醫用口罩,馳援一線戰“疫”。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轉產公司都收穫了巨大的盈利

作為中國休閒服飾領域的"一哥",搜於特也不例外,早期大舉投資2億元用來生產口罩,然而卻3個月虧損7500萬元。本來應該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虧損呢?

3個月將虧損最高7500萬

前不久,搜於特剛剛公佈了新一季度的財報。根據數據顯示,公司預計虧損在5000萬~7500萬元之間。兩個月前,該公司就已經宣佈投資2億元,將用來生產口罩等醫療物資。按說這個時間節點是非常合適的,因為目前全球都缺口罩,那麼為什麼又會出現3個月將虧損7500萬元呢?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在財報之中,搜於特雖然明面上表示,公司的虧損都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其服裝業務受損嚴重。但實際上,真正讓它栽跟頭的業務,卻是兩個月前的那次"轉型"。當時,眼看著全球醫療資源都處於緊缺的狀態,搜於特沒有絲毫猶豫卻投身其中,沒想到錢沒賺到反而造成了鉅額虧損。

前期投入大、產能跟不上

作為一家服裝企業,搜於特想要生產口罩等醫療資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生產設備的問題。搜於特在一季度內為了造口罩,簽了74臺口罩機的採購合同,以當時國內口罩機的緊缺行情,不僅是價格貴,還可能要先付款。這意味著,搜於特在口罩機的置辦上可能就花了幾千萬。除此之外,搜於特還專門為造口罩投建了一個10萬級淨化車間,雖然官方沒透露花了多少錢,但應該也不是小數目。再加上人工、原材料等雜七雜八的,搜於特為轉產口罩是下足了本錢的。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雖然投入不少,但是公司生產口罩的能力卻沒有提升。按照搜於特發佈的公告,其口罩量產的最早時間是3月16日左右,但當時只有4臺口罩機運轉。而到目前為止的最新消息是,搜於特也只有19臺口罩機實現了量產。也就是說,在搜於特的口罩投入中,還有75%都沒有轉化為生產力,在一季度的財報中,只能增加支出卻沒有收益,不虧才怪。

口罩生產並非看起來簡單

那搜於特為什麼不能像比亞迪那樣,7天就量產,1個月就達到日產500萬的產能呢?

這可能也是疫情期間大量跨界造口罩的企業沒想到的事情,只看到了口罩緊缺下的市場商機,卻沒料到,造口罩並非買兩臺口罩機就行的。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口罩屬於醫療防護類用品,首先需要無汙染的生產車間,隨便搭個棚子可不行,那樣你連生產許可都拿不到,所以搜於特才會新建了一個淨化車間。

其次,口罩機買來還需要安裝、調試,如果自己沒有對口的技術工程人員,這將是個痛苦的事情,口罩機廠商可沒有那麼多人幫你24小時守著口罩機保障正常運轉。

第三,用於生產口罩的熔噴布等原料供應鏈也是個問題,大家都在搶,既要付出比往常更高的成本,也要拼資源和人脈。

再說,口罩機也不是有錢就能隨便買到的,放眼中國,又有幾個公司能像比亞迪那樣,完全自力更生,7天就研發出口罩機呢。看看搜於特,從宣佈到現在2個月過去了,雖然買了74臺口罩機,真正開工的卻只有19臺,看來造口罩的門檻也不低。

全球口罩市場單價下跌

最後一點,搜於特生產的口罩,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了優勢。可以肯定的是,搜於特已經錯過了國內的口罩窗口期,現在國內即使還有需求,但價格也已經不比2、3月份了。而用2、3月份買的口罩機、熔噴布生產出來的口罩,按國內現在的行情,估計也賺不到什麼錢了。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那出口海外是否還有機會呢? 有!但利潤還真不好說。

3月中旬時,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向意大利出口了800萬隻的口罩,總價約1.06億人民幣,相當於每隻口罩13塊錢。

但根據近期海關發佈的數據,我國從3月1日到4月4日,出口的口罩數量約38.6億隻,價值77.2億元,平均每隻才2塊錢。

如果兩個數據都是真實的,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隨著中國口罩產能的與日俱增,口罩一直在跌價,紅利期正在消失。

實際上也是如此,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從今年2月份到現在,我國增加的口罩相關企業數量超過1.9萬。3月初,國家發改委就宣佈中國口罩日產量已突破1億隻,現在可能又翻倍了吧,供應量增加了,價格也就回歸正常,紅利期也就沒了。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另外,根據口罩行業人士的說法,海外出口是渠道為王,錢都讓海外分銷商賺走了,口罩廠家只是掙點辛苦費。而海外很多國家雖然口罩缺口很大,但也在聯合壓中國廠商的供應價。

一邊是紅利正在消失的市場,一邊是還在籌備中的口罩生產線,可以預見,等搜於特手中的這些“印鈔機”全部上線的時候,可能口罩又“貶值”了。

轉產口罩有風險:某服裝巨頭豪擲2億造口罩,僅3個月鉅虧7500萬!

總結:搜於特雖然有心於生產口罩,但是卻對相關行業缺乏一定的瞭解。前期因為投入過高再加上產能遲遲無法提升,錯過了賺錢的最佳黃金時期。如今雖然產能有了一定的提升,卻也遇到了口罩單價下跌的問題,搜於特不虧損才怪了。搜於特賭對了開頭,卻沒有猜到這結局,就當是跨界醫療過程中的一次歷練吧。而且,搜於特也不會是唯一一家做口罩虧本的公司。

說了這麼多,你對口罩行業的前景怎麼看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